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芊懿) 当三枚彩球在素白瓷碗间“瞬移遁形”,当刻刀游走于木纹之上绽放非遗华彩,当童真创意点燃绘本故事新的火花……这个夏天,“茉莉花开 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驶入掘港街道港南社区,携手红木雕刻艺术家刘承林、“兜兜爸讲故事”公益项目主讲人高山、县少年杂技团副团长丁洋等文化艺术名家,为孩子们打造多维沉浸式艺术课堂。
“哪位小朋友想上台和我一起完成‘三仙归洞’?”丁洋老师话音未落,二十多双小手如春笋般林立。魔术课堂上,孩子们聆听了魔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演变。“三仙归洞”“绳剪不断”“神奇课本”“魔法杯子”等表演技法精湛、风格多变,引得现场惊叹连连,气氛热烈。拆解教学环节,老师慢动作手把手教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带着几个简单易表演的小魔术“回家”。“丁洋老师教的绘本魔术太神奇了,我迫不及待想回家表演给爷爷奶奶看。”13岁的小学员戴思琪兴致勃勃。
在木雕工艺课堂,著名红木雕刻工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承林为孩子讲解浮雕、圆雕、半圆雕、阴雕、阳雕等各种木雕知识,展示以木为纸、以刀代笔,于方寸之间演绎的刀尖绝活。“一凿一刻,既要留住木头的天然肌理,又要赋予它生命温度。”刘老师还带领孩子亲手制作木钗,示范锉刀、刻刀、砂纸等使用技巧。“面对小霸王的横行霸道,该如何自我保护呢?”阅读课上,“兜兜爸讲故事”公益项目主讲人高山老师精心挑选经典绘本《小霸王》《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引导等教学模式,帮助孩子学会和校园欺凌说“不”,树立良好的品格。
“魔术课堂让传统戏法‘破圈’,木钗制作使非遗技艺‘上手’,体验式教学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范式。”港南社区书记金玉姣介绍,活动通过海报、线上公众号发布“文化预告”,并根据家长和孩子们的反馈调整课程细节,每一步都力求做到“精准服务”。她透露,8月还将邀请知名美术家康荣、“海洲书坛”编辑朱海燕等我县文化名人走进社区书吧,持续丰富公益课程内容。
下一步,港南社区将继续依托“茉莉花开 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行动,持续丰富活动形式、优化服务内容、扩大覆盖范围,同时建立动态“文化需求清单”,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让优质文化资源滋润每一位社区居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