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报讯(通讯员 赵蒙 张秦)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慢性病,正成为影响我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挑战。面对这一趋势,慢病科始终坚守在防控第一线,致力于将健康“防护网”织得更密、更牢,为每一位居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精准监测 绘制县域“健康图谱”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每一位慢病科的工作人员都是严谨的“数学家”,他们坚持用数据说话,通过长期、系统地收集与分析居民死亡与主要慢性病发病数据,精准掌握疾病在人群、地区和时间的分布规律。这份扎实的“健康图谱”,成为政府科学决策的“指南针”,让有限资源精准投入最需要干预的环节,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全程管理 扮演“健康管家”
他们构建了覆盖“县-镇-村”的三级管理网络,从疾控中心到乡镇卫生院再到村卫生室,打造了一支支深入基层的健康管理团队,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为全县20余万名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明确责任医生,定期随访监测,确保干预措施落到实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在全县五家乡镇卫生院设立慢性病规范化门诊,邀请专家定期坐诊,累计为3500名签约患者提供“一人一策”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年度并发症筛查、季度重点指标监测的全流程健康守护。以10-15人小组形式开展患者自我管理,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同伴教育、经验分享,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搭建起温暖有力的病友支持网络。
他们不仅是健康管理者,更是抗击疾病的同行者,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全程护航。他们还让健康科普走出文件,走进生活,融入日常。借助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各类慢性病宣传日等契机,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商场开展义诊咨询和健康巡讲,并通过“减重大赛”“万步有约”等趣味活动,让健康生活成为快乐的选择。充分利用公众号、联播平台、公益广告等新媒体平台,将权威实用的防病知识以更生动的方式送达群众指尖,打造永不掉线的健康课堂。
他们致力于成为大家身边最亲切、最值得信赖的“健康小喇叭”。
科研引领,为健康服务“赋能增效”
他们积极参与国家及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将最前沿的成果应用于本县实践。通过开展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调查、糖尿病及前期人群筛查与干预、常见癌症早筛早诊等工作,不断探索符合本地特点的高效防控路径,用科研创新为全县居民的健康“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