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章晶晶 吕二函)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近年来,洋口镇初级中学聚焦教育扶智,始终关注教师群体的教学和生活水平,关爱乡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致力于以优秀的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洋口镇初级中学是一座典型的农村初中,学校生源多以乡村留守少年为主。学校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49年,近些年,洋口镇不断优化学校硬软件设施,为孩子们打造优良的就学环境。如今,学校占地总面积21971平方米,教学楼、行政楼、教师和学生宿舍楼、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报告厅、250米橡胶跑道的标准操场等一应俱全,并在2016年通过省教育现代化评估及市数字化校园的验收。
用优良校风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在校长缪小建的带领下,学校重新提炼了校训和办学理念,以“德贵日新,雅恒正行”为校训,用海的“博大、包容、灵动、致远”作为学校精神,把“让海的精神成为师生成长的力量”作为办学理念,形成了“大足容众德足怀远”的领导作风,“诚朴明礼”的校风,“精业乐群”的教风,“敏学悟真”的学风。学校以“生活化教育”为核心,以创建教育现代化工程为契机,组织教师围绕“真学课堂”的操作要义,结合“预学案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优质均衡的乡村教育,让孩子们在“一训三风”中茁壮成长,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魅力。
孙陈培是洋口初中一个班的班主任,面对乡村教育中存在的,诸如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电子产品对孩子造成巨大冲击、孩子和家乡的情感断裂等种种困境,她深有感触。班上不少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认为一定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和家长都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创建新的家校联动机制,实现学校和家庭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完整的良好沟通体系。她和其他老师一起,结合学校新的办学理念,不断用创新教育实践滋养心灵、培养心智,给予这些乡村少年儿童更多关爱、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宝藏。“这部分孩子大多缺乏一定的安全感,慢慢地沉迷网络,拒绝与人交流,我们就会定期对这些小孩进行家访,在学校里也经常跟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有困难老师们都会力所能及地给他们帮助,使他们未来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孙陈培说。
乡村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为了留住、用好更多的优质教师队伍,洋口镇多方发力,不断完善乡村教育设施,提升乡村教师的待遇,让老师对乡村教育产生动力,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洋口镇党委政府为了让师生有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和工作环境,决定第一期投资1800万元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扩建,二期还要再追加300多万元用于配套设施,尤其是教师宿舍的配套等,让师生们有一个幸福安静的环境。”缪小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