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如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扣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明确的“三条主线”,聚焦县政府提出的“七个突出”年度任务,推动“四优”“五掀起”,深化“六个年”活动,集中精力、集聚要素、集约资源,守红线、促发展,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全面提质增量,各项工作进展迅速,取得明显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科学绘制县域国土空间蓝图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经县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由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提交省自然资源厅预检并通过专家论证;完成镇村布局规划成果优化和114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规划保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完成城镇开发边界内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评估工作,形成城市综合交通研究成果,开展全县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研究;推进如东县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完成我县第2批、7处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和挂牌。
(二)精准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举措
科学制定2023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有序推进经营性用地供应。今年27个省市重大项目中,19个项目用地用海用林用湿地保障到位,保障率达70%。有序推进全县闲置及用而不足土地处置。小洋口旅游度假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通过自然资源部备案。
(三)严格落实自然资源管护要求
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责任提升土地执法巡查工作质量的通知》,不断完善“技防为主、人防为辅”的日常执法监管模式;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耕地面积继续实现净增加;开展如东首届“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大绿化造林力度。浒苔绿潮联防联控提前完成企业紫菜养殖设施回收,工作成效得到充分肯定;如东继续被省自然资源厅评为江苏省土地执法模范县。
(四)着力塑造更加优质营商环境
成立“周末不打烊”党员志愿服务岗,在节假日为申请人办理非涉税不动产登记;探索实施不动产登记“带押过户”服务,推出“一个账户,一表申请,一窗办结”服务模式;开展线上“交房即发证”服务,推行商品房转移登记全程网办服务,在交房现场为上河印巷小区业主在线办理转移登记业务,及时化解落户上学难题;推行工业项目不动产按幢登记,启动“交海即发证”服务;常态化开展土地首次登记“缴费完税零材料发证”;积极化解群企难题,探索实施不动产按层分割登记,实现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转变,办事成效得到一致肯定。
(五)扎实提升基础管理创新成效
快速推进新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完成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治项目建设;洋口镇、小洋口旅游度假区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被省自然资源厅批准列为2023年14个省级示范项目之一。国土变更调查日常变更全民举证省级试点工作进展有序。我局继续被省自然资源厅评为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法治建设和普法工作成绩优秀单位。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持续绘好空间蓝图。按照南通市部署要求,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上报审批工作;同步做好全县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指导镇区、街道完善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提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查论证。指导镇区、街道按照按需编制、急用先编的原则,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
2.持续强化要素保障。精准衔接项目需求,确保省市重大项目用地用海用林用湿地全方位保障到位;围绕年度土地出让计划,稳步做好县城经营性用地供应工作;对照年度盘活低效项目用地任务和核查细则要求,完成年度闲置及用而不足土地盘活。
3.持续加强资源管护。层层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强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严格按照下达的年度任务,做好增减挂钩拆旧、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验收工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完成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数据整合及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维护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权益。
4.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根据省市浒苔绿潮前置打捞工作方案,做好浒苔绿潮前置打捞工作;对标年度绿化造林任务,加强新造林管护,迎接市级核查;按要求开展2023年度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推进互花米草治理试点试验工作,统筹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
5.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工业用地“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应模式,常态化实现工业项目“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为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加强不动产登记“互联网+”建设,推动电子签名、线上缴税等举措组合发力,推广不动产登记“一证通办”“跨省通办”经验做法,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和“专精特新”企业等提供分幢(层)登记发证服务,深化不动产“带押过户”登记服务,提升便民利民口碑。
6.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新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项目,以及洋口镇和小洋口旅游度假区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省级示范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试点经验,为全县乡村振兴、农村一二三产项目融合,提供可行的用地路径。总结推广日常变更全民举证试点经验,按要求开展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城市国土空间监测等工作,夯实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底图”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