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水稻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丰利镇农业服务中心
2016年7月25日
一、发生情况
1、三代稻纵卷叶螟:据系统赶蛾,三代稻纵卷叶螟于7月25日进入成虫高峰,当日每亩蛾量为340头。预计:今年三代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在7月30日左右;发生量中等,局部地区偏重发生。
2、二代白背飞虱:据系统观察,一代成虫迁入高峰出现在7月5日,发生期正常,高峰日百穴虫量30头。7月5日,全镇普查20块稻田,百穴成虫0-38头,平均19.8头。与历年同期比较,今年成虫迁入量高于去年(百穴17.6头),为2005年以来第3位。7月21日,全镇普查20块稻田,百穴虫量28-476头,平均142.3头。预计今年二代白背飞虱为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发生。
3、三代灰飞虱:7月21日,本站普查20块稻田,百穴虫量16-208头,平均52.8头。田间以低龄若虫为主。预计今年三代灰飞虱为轻发生。
4、纹枯病:今年水稻纹枯病于7月15日始见,比去年推迟2天左右,目前早栽地区已开始发病。
7月21日系统调查,病穴率6%,病株率0.53%,分别比5天前上升2.8倍和3.5倍,病情上升快。同期全县普查20块稻田,其中移栽稻田发病田块占50%,病穴率0-12%、平均3.8%,病株率0-1.2%、平均0.34%;直播稻田发病田块占10%,病穴率0-4%,平均0.4%;病株率0-0.5%、平均0.05%。移栽稻田病情明显重于直播稻田。预计今年水稻纹枯病7月下旬进入发病盛期,发生程度为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
5、叶稻瘟:7月21日,全镇普查20块稻田,病穴率0-8%,平均1.6%;病株率0-2%,平均0.36%;病叶率0-0.5%,平均0.13%。病情接近去年。
二、防治意见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是水稻分蘖期的重要病虫。今年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量中等,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大面积种植水稻品种易感病,对纹枯病发生极为有利。因此,希望各村、各农户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七月下旬水稻病虫总体防治工作。
1、防治策略。主治三代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兼治二代白背飞虱、三代灰飞虱,挑治叶稻瘟。
2、防治时间。全镇统一为7月30-31日二天突击开展防治。
3、防治方法。
防治稻纵卷叶螟: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或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30毫升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40毫升或31%甲维?丙溴磷乳油 60-80毫升或16%阿维?杀螟松乳油50-60毫升。
防治稻飞虱:每亩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克(悬浮剂30毫升)或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6克。
防治纹枯病:每亩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克或15%井冈·戊唑醇悬浮剂50毫升或36%丙环·咪鲜胺悬浮剂40毫升。
防治叶稻瘟:亩用40%稻瘟灵80-100毫升或75%三环唑30克(三环唑纯品亩用量不得少于20克)。
以上药剂兑水30公斤机动弥雾或75公斤手动喷雾。
三、注意事项
1、施药时,田间保持一寸以上水层,以确保防治效果;高温季节要注意安全用药,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人工喷药,同时喷药时注意防护措施到位,不要连续疲劳作业,注意人身安全;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2、密切关注叶稻瘟,对有明显发病中心的稻田,应立即用药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