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港街道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2021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1-6月,实现规模工业应税销售56亿元,月度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家,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4.5亿元,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76.5亿元,服务业投入13.7亿元,新增限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6家,新进服务业规模企业2家;建成3.5万平方米智能温室,申报绿色蔬菜产业基地2.4万亩,创建水稻优质高效示范面积4400亩,中江“种粮一体化项目”实现签约。
内生动力不断迸发。1-6月,累计签约项目21个,其中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8个,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3个,实现外资到账3000万美元;引进入驻三大专业园区、“飞地”孵化平台早期孵化项目12个。新开工重特大项目及亿元以上项目8个;宏微特斯、科威瀚医疗、东抗生物等3个项目被认定为市科创项目;半导体二期工程主体封顶,华睿智能制造产业园工程快速推进,“爱众医疗器械创新集成空间”众创空间通过专家评审。
宜居魅力不断彰显。总投入2800多万元打造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快速高效整体推进虹桥、掘西、丁字岸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创建。周店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面完工,完成增减挂钩项目入库379亩,完成县下达码头堆场整治。完成洋通高速二期项目、飞跃河两侧环境整治项目、融合园环境整治项目征收,完成老轧花厂地块危房解危及老酱厂桥地块腾房交房。处置各类违法违规行为40起。制定出台老旧小区“微改造”“微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程实施清单。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强化大气扬尘管控,持续推进涉气污染源和重点行业专项治理行动,扎实开展夏季秸秆“三禁一利用”工作。推进“清水绿岸”提质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切实提升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治理水平。做好国省干线公路及县乡村道路的路域环境治理,华丰、童店、环北老集镇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深化河长制,压实河长责任,抓好如泰运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黑臭水体集中整治611条、500多公里,建成生态河道11条,新建管网15公里。
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深入实施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的舆论环境。创新社会治理,坚定不移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切实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模式重要作用。接力城管执法力量下沉,成立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常态开展市容整治、违建管控作。强化社会治安防控科技投入,构建以“雪亮工程”为依托的治安防控体系。重视信访工作,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化社会环境。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一年小灶”和“三年大灶”衔接转化,持续推动30个专项整治工作组、2个专题、5个专项实施方案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效应对处置“4.30”极端天气灾害。
百姓福祉不断增进。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和各类涉保政策,强化养老机构常态化管理,有序推进社保扩面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不断巩固精准化扶贫成果,切实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抓好教育、卫健、文化、广电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重视文化体育惠民,认真组织“书沐滨城”阅读活动,上半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42次,文化产业各类指标保持全县领先。数字化村建设加快推进,广电事业得到新提升。政协、统战、人民武装工作走在全县前列,共青团、妇联、工会、档案、信息公开、老干部、关心下一代、老龄等工作不断加强。
二、2021年下半年工作举措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街道党工委部署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重点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狠抓落实、全面发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主攻招商引资,加快项目集聚。奋力突破产业招商,加强与中科院微电子所、药物所、理化所以及相关大型证券公司的产业研究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基金合作,继续大力引进战略型产业基金,构建好产业投资生态圈,通过自主孵化、飞地孵化与联合基金引进,大力培植苗圃型企业。奋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蓝蓝科技、汇诚机械、仁圣医疗、富展二期等项目快开工、快竣工、快投产;加快智云湾国际人才社区、虹桥人才公寓等园区载体配套,不断巩固和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加快国有公司能级提升,将城投型、平台型国有集团公司真正转型为产业型、投资型国有公司。深化风险投资管理模式改革,委托知名央企管理产业引导基金。
加快转型升级,力促提质增效。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库,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技改扩能,力争年底前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县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整体规模和水平,确保下半年新增服务业投资额13.4亿元,新增服务业应税销售90亿元。
注重统筹协调,提升功能品质。统筹推进开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用地行为,规范城乡建设秩序,确保违法建筑、违法用地“零新增”。加快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和农居点配套工程建设。努力提升如东城市形象和县城土地利用效率,做好朝阳路西侧民营工业园区房屋征收等县交房屋征收工作。完善西部片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开发价值,统一谋划并实施县城西部片区城市更新。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着力解决公共设施薄弱、生活环境脏乱等状况,持续巩固路域、水域、背街后巷、老旧小区等整治效果。全力推进小区自治组织建设,推进成规模、可封闭小区采取自治准物业管理形式。
聚焦乡村振兴,坚持培优补短。加快融合园区建设。积极招引规模农业龙头企业、高效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农业综合体等新业态项目,大力发展连片成群、量质齐优的高效农业,力争秸秆综合利用、银树收购重组、农业旅游康养等项目实现签约,中江“种粮一体化项目”、扬州大学农业新技术创新基地和智慧农场项目早实施、早出形象。创新培育乡村振兴样板,确保虹桥村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丁字岸村、掘西村创成县级乡村振兴先进村,通过典型带动、滚动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样板群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做优生态环境。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污染源头管控,做好“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销号处置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事项,妥善处理环境信访问题;推进如泰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做到应纳尽纳、应收尽收,力争断面水质达三类;推进城区背街后巷、老集镇污水管网建设与六小行业“十个必接”工程,确保完成农村污水处理PPP项目。全面落实“清水绿岸”提质行动攻坚措施,强化河长制责任,找准短板弱项,优化整治思路,确保黑臭水体整治、河道疏浚取得成效。巩固“城乡环境综合管理一体化”改革成效,促进综合环境持续改善。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安全管理。强化社会治理创新。继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积极推进各类基础文明创建,以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提升巩固社会治理成果。巩固社会治理创新成效,高效开展为民服务,持续打造“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新模式,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效能新提升。完善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发挥“雪亮工程”基础工程作用,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用好网格管理平台,重视初信初访,健全信访联席会议解决信访问题的有效机制。全面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开展全覆盖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聚焦“30+5+2”工作范围,针对“小化工”、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行业,做到排查见底、整治彻底。
立足惠民安民,促进社会和谐。切实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加大资产盘活和开发利用力度,促进建设项目和资金更多向经济薄弱村倾斜。继续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分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投入,加快各类学校整体环境改造,分步实施银杏、童店、华丰三所民办幼儿园回购。完善卫生疾控机制及相关物资储备,深化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以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服务为中心”的过渡,加快推进省级示范卫生室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