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如东县人民政府
沈强兵:专业铸盾护牧业 赤诚服务暖农心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1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朱南州 陈慧 通讯员 蔡文婷)在我县畜牧兽医行业,有这样一位“老兵”:28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用专业技术为养殖业保驾护航,用赤诚之心当好百姓的“贴心人”。他就是如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沈强兵。从“非洲猪瘟”防控到蛋鸡产蛋下降难题破解,从深夜的剖腹产手术到烈日下的腹腔注射,他用脚步丈量着如东的田野牧场,用汗水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担当。

    勇挑重担,筑牢动物疫病防控“安全线”

    动物疫病防控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分管我县动物疫病防疫、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的技术骨干,沈强兵始终冲锋在最前线,用专业与担当筑起“一方净土”。

    2018年“非洲猪瘟”突袭我国,养殖业瞬间陷入“谈非色变”的恐慌。面对这一无疫苗可防、无药物可治的恶性传染病,他连夜梳理防控要点,手把手指导建设洗消中心和“非洲猪瘟”自检实验室,落实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做好“非瘟”防控工作。江苏科达种猪有限公司正是在他的精准指导下,严格执行车辆消毒、人员隔离等防控流程,企业未受疫情影响,为稳定生猪产能保住了“火种”。

    今年3月,我县部分蛋鸡场突发产蛋量骤降的“怪病”,养殖户们急得团团转。沈强兵第一时间带队深入养殖场,化身为“疫病侦探”。从发病症状到周边疫情,逐项排查分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沈强兵又接到如东凌原禽业家庭农场的求助,他们家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他冒着大雨赶到现场,穿上防护服钻进闷热的鸡舍,采集病鸡样本连夜送检。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现代诊断工具的辅助,他很快锁定病因,指导养殖户调整用药方案、优化消毒流程。不久后,鸡场的产蛋率逐步回升,养殖户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沈兽医,你真是我们的‘及时雨’!”

    情系农户,甘做田间地头“贴心人”

    科技是冰冷的,但服务是温热的。沈强兵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无论深夜还是节假日,只要铃声响起,他总能第一时间回应。他的服务早已超越了“8小时”的界限,他本人也逐渐融入了对这片土地和乡亲们的深厚情感中。

    几年前的一个冬夜,马塘镇养羊户老吴家的母羊难产,当地兽医束手无策。沈强兵接到求助电话,立刻叫上同事缪忠明驱车赶往现场。他在简陋的羊圈里,立刻搭建手术台进行剖腹产手术。两个多小时的弯腰操作,让他腰背部僵硬得直不起来,但当看到小羊羔顺利降生、母羊平安无事时,他笑着说:“只要它们没事,这点累不算什么。”

    2004年生猪高热病肆虐时,袁庄镇施小飞家的100多头育肥猪高烧不退、滴水不进,常规治疗毫无效果。沈强兵跟同事们一起会诊后提出“腹腔注射”方案,但当地兽医从未操作过这项技术,于是沈强兵亲自动手。当时正值盛夏,养殖场蚊虫密布,他索性脱掉外衣,穿上密不透风的防雨服,帮助100多头猪进行了腹腔注射。等注射完毕,他早已全身湿透。

    成为养殖户信得过、靠得住的“贴心人”是沈强兵的心愿。他从不盲目多开药,总能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方案。遇到病情较轻的畜禽,他往往只用极少的化学药剂配合中成药,既保证疗效,又降低成本,不仅减轻养殖户负担,还守护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勤学精进,做好技术推广“领航员”

    从一根体温计、一把手术剪到荧光PCR检测仪,从凭经验诊断到靠数据说话,沈强兵的职业生涯,正是全县基层兽医行业技术升级的缩影。

    在江苏省举办动物疫病防治技能竞赛中,沈强兵作为全市代表参赛。团队中另外两名队员都是研究生,擅长PCR检测这项高精尖技术,而当时县级实验室尚未开展相关项目。为了不拖团队后腿,他把厚厚的理论教材随身携带,白天忙工作,晚上挑灯复习,连吃饭时都在背知识点。在市兽医实验室集训的5天里,他重复练习检测实操。最终,沈强兵获得个人理论考试第一名、总成绩第六名,获评“江苏省疫控系统技术能手”,并助力团队拿下团体一等奖。

    “自己会不算本事,大家会才是真本事。”沈强兵常年组织技术培训,把最新的防疫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每年对养殖户、村级防疫人员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人畜共患病等方面培训,每期培训200人以上。在他看来,“治已病”不如“防未病”,他主持或参与生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禽流感综合防控、生猪伪狂犬病综合净化等8种技术的集成推广,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微霜,沈强兵在畜牧兽医岗位上坚守了28年。他说:“我就想做好两件事:让养殖户少受损失,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这朴素的话语背后,是一名基层技术人员对职业的敬畏,更是一份扎根大地、服务乡亲的赤子情怀,一份在时代变迁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匠心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