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沙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七个全面”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不断强化法治力量整合和职能优化,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有效履行建设法治政府的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情况
一、统筹推进行政机关依法高效履职。长沙镇以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会、机关干部例会为重要载体,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传达学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基层村(社区)“两委”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定期组织学习法律知识,组织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系统提升“两委”干部学法用法能力。严格按照《2023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细化措施、抓实工作,针对法治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均逐一整改落实。
二、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职能全面履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制定《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长沙镇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则》,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程序和集体决策议事规定,切实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要政策实施的“前置程序”、“必经环节”和“刚性门槛”,全年完成“三重一大”事项集体民主决策65次。
三、纵深推进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深化。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实现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发挥司法所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组织行政执法监督员进行执法调研活动,强化综合执法局的执法监督,及时掌握镇执法案件动态,定期开展执法卷宗评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四、依法有效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全面化解。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在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倾听群众诉求、调解群众纠纷方面不断探索,推动“网格+人民调解”机制运行,基本实现“纠纷不出格、矛盾不上交”的工作局面,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开展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专项活动,群众对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全年人民调解组织共化解矛盾纠纷872件。探索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成功劝导当事人撤诉3件,推动行政复议向“前端”预防化解和“后端”结果运用延伸,提升综合效能。
五、依法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全面提升。坚持“抓好源头预防、科学预防预测、开展依法信访、强化调查研究、严格职责追究、狠抓工作落实”的工作原则,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区、镇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今年以来,区镇召开信访联席会议42次,上会信访事项53起,通过领导包案化解、主办协办联动共化解信访事项22起。截止到目前,接待上访事件69件、93批次、537人次,及时化解处置了38件。未发生进京、赴省走访。保障了区镇的社会稳定大局。
六、探索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全面促进。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规范化建设。根据上级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 规范机关日常办文、办会的流转环节,探索“大数据+监管”工作机制,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数据开放、一站式政务服务等效能的有力提升。今年以来,完成信息主动公开36件次,规范依申请公开答复12件次。充分用足用好“线上+线下”平台,发布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公共法律服务、司法动态等信息近千条。
七、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全面贯彻。“八五”普法工作全面开展,邀请普法讲师团在机关开展反邪教育讲座,筑牢宗教场所“防火墙”;前往校园开展爱路护路法治讲座,让铁路安全法制教育从娃娃抓起。“十百千万工程” 为基层法治建设添砖加瓦。根据年度普法责任清单,2023年以来积极开展农民工学法周、三八妇女权益周、“法韵如东·护企远航”等12次普法宣传活动,惠及群众2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使法治宣传深入学校、村居、农户,特殊人群等,提升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为基层法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律氛围。
2023年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职责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政府建设新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全面依法治理的精神,始终站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体责任
1.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职责任。加强党委政府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从依法从严治党、依法依规决策、强化行政权力监督、支持人民政府依法履职、重视法治人才用人导向、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等六方面入手,强化履职能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成为党政班子的“一把手工程”。
2.健全党委政府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党章、党内法规,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落实党委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公职律师制度,法律顾问出席重要会议、审查重要文件、参与重要决策、论证重大项目,加强对党委政府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助推党委政府决策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3.压实党委政府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把法治政府建设列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明确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将领导干部“述法”与年度考核和述职述廉等工作统筹安排。
4.做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学习法律知识。通过主持召开党委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专题辅导会等形式,开展法治学习11次,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8次,在全镇范围内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的“头雁效应”。强化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依法办事,带头强化法治服务和保障。带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把事关良好法治环境的各项重点工作抓细抓实抓好,为新桥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主要特色和亮点
一是持续配强“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长沙镇自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以来,从各网格中选拔一批讲政治、重道德、懂法律的“法律明白人”128名。我镇搭建网格驿站创建“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全镇各村居“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全覆盖。长沙镇通过村公告栏公示,举行证书颁发仪式,全面提升队伍专业度,开展法律服务专题培训,在法治宣传、民意解读、矛盾化解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壮大普法队伍,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二是深入推进“援法议事”制度落实。深入推进城乡基层“援法议事”活动,有力推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全镇10个村(社区)实现“援法议事”全覆盖,今年以来,开展30余次援法议事工作,如北坎村制定“五步议事制度”建设三八横河;长堤村将“援法议事”融合“有事好商量”协商,办成了多个民生工程;卫海村打造“老书记援法议事室”议事品牌,探索援法议事品牌化助力乡村振兴。长沙镇聚焦难点堵点,提升法治满意度。
三是扎实推进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全面建设。长沙镇滨海村法治文化阵申报为省级法治文化示范园。港城村、四桥村、陆河村在保持原有景观功能的基础上,将法治宣传栏与广场有机融合及普法、教育、休闲、健身功能于一体,打造散步“打卡地”。
四是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长沙司法所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红枫桥”海上调解站,2023年以来,全镇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872 起,快速调处工亡纠纷5起。特别是成功处置了金光、桐昆等重点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工程农民工欠薪纠纷,为600多名农民工累计化解欠薪1400多万元,为大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保障项目序时推进。常态化深入洋口港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通过“法治体检”专项行动12次,关注企业法治需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推动将法律保护关口进一步前移,促进民营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
工作中存在不足及主要问题
一、依法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面临诸多挑战,行政执法人员履职效能有待提高。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次数较少,尤其是涉及安全生产、环境整治方面,参与深度不够,执法调研活动频次不足,发挥司法监督职能有所欠缺。
二、数字化牵引推动法治建设力度不强,法治宣传教育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在数字法治政府方面建设主动性不强,投入较低,保障力量不足。相关工作人员流动大,衔接不畅。少数基层村(社区)宣传教育活动浮于表面,被动应付,重形式轻内容。
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2024年,是我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一年。明年的主要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实推进“五个加强”,全力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实,为洋口港、长沙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深化“红枫桥”海上调解站品牌效应。整合司法、海警、律协等资源,集中力量化解海事海商类矛盾纠纷,遵循“小事不出场、大事不出链、矛盾不上交”的原则,擦亮“海上红枫桥”风电产业链服务品牌。
二、推进全面依法治镇工作。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顾问在行政决策中的专业优势和作用,审查合同约定事项的合法性及法律风险,主动提前介入参与重大决策制定,参与政府重大合同审查、签订,参与重大项目推进,从源头上加强合法性审查,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风险。
三、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持续深化【“洋”帆起航 崇法善治】品牌效应,扩大宣传覆盖面。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形成“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宣传品牌。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指导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全覆盖,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参与指导制定村规民约,深化“援法议事”活动,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精准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