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通讯员 王霞 全媒体记者 季湘婷) 近日,城中街道友好社区聚合一线法治力量,通过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优化服务发展、高效纠纷调处等措施,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提升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让老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安全感。
在定点宣传现场,网格员与民警变身“反诈讲师”,为不同群体定制“反诈套餐”。面对老年群体,他们讲解“保健品诈骗”“养老投资”等常见套路,提醒老人莫贪小便宜;针对年轻居民,他们结合“刷单返利”“游戏账号交易”等案例剖析诈骗话术。民警在现场指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 APP,演示APP的实用功能。网格员在现场反复叮嘱群众,鉴于诈骗手段多样且隐蔽性强,务必提高警觉,时刻保持对诈骗的警惕。
此外,由网格员和民警组成的宣传小队深入小区,开展“扫楼清户”精准反诈行动,结合“敲门送法”及“敲门见人+隔门宣讲”双轨模式用方言土话,结合冒充社区工作人员诈骗、虚假快递理赔等真实案例,揭露新型诈骗手段。同时,针对独居老人、全职主妇等易受骗群体重点宣传及定期回访宣教,确保反诈知识入脑入心,实现普法宣传“零距离”。
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友好社区举办了防范非法集资专题讲座。讲座通过剖析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非法集资的定义、特征、常见手法及其社会危害。特别针对以“投资理财”“互联网金融”“虚拟货币”等为掩饰的新型非法集资手段进行了重点解读,提醒居民警惕高额回报的诱惑,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同时,强调“非法集资行为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居民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非法集资活动”。
友好社区还创新推出“背对背”调解法和“亲情唤醒”调解法,有效提升了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的成功率及居民满意度。下一步,友好社区将立足实际,持续推动网格服务下沉,开展国家安全宣传、网络电诈宣传、禁毒宣传、网格+公共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活动,把普法宣传送到小区家门口,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