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予钦 朱宇晔) 走进如东宜佳蝴蝶兰基地的智能温室大棚,仿佛踏入一片兰花秘境。整齐排列的苗床上,不同生长阶段的蝴蝶兰分区栽培、长势喜人。养苗区内,工人正细心插设支撑杆,调整花枝角度,为日后优美造型打下基础;催花区中,透明栽培杯内根须紧攀杯壁,嫩绿的花梗从中探出,十余个花苞悄然酝酿;成花区已是花的海洋,紫红、洁白、柔粉、明黄……各色蝴蝶兰热热闹闹绽放着,令人目不暇接。就连花枝折损或过了花期的植株也没有被放弃,它们被移至修复区,在常温中休养,静待下一轮花期。
“今年我们预计培育蝴蝶兰20万株,产值可达500万元左右。”基地负责人邱国英信心满满地说。她计划明年将大棚面积扩建至10000平方米,品种从30多个扩充至50多个,养殖规模扩大至30万株,让“美丽经济”持续升温。
如东宜佳蝴蝶兰基地位于掘港街道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内,占地20亩,建有一座3500平米的智能温室大棚,这里搭载5G物联网技术,配备自动喷淋设备和全覆盖智能传感器,可精准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参数。“温度始终控制在25到28度之间,这是蝴蝶兰最适宜的生长环境。”邱国英指着监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说,“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就能实时监控大棚情况并进行远程操控,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运营成本。”
基地创新采用“卖一轮进一轮”的套养模式,保持20万株的稳定规模,实现全年无休式生产。他们从外地引进成熟大苗,经5个月催花即可上市,极大缩短生产周期。在销售方面,基地采取多元化渠道,既批发给花卉市场经销商,也开放基地直购。“源头购买价格更实惠,也避免了网购运输中的损耗。”邱国英表示,目前产品在本地市场供不应求。“蝴蝶兰用途广泛,不仅可作为盆花装饰家居、办公场所,也适用于婚庆、探病、开业等场合,寓意幸福与美好。”
基地现有品种包括经典款“大辣椒”、纯洁雅致的“V3大白”、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马卡龙吸色系列等。邱国英还积极探索切花市场,“我打算明年试种500株V3大白品种,用于切花以及马卡龙系列的试验。”据介绍,马卡龙就是在V3大白品种蝴蝶兰上采用进口药剂施针技术上色,让白花变彩花,一株市场售价可达百元,尽管药剂昂贵且技术门槛高,但经济效益显著。
尽管生产节奏紧张,基地仍坚持开放参观,积极通过微信视频号宣传推广,并计划在春节期间尝试直播销售。邱国英说:“我是如东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爱上蝴蝶兰,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