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呈报《2023年丰利镇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报告》的报告
来源: 丰利镇 发布时间:2023-12-29 15:18 累计次数: 字体:[ ]

关于呈报《2023年丰利镇做好2023年全面

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报告》的报告

中共如东县委、如东县人民政府:

  现呈报《2023年丰利镇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报告》,请予以审阅。

中共如东县丰利镇委员会

如东县丰利镇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27日

2023年丰利镇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报告

2023年以来,丰利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路不动摇,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方面的情况。

1.丰利镇党委和政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党政同责,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市委二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农业优先发展,举全镇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丰利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两个一把手任组长,所有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作为工作小组主要成员,兼任指导组副组长,扣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工作任务,建立五个专项工作组牵头负责各部门、各村(社区),按照“示范先行,全面跟进”的总体工作思路,确保完成2023年两个市级先进村、两个县级先进村建设到位,培育九和村、包场村、龙口村、张家园村、华严村等五个村先行建设形成“百千工程”示范区。规划2024-2025年华严村、陈葛庄村、凹桥村、家庙桥村、花园桥村形成片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强化学习领会。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坚持列入每月中心学习组主要学习内容,正常学,正常交流分享体会。重点围绕产业规划、项目建设、责任落实推进等方面,开展专题学习讨论16次,专项工作部署会议5次,现场推进会议2次。

(3)明确工作目标。根据镇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村安排,组织班子成员围绕各联系村乡村发展总体规划,从先进村培育建设入手,制定落实工作举措,形成全力全面推进。

2.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全面落实中办国办《乡村振兴责任制落实办法》,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把乡村振兴工作列入季度考评、年度考核统筹谋划,切实履行好“抓落实”的责任担当。由书记、镇长挂帅指挥凹桥、家庙桥两个市级先进村建设。季度考评书记、镇长亲临现场督导推进,提高标准,抬高标尺。在项目建设上优先支持,把农业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优先用地和资金支持、优先建设,确保质量,确保序时。在绩效考核上建章立制,为进一步压实责任,取得实效,我镇制定出台了镇对村考核文件(关于印发《丰利镇2023年度村(社区)整体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丰发﹝2023﹞3号),并突出对村定编干部的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绩效考核,制定涉农专项考核奖4个,并明确阶段性考核评比,予以表彰激励。

(二)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稳产保供责任落实情况。

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镇村联动,加大耕地保护恢复,加大粮食种植面积,从本镇实际出发,挖掘耕地资源。2023年我镇落实粮食种植任务190233亩,实际种植190881亩,粮食总产量950320吨,比去年增加320吨。从农业政策性保险、耕保补贴、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方面精准施策,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完成。

2023年我镇以兴南村为重点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区域面积6600亩,总投入资金1320万元,建立百亩核心方7个,建立千亩核心方1个。在此基础上,完成龙口、张家园、环堤三个村的2024年高标准农田15700亩,资金投入4710万元的规划设计。高标准农田的滚动建设,为稳产保供夯实了坚实基础。

2.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产业兴,则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2023年我镇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优先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1)年度农业重大项目招引及实际建设进展情况。强化服务,加大农村重大项目招引力度,确保当年落户、当年建设,并取得实质性进展。2023年成功招引并签约4亿元的渔光互补项目;引入江苏鲜派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项目接近尾声;组织窑湾粮食农地专业合作社申报实施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投资115万元,项目已建设完成;成功创建市级绿色蔬菜产业基地1个、绿色农产品1项。

(2)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23年借助南通亿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平台,大力推进融合种植、采摘、休闲于一体的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年种植“阳光玫瑰”葡萄130亩,实现产值220万元,吸引游客入园采摘500人次。玉窑草莓采摘园、双沟门蓝莓采摘园、兴南西瓜、梨采摘基地、月河葡萄、梨采摘基地均把种植、采摘、电商平台融为一体,开展线上线下交易,涉及种植基地10个,面积近2000亩,总产值达千万元,为乡村产业发展增添了浓郁色彩。

(3)建立利益有效联结机制,壮大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粮食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五丰粮行、元冠食品为领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与村户建立起生产、收购、加工的紧密合作关系,签订基地建设合作协议11000亩,以保护价实行收购,确保农民种田利益不降低。九和窑湾粮食农地专业合作社走出去和绿之蓝米业形成联姻;张正红家庭农场在发展绿色蔬菜生产种植的同时,就近安排土地流出户12人作为雇工长期作业;光荣村经济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7000亩,对全程兑现股份分红。

3.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情况。

持续发力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我镇严格落实“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要求,21个村(社区)均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深化农村厕所革命,高质量推进九和村农村户厕改造提升整村推进项目,共实施户厕改造666户,其中新建144户,整改提升522户,超额完成必成指标,并顺利通过市、县验收及省抽验。持续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平,新建生态河4条,其中三级河3条,四级河1条,共计17.75公里。结合河道整治,对6条河道实施拆坝建涵(桥)工程,共计拆除17处坝头坝梗,新建11座方涵,1座桥梁,实现活水畅流。压实河长责任,严格落实“周巡河制度”,提高巡河质量,不断改善河道环境。持续开展生活垃圾治理,依托现有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推进垃圾不落地与垃圾分类工作。加强生活垃圾收运,完成垃圾收运2万余吨;完成垃圾中转房提档升级,派发农户两分类垃圾桶7710组,采购240L分类垃圾桶400个;通过五位一体半月督查,交办整治问题210个;部署和开展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清理各类垃圾5000余吨。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年累计完成集中管网72239米,累计完成接户5083户。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聚焦“四清一治一改”,以“五清四整一倡导”专项活动为抓手,以“小手拉大手”活动为切入点,常态化推进市“17日村庄清洁日”、镇“星期六清洁日”活动,全面掀起村庄清洁行动热潮。有序落实农房改善,实施农房改造行动,全镇18户C、D级危房户,通过拆除重建、维修加固等措施改造13户,其他5户采用清人、设置标志及围挡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深入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力度,通过编制管护清单、制定管护机制、成立管护队伍、建立管护台账,抓好道路、河道等各方面的日常管护工作,同时积极探索符合各村特色的新型管护模式,光荣村探索“三二一”管护模式,九和村实行“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全民参与”模式,抓好11大类18小类的日常管护工作,扎实推动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积分管理新模式,21个村(社区)均已实现积分制推广运用全覆盖。古丰社区积分制被学习强国报道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县推广。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坚持为民服务的工作思路,落实落地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居住环境、社会治安、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等民生政策和惠民措施,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石屏小学教师宿舍改造、升级学生机房、添置电子屏等项目已完工,石屏幼儿园活动场地草坪更换及凌河幼儿园按标准配置图书已到位。丰利养老院建设工程已经进入验收阶段,306张养老床位采购项目正在挂网招标。完成适老化改造43户。凹桥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已建成。镇中心卫生院获评国家卫健委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单位,中医馆获评江苏省首批基层五级中医馆,胸痛救治单元正式获得国家胸痛救治单元授牌。积极开展甲级村卫生室建设,陈葛庄、华严村卫生室通过验收,目前全镇共有甲级村卫生室9家,全镇卫生室硬件设施提升覆盖率进一步提升。

4.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情况。

丰利镇始终遵循着农业优先发展,引入各类人才注添乡村振兴新鲜血液。加强农村道路管护,面向全县招聘交通辅警12名,强化乡村治理;面向全县招聘专职网格员24名,并作为村干梯队列入培养。不断加大镇本级财政农林水支出投入,今年在农村改厕、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农村河道整治与生态河建设管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百千工程”推进、农村“五位一体”保洁、农村奖补路与自然村组道路硬化工程、城镇道路改造建设、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积分制”应用于乡村振兴“清单制”等若干项目优先安排,累计投入资金3170万元,比去年净增75万元,净增率达到2.4%。优先保障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在制定村庄规划时逐一会商,留足乡村发展空间,全镇调整预留建设用地80亩,一般农用地280亩。

二、亮点特色

(一)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日益壮大,形成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到2023年我镇种植业家庭农场注册户近200户,流转面积达到41000亩,并且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在完成自我作业的同时,跨区作业、跨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累计服务面积达到20000亩,占比近50%,且作业形式多样化,全程式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为促进土地进一步集中规模流转积淀社会基础。

(二)村集体经济收入多点开花,在不断集聚乡村治理经验的同时,为乡村发展注添了活力。截止12月底21个村(社区)全面完成村营收入65万元以上,全镇村营收入总额达到1820.43万元,其中稳定性收入1585.78万元,比去年净增加548.16万元。村营收入增幅10%以上村5个,光荣村超过200万元,增幅达到18.04%。

(三)高标田推进速率不断提高,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在2023年完成兴南村6600亩的基础上,再次规划龙口、环堤、张家园三村高标田建设区域15700亩,预计投入资金4710万元,高标田建设覆盖率82.2%,居全县领先水平。高标田建设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推行建管同步,为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农业龙头企业培强做优力度仍显欠缺。丰利镇作为农业大镇,要实现农业强镇,必须要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的异军突起,进而发挥出联结基地、带动农户的作用。2023年尽管我镇在农业项目建设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培强做优上仍很欠缺,无一家取得晋级。

(二)配套资金投入不足,激励机制不全。由于乡镇财政收入支付压力的双边加大,在乡村治理、乡村发展等方面的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镇级财政资金的有效支撑,进而形成项目建设进度不快,尤其是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建成效果不能形成示范典型,难以形成标杆、典范。

四、下一步打算

面对存在问题,认真总结过程得失,立足本镇实际,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全面贯彻落实好县委一号文件的各项部署和要求,我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强组织、实举措、下狠招、抓落实。

(1)强化村两委能力建设,优化配强村两委班子。切实发挥好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注重村党组织书记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注重村干部队伍梯度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年青副支书、副主任,重点培育一批农村乡土人才,各村按每村“三人计划”进入人才库,形成备选名录,利用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业务素质培训,充实两委班子,夯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

(2)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基础设施与乡村建设相融合,着力提升建设质量水平。加强农村户厕改造,按照重点村、重点区域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把整村推进户厕改造和“百千工程”先进村卫生厕所改进提升同步推进,提高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生活污水治理,重点建设集中式农污治理,并强化质效管理,确保建一村成一村“双60”指标。加大资金投入,继续推进农村“一事一议”奖补路、自然村(组)道路两项工程建设,深入细致排查,夯实基础,广泛征求村情民意,缜密部署,严格招标,严格质量管理,加快推进。

(3)实施“百千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位一体保洁体系,加强人员配备,加强考核,择优选用一批敬业爱岗的保洁人员,确保人员数量标准达到每200户一人,总量达到120人。深入开展17日清洁日活动,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并参与,扩大积分制应用覆盖率,把2023年的重点示范推向全面应用,确保21个村(社区)积分制应用覆盖率达到50%以上,运用积分制为建设推行乡村治理清单制,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活力。

(4)调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做强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武装现代农业,从种植业内部培育二三产,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围绕本镇区域性产业特色,利用环农现有基地优势,突出南美白对虾冷链、物流、加工业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各级财政支农项目,突出农产品加工、冷藏项目建设,规划培育凹桥村、环农村两大高效、智能、数字农业基地,占地约200亩,计划投入资金2000万元。

(5)深入挖掘农村资产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使用管理,借鉴运用“飞地”经济,多元化投入,发挥项目建设效率,确保投资收益率高于6%以上。加大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突出资源清收,应收尽收,保持稳定性收入、持续性收入双增长,保持年增长率达到5%以上。细化工作要求,制定任务,强化目标绩效考核,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发展打通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