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海洋与渔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关心支持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抓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抓池塘标准化改造,抓水产品质量安全,抓海域综合管理,抓安全生产监管,抓海监渔政执法,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为“十二五”成功开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海洋管理方面。一是海域管理不断突破。配合县人社局完成了老渔民生活补助的扫尾工作,协助“两沙”管委会对养殖证、海域使用证进行了核查登记与年审,会同市动管中心,对老海岸线重要拐点进行了实测复核。县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海域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海域使用金征收办法等三个文件,参与编制了如东旅游开发区用海规划,并参与了海上风电10万千瓦用海项目的协调工作。承接了全国海域动管现场会的召开,并与国家海洋局进行了视频互动。二是用海服务不断优化。积极服务沿海开发,与洋口港开发区一起提出了近一段时期内工作的重点和开发思路,初审上报了5个用海项目。南通港洋口港区10万吨级石化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通过专家评审,计划总投资8.9亿元,拟新建10万吨级泊位和5000吨级泊位各一个。三是海洋环境保护持续加强。正常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海域使用金返回项目“如东县海洋生态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项目,获得扶持资金1750万元。举办了第三届南通·如东放鱼节活动,共放流苗种4200多万尾(只),有力促进了海洋生态修复。开展例行巡查活动,小洋口化工园区在线监测系统、人工岛各项工程海洋环保工作基本到位。四是海域物权管理难中求进。深入推进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工作,在我局帮助协调下,先后为南通龙臻公司、裕丰林农业开发公司等融资2670万元,创下了新的记录。召开动员会,对700多万陈欠海域使用金进行了催缴。加快推进海域市场化运作,今年第一期海域招拍挂即将实施。起草了《如东县海上建筑物构筑物登记暂行办法》并上报县政府法制办,该制度的出台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海域市场化进程。
(二)渔业生产方面。截止目前,全县海淡水养殖总面积达81万亩,渔业经济年产值达70亿元,渔业经济保持了良好势头。一是渔业结构逐步优化。首批规划建设的三大园区,其中万亩海参现代园区已通过省级园区认定,其围堤护坡工程、纳潮闸和扬水站主体工程等已初步完成,并将于今年10月份开始陆续投产;大豫渔业综合园区和江苏海畅现代渔业产业园也在加紧建设中,并已申报市级认定。全县完成标准化池塘改造1万多亩,改建、扩建不同品种养殖温室75000多平方米,今年新增高效渔业面积3.2万亩,总面积近40万亩。二是项目渔业持续发展。今年,全县共获省级以上项目扶持资金达到了970多万元,同比增长170多万元,增幅达21%强,项目渔业的建设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科技支撑不断增强。继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召开了全县科技入户动员大会和半年总结会议,确定了2011年渔业科技入户实施镇、村,初选全县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460户,技术指导员23名。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推广面积突破1万亩,引进半滑舌鳎苗种10万尾,工厂化养殖面积达6000平方米。微孔增氧技术推广工作正在推进中,预计全年将达4000亩以上。四是质量建设稳步推进。依托如东水生动物疫病防疫中心,对条斑紫菜进行了2批抽样微生物和重金属检测,共检查样品98份,检查合格率达100%。组织开展了规范用药科普下乡宣传活动,得到了渔民的广泛响应和参与。全面开展病害测报工作,努力从源头上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打造“放心渔业”。
(三)行政执法方面。一是渔政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参加了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在我县召开的《渔业法》实施情况调研座谈会,就《渔业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渔业法》修改建议进行了交流。认真做好每年的伏季休渔工作,并组织力量开展了为期10天的执法检查,全县渔船实现了应休尽休。切实做好柴油补贴发放工作,国家惠渔政策得到了完整的落实。二是海监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根据工作需要,对海监渔政中队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整和实务培训,目前各海监中队工作已进入正常状态。根据全县“三定”方案的实施要求,对海上执法队伍进行了适当改革,并制定了海上执法队(渔政船队)管理办法。认真做好护航工作,确保了中石油LNG首轮的顺利通航。三是渔船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落实渔船检验工作责任制,开展渔船安全检查月活动,加强渔船现场检验和进出港签证管理,实施渔船专项整治,确保了渔船生产安全。依托局驻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渔船检验年审84艘、登记证书换发36艘,注销捕捞许可证上报办结32件、捕捞许可证上报办结16件、船网工具指标11件。四是渔港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以洋口国家中心渔港重点,加强渔港规范化管理,初步形成了全县渔港建设、管理、维护机制。根据上级的要求,对洋口渔港码头、水域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有效净化了港内的环境卫生,使渔港水域重新焕发出了新面貌。
(四)安全生产方面。今年来,全县继续深化提高“三化”、“五个全覆盖”成果,海洋渔业生产实现了连续四年无重大事故。一是 “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制定出台了“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并在二季度分别召开了动员会和推进会。结合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年度考核,制定出台了《如东县海洋渔业暨平安渔业创建考核办法》,明确了建成1个“平安渔业示范镇”、2个“平安渔业示范监管单位”、3家“平安渔业示范村(企业)”、4艘“平安渔业示范渔船”的“1234平安海洋工程”创建示范工作。二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推进。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集中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县进行了通报,督促整改。对滩涂运输拖拉机安全生产进行了专项整治,共查获拖拉机违法载人上道路行驶案件18起。承接了东海区渔政局渔船安全记录薄试点动员会在我县的召开,并对60马力以上的渔船进行了记录薄的发放。三是安全生产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结合省渔业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对渔业船舶通讯监控终端设备的规范化使用管理进行了整改,并对港口、滩涂监控项目进行了招标,该项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实施中。此外,还对滩涂航标进行了维护,对重点地段航标进行重新设置、下迁,确保了滩涂运输拖拉机及从业人员下海安全。四是安全宣传教育持续加强。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警示教育周”等多种宣传活动,共发放《致全县紫菜养殖业主及作业人员的一封信》、《“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活动倡议书》等2000余份,悬挂展示各类宣传横幅、展板等300余次。针对渔船事故多发势头,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渔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结合商船、渔船防碰撞宣传教育活动,印发了多种宣传资料开展宣传,渔民的安全意识得到有效增强。
(五)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坚持理论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制度,思想建设工作持续开展。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根据县委要求,组织开展了“建功立业比作为、科学发展争一流”活动,以促进各项工作更有效的开展。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表彰了十佳“优秀共产党员”,队伍上下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二是“诚信海洋”建设稳步实施。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结合放鱼节和“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举办了“诚信海洋”建设启动仪式。根据制定的实施意见安排,将利用一年半的时间,着力打造“管海诚信”、“用海诚信”和“护海诚信”,从而为海洋与渔业工作的全面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反腐倡廉深入推进。认真宣传贯彻《廉政准则》,落实“一岗双责”。结合实际,开展了“5?10”思廉日系列活动,系统上下至今未发生一起重大违纪违法事件。四是机关作风明显改善。建立健全机关管理十项制度,加大了对行政执法、渔业项目、海域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管力度,机关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作风面貌明显改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下半年打算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聚焦重点,扎实推进,确保序时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推动海洋渔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以服务沿海开发为方向,着力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一是依法加强海域管理。积极服务沿海开发建设,加大对海域管理三个办法的宣传力度。认真做好长沙、大豫两个监控系统的建设准备工作,协助省局对海岛进行普查测绘,并试点开展海上建构筑物登记。加强科室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尽快对捕捞用海数据库进行更新完善。二是继续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切实加大海洋环境的监测力度,同时对已完工的海洋工程项目,做好海洋环保验收的前期准备工作,以迎接省局的验收。认真完成海洋生态修复的扫尾工作,确保各项资金及时到位。三是深入推进海域市场化运作。按照县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今年第一期到期海域的挂牌方案,并做好实施准备。加大海域金征收力度,尽快组织召开海域使用金征收动员会,对征收工作进行部署。对所有风电场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并对陈欠海域金催缴工作进行扫尾,力争实现海域使用金应收尽收。四是逐步完善海域管理机制。在前期海域使用管理三个办法出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到期海域招拍挂暂行办法、海上建筑物构筑物登记暂行办法的出台,为依法管海、用海提供更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线,着力提高现代渔业发展水平。一是切实加快现代渔业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辐射带动高效渔业规模化建设,推动渔业企业做强做大。充分利用省、市加快池塘标准化建设的机遇,加强完善我县渔业基础设施,提升设施渔业水平。抓紧编制全县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实现养殖证发放工作尽快得到落实。配合省、市主管部门做好报废渔船的核查工作,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拆解。积极开展外向型渔业的调研,组织相关企业申报省级水产品出口基地,推动外向型渔业的发展。二是切实加快现代渔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强化服务、协调职能,服务万亩海参园区的建设,同时力争使大豫园区、海畅园区规划进入实质性编制阶段。着手制订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相关标准和制度,努力打造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现代渔业园区。三是切实加快科技入户推进。尽快组织召开全县渔业科技入户半年工作会议,总结成绩,查找不足,提高科技入户工作质量。继续做好科技入户情况的跟踪检查、补贴发放等工作,全面推广微孔增氧等先进技术,进一步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四是扎实抓好水产品质量建设。继续依靠如东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中心这一平台,实施病害测报点抽样检测,完成全县水生动物疫病监控任务。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力争通过省计量资格认证。着手组织一次夏季水产品质量检查,加强从池塘到餐桌全程质量管理,不断探索水产品有效监控机制,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真正让百姓吃到“安全鱼”、“放心鱼”。
(三)以保护海洋资源为重点,着力提高海监渔政执法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强渔政管理。继续加大海上、港口监督检查的力度,实施“护渔2011”专项行动,坚决打击违规捕捞和违法作业等行为,力争实现伏休管理“零违规”。按照“南通市海洋伏季休渔百日行动的方案”,组织开展“百日行动”的各项工作,开展“敞口舢板”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把上级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强化海监执法。持续加强海洋法律法规宣传,定期开展海域巡查,切实规范各涉海企业的用海行为,严厉查处非法出租和转让海域的违法行为。三是进一步深化渔船管理。建立健全检验工作制度,不断加强检验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老旧渔船管理和渔船信息管理,对渔船修造企业进行经常监督,提高渔船修造质量和检验工作质量。加快落实柴油补贴发放工作,认真落实落实船员培训工作计划,为推行东海区渔船安全检查记录簿制度奠定基础。四是进一步强化渔港管理。加快出台《如东县渔港管理办法》、《洋口渔港港区及港池水体污染突击整治启动工作实施初步方案》,从而为渔港管理提供制度依据。定期或不定期对洋口渔港等“三防”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加快落实航标、航灯的下迁工作,促进渔港管理更为规范,更为有效。
(四)以平安示范县创建为目标,着力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围绕“平安示范县”创建的目标,继续深化提高“三化”、“五个全覆盖”成果。一是继续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在紫菜养殖生产前,组织渔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稽查大队人员进行培训,督促各用海单位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指导各沿海镇开展出海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复训,稳固出海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二是继续创新安全监管方式。以东海区在我县召开渔船安全检查记录簿试点工作动员会为契机,抓好《海洋捕捞渔业船舶安全记录薄》的试点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全面实施打下基础,推动我县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迈向新的高度。加大渔业保险推进力度,确保完成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的目标。三是继续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按照6月22日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尽快组织对各沿海镇上半年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考核和检查。要继续抓好渔业企业出海报告工作的专项整治,不断完善渔业安全信息救助系统,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确保金秋开渔时的渔船出海平安。对前期安全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立即进行督查,确保隐患整改落实到位。四是继续抓好安全设施维护保养。及时对滩涂运输拖拉机海准、海运牌照进行换发,并做好日常巡查、督查工作。对卡口设备、无线电设施等,进行及时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安全保障有力。
(五)以促进工作开展为动力,着力提高队伍建设水平。一是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树立远大目光、增强大局意识,切实为建设海洋渔业强县而努力奋斗。组织开展“我的爱岗敬业宣言”主题活动,全体人员围绕各自工作职责,谈感想、谈目标,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二是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七个严禁”和“一岗双责”制度,深入开展“诚信海洋”建设,优化海洋渔业发展环境。结合即将来临的“8·1”建军节纪念活动,联合边防等部门,开展“操作技能大练兵”,进一步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实战力。三是不断改进机关作风。发挥中层以上干部表率作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到工作勤、业务精、措施实、效果好、形象优。继续开展“三服务”活动,帮助渔民、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努力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和谐。坚决杜绝午间饮酒、酒后驾车等违纪违法行为,切实维护部门形象。四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海洋渔业工作实际,开展“科技兴渔标兵”、“十佳渔船”、“十佳船东”等评选活动,引导全社会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进一步提升海洋渔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