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国土资源局2017年工作总结
来源: 国土局 发布时间:2018-01-30 14:11 累计次数: 字体:[ ]

如东县国土资源局2017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五位一体”发展理念为纲领,贯彻“中央4号文件”精神,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推进“陆海统筹”和“跨江融合”发展。结合2017年全县实际,积极创新、敢于实践、攻坚克难、稳步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优质的服务。

一、以良法促善治,管护并举严守耕地红线

1.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一是根据国家及部、省、市关于做好城市周边及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顺利通过了市级验收、省规划院中期核查和省级验收,圆满通过了部级审查。全域实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42.05万亩。二是完成了县镇两级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的签订。全县共签订镇区保护责任书15份、村级责任书245份、组级责任书5628份,张贴公告260份,发放到户明白卡27万份。

2.推进土地整治项目,确保耕地保护实效。一是省投土地整治项目有序推进。创新实施了项目跟踪审计制度和工程质量过程监测制度。全县在建的省级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6个。二是市补“双百整治”项目全面完工。全县在建市补项目2个,目前工程全部竣工。三是县级土地整治项目全力推进。今年占补平衡、增减挂钩、废弃工矿及高标准农田1%占补指标共入库新增耕地1.574万亩,是2016年度县级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总和(0.603万亩)的2.6倍。根据县级初验情况,目前已全部申请验收。

3.落实土地改良项目,挖掘耕地后备资源。一是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掘苴土地开发项目的决定》,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与我局联合申报的省投盐碱地改良土地整治项目已正式获批,建设规模3345亩,新增耕地2685亩。二是努力挖掘耕地后备资源。积极争取商品林移栽,南通外向型农业开发区申请国家商品林移栽计划230亩。

二、以保障促发展,征供得力助推经济建设

1.大力推进征地供地工作。一是提高工作效率,更快保障项目用地落实。报省审批建设用地10批次,共计182个项目,征转土地4892.8亩。二是做好供地服务工作,全年新增供地6666.45亩,总供地率达91%;已供地179宗1.31万亩;划拨土地19宗6898.8亩;出让158宗6233.7亩。

2.保障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一是积极服务确保县级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快速、有序供应。全年挂牌出让亿元项目用地70宗3622亩。二是积极做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共完成10个县级项目预审,面积948.4425亩。三是根据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2017年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苏财债〔2017〕53号)文件要求,上报相关发行申请材料,争取资金总量为各县市最多。

3.积极争取国家计外指标。为切实保障全县重大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用地需求,用足用活政策,加强对上沟通,共争取计划外指标453.9亩。

三、以存量促增量,有保有压提升用地效率

1.有序推进土地储备管理。有序推进土地收储,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全年共收储存量国有建设用地18宗1096.26亩。二是规范在储资产管理,对部分租赁到期地块,及时进行续租或不再续租处理。对已出让的部分在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及时进行了变更或注销登记。与商贸局就商贸系统一揽子收储情况进行了对接梳理,共梳理商贸系统14个单位25宗地181亩。

2.加强供后监管,盘活存量用地。一是在原有《如东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完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的通知》(东国土资〔2013〕82号)基础上,出台了《如东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的通知》(东国土资〔2017〕149号),进一步细化批后监管程序、明晰批后监管职责。二是开展闲置土地清查工作。已实质消除闲置状态土地14宗855亩。三是妥善开展土地收回和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工作。全年收回土地59宗2974.56亩,盘活利用历年存量建设用地45宗3451.03亩。

四、以创新促增效,信息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聚焦3550和“四全服务”,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登记申请由“交易、税收、登记”联办窗口受理,变三套资料、三个窗口分别提交为一个窗口、一次提交;实现了办结时限由三个部门承诺时限的算术叠加为一个承诺时限办结,大幅度减少了办件手续及时限。二是积极对接全省“一张网”系统。对六大类依申请审批事项仔细研究、尽量压缩,实现了85.1%的“不见面”审批。三是服务工业项目努力突破“3550”。全年共办理重大项目联合预审101个,办理土地综合条件审核15宗;办理租赁供地16宗,重大项目不动产登记16宗,平均办结时限为1天。

五、以长治促久安,夯实业务稳固国土管理

1.编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突破性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2017年6月26日,省政府批复如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果(2006-2020年),为南通市第一个、全省第七个获批的县市,为全县十三五期间各类建设提供了规划保障。

2.推进农村建设用地调查。积极申请经费,提前制作招标文件及各项工作计划,是全市第二家落实调查作业队伍的县(市)。制订了《如东县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技术方案》,全市第一家通过了省级技术方案的评审。因我县农村建设用地调查工作水平全省领先,江苏省国土厅指定我县承担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试点任务,全省仅有4个。

3.扎实迎接土地例行督察。南京督查局审查下发如东县疑似违法图斑504个、10590.3亩,全市排名第二。通过整改举证工作,督察局最终审核认定下发如东县疑似违法图斑307个、2148.9亩,全市排名第四、全省第十三,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4. 配合砖瓦企业整治工作。协助出台了《县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砖瓦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相关政策的通知》(东政办发〔2017〕20号)。全县24家砖瓦企业全部关闭拆除,共验收22家。

六、以仁心办实事,多措并举维护民生民利

1.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认真落实《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全年共报批建设用地10 批次4892.8亩,安置1694 人,已全部落实保障到位。

2.推进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2017年5月27日,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了系统提速,把全业务办结时限从最初8至1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下半年,中心又自我加压,正常办件争取3个工作日内全部办结。

3.健全信访接待办理工作。创新接访模式,安排相关人员轮流在局信访室接访,在重要时期派专人赴北京开展接访工作。全年共接待和处理各类涉地信访413件(次),按时报结率均为100%。

4.全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编制下发了《如东县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东国土资〔2017〕76号),明确了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的指导思想和趋势预测,提出了防治任务和防治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稳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国土机关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水平。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入手,凭借网络载体,及时准确地依法向社会公开相关政务信息。全年主动公开政务信息284条。

七、以思学促勤廉,队伍建设净化机关作风

1.实现学习机制常态化。一是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动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文件要求,在总结去年“两学一做”学习成果的基础上,从“学做改”三个角度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督查指导、健全舆论引导机制,推动实现“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二是为丰富系统人员业务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建立“考学”模式常态化机制。今年来,在协调好工作的基础上,多次组织农村建设用地调查、执法监察等专项业务培训;还与县委党校联系协调,开展了办公操作技能考学活动,力求全面提升系统人员基础技能和业务能力,从而提升服务水平。

2.加快作风建设规范化。一是抓责任落实,确保工作深度融合。按照市局纪检组和县纪委要求,局班子成员梳理自查各自责任清单,并上报县纪委考评系统接受监督。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全体干部学习、支部学习等形式,重温《准则》、《条例》等学习资料。组织开展“5.10”思廉日系列活动,提高系统人员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根据《南通市国土系统关于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办法》,着手制定出台相关配套规定,着力实现主体责任覆盖延伸到基层。二是抓监督压实,及时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县内和系统内作风检查活动,对发现的人员不在岗、不在状态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和处理,约谈了1名国土所所长和工作人员,并进行提醒谈话。开展副科职以上干部近亲属从业情况调查。对系统内9名副科职以上干部的配偶、兄弟姐妹、子女及其配偶的从业情况进行专项调查,组织上述范围干部开展自我排查,并将相关材料进行公示。开展系统人员挂证取酬问题专项治理。组织系统内在职在编人员如实填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挂证取酬情况登记表》,要求无论是否存在挂证情形,均需进行零报告和零承诺。开展基层国土所(分局)财务结报专项自查,并书面上报自查情况。三是抓自查机制,推动落实自律自查。提出并建立了“清风监督员”机制,要求每个国土所(分局)、各科室设立一名清风监督员,细化监督责任人,以便实现时时监督、时时自查。

3.推进创建工作实效化。一是贯彻落实“大走访”工作。今年3月份以来,我局广泛发动,多措并举,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转变作风,通过走访农户,帮助增收致富,服务民生改善;走访企业,帮助做大做强,服务转型升级;走访村居,帮助排忧解难,服务强基固本,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发展“正能量”,实现党建工作与富民工作的双提升、双促进,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对联系的金凤村1801户农户和开发区7家企业的走访工作。二是积极参加“六城联创”活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开展“六城联创”工作号召,通过江海志愿者服务平台发布活动招募通知,多次组织志愿者深入盐垣社区、老杂技团宿舍区、供销学校宿舍区等区域,开展环境整治、停车管理和“门前三包”等活动,着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