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颖石 朱南州 徐海波)“没想到,简单做了点儿小事还能积分拿奖品。”“我积分100多分了,兑换了好几样生活用品,都是平时日常用到的。”近日,丰利镇古丰社区的“积分超市”里热闹非凡,不少居民手拿“积分存折”,有序排着队等待兑换商品。记者在现场看到,超市货架上整齐摆放牙膏、肥皂、洗衣液等各类生活用品,不同的是,每个物品下方标注的不是价格而是相应分值。“我兑换了一个水杯和牙膏,参加这种活动我很有荣誉感,能够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非常自豪!”居民马秀萍的存折上一条条记录着志愿服务、环境治理、建言献策等加分项,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赚取积分超70分。
此次古丰社区积分兑换活动有70多户家庭参加,共兑出近2000多积分物品。作为丰利镇的积分制试点社区,今年4月,社区多次召开协商议事会,认真听取居民代表意见,制定出包含“人居环境”“移风易俗”“文明城市长效管护”等四大项59小项的古丰社区“积分制”试运行项目清单,将居民的日常行为量化成积分,并利用微信群、小广播以及网格员走访入户等形式进行推广宣传,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积分制”。目前,社区已有500多户家庭参与这项活动。
古丰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方舟告诉记者,“积分制”有两种赋分方式:自主申报或上门赋分。家前屋后,院里院外都是加减分的出处,当遇到环境治理问题,社区网格员会在微信群里进行“派单”,居民参与“接单”,通过整改前后的照片进行相应佐证,完成后进行赋分、清单。社区每个月进行一评分,每季度进行一兑分,通过积分兑换奖品、评优评先。5分、8分、10分……这种以劳积分、以分换物带来的成就感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彼此之间“赚积分”“比积分”的热情十分高涨,互帮互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居民陈铁泉高兴地说:“每周六是我们社区的全民打扫日,我们每周都参加,每每参加完都会有积分,打扫打扫卫生,做做志愿服务,多赚积分就能多拿奖品,从六月初开始到现在,我已经有100多积分了,今天是兑奖日,我来换个洗衣液,心情非常好!”
据了解,“积分制”推广以来,丰利镇在21个村(社区)通过广泛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板凳会,收集社情民意,将复杂的村民自治行为标准化、具体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正面激励清单和负面约束清单。以奖促治,将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由“任务要求”转为“激励引导”,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利用线上积分排名和线下红黑榜公示,村民的参与度和荣誉感有了极大提升,家家户户“比学赶超”的气氛浓厚。
接下来,丰利镇将继续创新探索“积分”治理管理模式,将乡村治理由无形化有形,真正实现用活“小积分”,攒出“大能量”,推动乡村治理再上新台阶。“除了传统的积分存折以外,我们还将顺应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趋势,积极探索‘智慧平台+积分管理’乡村治理模式,希望以信息化提升治理效能、以协同化集聚共治合力,构建全民‘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乡村治理新局面。”丰利镇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蒋铭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