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销社三季度工作总结与四季度工作计划
来源: 如东县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时间:2020-11-09 10:32 累计次数: 字体:[ ]

县供销社三季度工作总结

与四季度工作计划

如东县社在市总社和如东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深化供销社改革的决定和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争当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些年我们在基层网络的恢复重建上作出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年接待了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和湖州、嘉兴两家浙江省社的参观考察。省总社主任时隔十年来如东视察调研,对如东基层社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县社主任薛峰也在省社“六代会”换届选举上当选为省社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一、乘势而上,深化综合改革

完成“三会”制度改革任务。如东县供销合作总社第八次代表大会已于4月29日顺利召开,圆满闭幕。共有来自全县的7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30年来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形势任务,明确今后五年工作,听取并审议了县供销合作总社工作报告,讨论和修改《如东县供销合作总社章程》,选举产生了县供销总社第八届理事会、监事会,建立起由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共同构成的三会制度,进一步健全了供销合作社治理机制,更好的推进供销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下半年,在县社“三会”制度改革的成功基础上,深入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复制推广,完成一家基层社——靖海供销社的“三会”制度改革任务

推动基层社建设迈上新台阶。根据省政府电视电话会议和市总社提出的重点工作要求,建设基层组织,重点推进基层社恢复重建,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我们围绕摘掉“全国经济薄弱和网络空白县”帽子的目标,积极探索恢复重建基层社,着力解决基层为农服务网络断层的问题,恢复重建了三家基层社:

1.洋甜供销社的建设进展。2017年10月份,我们与洋口镇甜港村经济合作社共同出资,县社出资占比51%,甜港村出资占比49%。注册成立我县第一家既联利又联心、真正属于自己的基层社—洋甜供销社,综合体项目占地3亩,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市总社非常重视该项目的建设,在充分论证参与该项目,通过参股形式体现上下合作,体现对基层社恢复重建的支持,今年又争取到省社200万的扶持资金。在省总社、市总社领导、县相关部门、洋口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进展顺利。洋甜供销社作为南通市第一家村级供销社,正式运行后将开展日用品购销、农技服务、农产品收购、农村电商、农药废弃物回收等经营业务,实现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

2.圆农供销社的建设进展。结合我县在袁庄镇开展“三个全覆盖”试点建设的具体要求,2018年,在袁庄镇铁果门村新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占地约20亩,服务半径3-5公里,服务面积2-3万亩,围绕耕、种、管、收、加、贮、销等农业生产环节,开展“保姆式”、“菜单式”等多种形式的为农服务。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以省级供销社为农服务社试点社为载体,与挂钩的袁庄镇联合建设服务联盟,新建全县第二家基层社,服务范围覆盖袁庄镇东北片。圆农供销社现已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预计年利润不低于100万元。

3.港城供销社的建设进展。县供销社联系3家农资企业、2家农综社共同出资100万元成立港城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无人机飞防植保工作。在参与全程社会化服务联盟建设、农药“零差率”配供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应用的基础上,通过示范引领,改变传统作业方式,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基础上,力争3年内实现面积10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植保无人机施药应用覆盖率达100%,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溯源体系。现已完成第一批大疆T20无人机采购工作,第一届无人机飞手培训班也已顺利结业。接下来要争取在植保无人机推广的基础上,对河道整治、城市规划、城建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开展拓展运用和信息共享,持续开发技术红利。

二、攻坚克难,服务乡村振兴

这两年如东县社为农服务工作是难中求进,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大量艰苦工作,《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县域经济报》《江苏合作经济》,学习强国、省供销总社公众号、中国供销合作网、中国江苏等对如东县社服务乡村振兴、服务老区、精准扶贫等给予了多次报道,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一是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由于往年县政府设立的每年100万的供销社为农服务专项基金停止拨付,许多为农服务工作成了无米之炊,难以推进,在此情况下,克服困难,创新载体,按照高标准、高质量要求,重点在靖海供销社打造“一体化”为农服务试点,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通过社有资本参股,整合改制的靖海供销社周边资源,组建辐射如东西北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连东农业综合服务社,不断优化服务功能,开展系列为农服务工作。

二是争取支持,全力推进。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南通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合作总社相关文件要求,从源头上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如东县社专门成立了工作班子,从2019年9月中旬开始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农资销售企业、部分村种植大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植保等技术服务部门。通过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主动向政府汇报,争取政策扶持,推行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和废弃包装物统一回收处理。成立农药零差率采购小组,完成农药品种招标,8家供应商共中标37个品种,并分别与两家公司达成采购协议,确定配供主体,与安景公司签订农药零差价集中配送及废弃包装物回收专用软件采购合同。申报2020年度省级化肥、农药集中统一配供及农业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置财政奖补项目,获得省里13万的奖补资金。现已印发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废旧农膜地膜回收利用《百分制考核》方案,推进农业废弃物治理工作,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考核。

三是农综社建设。全系统创建巩固为农综合服务社303家,其中三星级200家。巩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8家,11家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国和全省示范专业合作社,7家专业合作社受到全国和省、市表彰。依托新合供销资产管理公司及洋甜供销社参股成立了两家“农综社”。苴镇农心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社专业从事有机食品的种植、养殖与销售,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专门的销售网点,带动全县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促进农超对接。如东甜杨粮食种植专业合作联社由洋甜供销社联合甜港村与杨楝园村5个农业种植专业社、土地流转的种植大户等共同成立,是一家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育苗、耕种、农技、农资、植保统防统治、收烘加工、秸秆回收利用、粮食销售等系列化社会服务的粮食种植生产型“农综社”。按市总社要求,加强农综社提档升级工作,确保通过验收。如东众惠农综社承办了全市水稻育秧暨机插秧侧深施肥观摩培训现场会,把农业新技术培训班办到家庭农场,全市300多人参加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及侧深施肥技术培训。

三、双线贯通,推动项目建设

新业态培育。所属的兴合电商努力承接“一村一品一店”。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局牵头的益农信息服务社建设,实现村级电子商务站全覆盖,提升服务能力。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列入全年组织部干部培训计划,通过资源整合,与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了一期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班,培训人数达218人,培训对象为村(居)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以及农村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和有志于从事电子商务的创业人员等,以此为农服务、助农增收,努力打造和构建网上供销社。

服务对接协作。县社服务大局,精准对接,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对接上海。积极承接苏陕协作展示展销工作,如东·南郑农产品展示展销正常开展,打造南郑名优农产品在如东永不落幕的“农交会”。紧紧围绕对接服务上海工作任务,立足职责,多次到上海对接。考察心意植保(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洽谈植保飞防飞手技术培训事宜,并已达成合作意向;与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建立联系,与土特产公司、西郊农贸市场洽谈,推进如东农副产品销售;学习观摩启东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前往各大农贸市场、超市以及社区进行调研;组织如东农副产品参加南通农产品进上海展示展销会,力求叫响如东农副产品品牌,扩大如东农副产品销售。

农产品销售。围绕“跨江融合,接轨上海”,加快推动如东农产品“走出如东、走向市场”,组织参加全国总社、省政府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江苏)名优农产品展销会和市供销总社南通农产品进上海洽谈会,20多家涉农企业,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18大类70多个产品进上海等地展销活动,与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公司和西郊农贸市场洽谈合作,设立如东农产品销售专区,经销仙缘海鲜产品、优质大米等;县社主任室与上海市供销合作社负责人取得联系,将如东建成上海农产品供应基地,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正在开展深度商谈之中,扩大如东特色品牌农产品进超市、进市场。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对接上海工作。设立苏陕合作陕西汉中市南郑农产品展示区,打造南郑名优农产品在如东永不落幕的“农交会”。

生产生活物资配送。为优化为农服务,我们与南通美邦商贸有限公司开放办社合作建立的如东日用品配送中心,配送近4000个品种,服务全县近2000个网点。供合农资连锁公司对260家农资店进行整合,实行集中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