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区动态
“特色种植”结硕果 甜水村里话甜蜜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01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予钦 朱宇晔)金秋时节,曹埠镇甜水村的南通春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连片的智能温控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翠绿的藤蔓间挂满了网纹甜瓜,技术员王翠清正仔细查看它们的长势。

“这是我们刚从新疆引进的新品种哈密瓜‘纳斯蜜’,糖分平均能达到15度,口感脆甜,特别受欢迎。”王翠清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这一批瓜预估亩产约有5000斤,亩产值能达到两万元左右。”

这份沉甸甸的“甜蜜”收益背后,是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为保障产品品质,甜水村引入了专家团队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推广绿色有机标准,并整合资金建设了节水灌溉、智能温控大棚和冷藏保鲜库,有效抵御了自然风险。王翠清对此感触颇深:“这些配套设施,大棚和渠道都是村里建好的,我们可以直接‘拎包入驻’,非常省心。”

过去,传统农业“小、散、弱”的模式长期制约着村庄的发展。为破局谋新,村“两委”班子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科学的土壤气候分析,果断决策,将网纹甜瓜、阳光玫瑰葡萄等高品质果蔬确定为本村主导产业。“近年来,我们深入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彻底摒弃了传统农业‘小散弱’的模式。”曹埠镇甜水村党总支书记陈杰介绍。目前,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已达565亩,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态势。

好产品如何才能卖出好价钱?甜水村的答案是:多元营销,品牌赋能。南通桃李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成功注册了“桃李村”商标,通过设计精美包装、讲述品牌故事,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认可度。在销售渠道上,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一方面与大型商超签订长期订单,稳定销售基本盘;另一方面积极加入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新渠道。甜水村也适时提供平台支持,通过组织举办采摘节、农耕体验等活动,将单纯的农产品销售升级为观光农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特色种植的蓬勃发展,为甜水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实实在在的收益。陈杰高兴地向记者展示“成绩单”:“去年,我们的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村持续稳定村营收入达到167万元,创下历史新高!”这笔可观的收入,已成为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和产业再投资的最 坚实支柱。同时,村民的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产业基地为村民提供了230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村民们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的“租金”,还能在基地务工赚取“薪金”,实实在在地共享着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产业的兴旺盘活了甜水村闲置的土地资源,甚至吸引了一批青年人才回流创业。家庭农场负责人戴德华就是其中之一,他种植的黄桃和冬桃,虽然过程中遇到过技术难题,但他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如今的甜水村,村庄活力显著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得到空前提升。

站在新的起点上,甜水村已经绘就了更宏伟的蓝图。陈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特色种植,同时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农文旅'融合之路,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学教育深度融合,奋力打造村营收入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