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章晶晶 吕二函)洋口镇闸西村的村道狭窄,多年没有路灯,严重影响村民的夜间通行,如今却赫然竖起148盏灯,给村民夜间通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到了夏天,老人孩子们在路灯的陪伴下,散步玩耍都变得十分舒心。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一个关于爱心传递的故事。
曾经,每当夜幕降临,闸西村便陷入一片黑暗。狭窄的村道没有路灯照明,村民们夜间出行极为不便,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村里的姑娘蔡琳娜看在眼里,她和村支书说:“书记,晚上走夜路太黑了,张爹爹上次秋收还摔了跤。” 带着这份牵挂和惦念,2023年秋天,蔡琳娜用积攒下来的工资,在村里的路上竖起了 24 盏太阳能路灯。
她的善举像火种,瞬间点燃了众人的热情。在她的带动下,党员李志华等其他6位村民又主动站了出来,让 24 盏灯变成了 148 盏,路灯在7条村道上整齐地排列着,照亮了村民们脚下的路,更照亮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如今,夜色朦胧中,明亮的灯光下,孩子们欢快地嬉笑玩耍,老人们在月下漫步聊天,货车载着丰收穿梭,邻里间的欢笑也有了更悠长的回响。有乡亲感慨:“冬天的凌晨敢摸黑送孙子上学了。”字里行间的温度,比路灯的光还要暖 ,它照见的是闸西村民“一人带头、众人接力” 的担当与情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公益事业者周林林将出资为村里的支路新增20盏太阳能路灯,进一步点亮闸西村的乡间小路。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这天,闸西村党总支特别组织了“庆七一 光明传承公益行”活动,全村党员、公益志愿者、村企业代表、村民代表参加。活动上,以路灯公益案例为切入点,“光明故事分享会”打动人心。党员带头亮身份,村民齐心亮行动,他们用铿锵誓言表达为家乡公益事业奋斗的决心,一场旨在“为民办实事”的接力赛悄然上演。青少年志愿者们将绘制的“路灯公益故事”手抄报张贴于村公告栏,更多的党员和村民表示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或加入村里的“路灯护卫队”,定期检修维护全村照明设施,或在路灯集中路段开展交通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