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丹 吴文军)近日,如东县金其公益志愿者联合会主席王必春带领志愿者们来到大豫镇南坎社区,将《毛泽东选集》的1至4卷和一张王金其烈士的光荣纪念证复印件捐赠给了南坎社区乡土文化宣传阵地。这张纪念证是1955年3月颁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背面信息反映:王金其1940年入伍,生前是老七团二营一排二班的战斗员,1943年3月牺牲。
“我母亲王秀英是王金其的前妻,王金其牺牲时才26岁,母亲在他牺牲多年后再婚,生下了我。小时候,光荣证一直被母亲摆放在堂屋的柜子上,我叫他伯父。”王必春说。1943年3月,王金其所在部队在盐城草堰镇与日军遭遇,他爬上屋顶和敌人战斗,不幸被日军的炮弹击中,从屋顶上滚落下来牺牲了。
受伯父光荣事迹的影响,19岁的王必春毅然选择了参军,临行前,他对伯父的光荣证发誓: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部队,王必春立过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并获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铜质奖章。1984年,王必春从部队回来探亲,发现光荣证不见了,代替的是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母亲告诉他,原来的光荣证在烈属登记时不慎丢失了。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时,王必春组织全县100多名摄影志愿者开展拍摄全县健在的200多名抗战老兵活动。他一边拍摄,一边寻找原证,但仍然没有消息。2019年,岳西中学教师胡政海发现淘来的一套《毛泽东选集》里夹了一张烈士光荣证。“当时感觉这张烈士光荣证非常珍贵,便小心翼翼地收藏了起来。”后来几经周折,胡政海终于将这张烈士光荣证归还到烈士后代王必春手中。
收到烈士光荣证后,王必春专程从如东赶到安徽省岳西中学致谢,并和如东县摄影家协会志愿者们一对一资助了岳西中学五名贫困优秀学生。从此开启了如东、岳西的友谊之旅。
“希望给予孩子们一些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上有劲头,也希望他们今后能有一个更好的前途。”王必春说。2023年8月,以王金其烈士命名的如东县金其公益志愿者联合会正式成立,目前已有60多名志愿者加入这一公益组织。面对善心善举,受助学生不仅更加努力,学有所成,也想以自己的行动传递爱心。“从高中起,我就一直非常感谢你们给予我的帮助,感谢你和你的家人。今后我也要成为一个可以帮助他人的人。”今年,岳西中学的学生刘江伟以优异的成绩被安徽大学录取,他透露,自己将来也将这份爱心接力下去,努力成为一个可以照亮别人的人。
当天,捐赠活动后,王必春还带领金其公益志愿者联合会的志愿者们看望了94岁的抗日老战士姜士义,并为他送去了装裱好的照片。姜士义现居住在大豫镇农场社区,1945年入伍,曾任县警卫团参谋处参谋、二营排长,曾参加过丁埝、马塘、李堡、角斜等战斗。“十年前,在抗日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组织志愿者拍摄了全县200多名的抗日老兵。在抗日胜利75周年的时候,又组织全县摄影志愿者一起拍摄了健在的70多名抗日老兵。”王必春感慨道,拍摄过程中,他始终被老兵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