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镇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来源: 政府 发布时间:2020-02-12 10:33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以来,我镇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对标晋位、创新发展,全镇经济社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7亿元,同比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8%。

(一)抓转型提质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传统产业变速换挡,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7.28亿元,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4家,新增规模企业4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家。引导纺织行业协会完成改选,成立坯布质量合作社。农业产业进程加快,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3.06亿元,同比增长4%,规模农业项目总投资1.8亿元,农产品出口创汇增幅达25%。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13.5亿元,同比增长77.6%,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3家,全年预计完成“个转企”10家。

(二)抓项目兴产业,发展动能持续优化。完成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个,注册4个。新开工3个亿元项目,达产转化4个,预计本月底再完成3个亿元项目竣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成果显著。高端纺织产业园规划编制已启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运行正常,梁家桥、银河中心路竣工投入使用,银河园区北部污水管网建成实现纳管,园区配套逐步完善。完成土地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地块1022个,全镇新增允许建设用地空间近1000亩,要素保障持续增强。

(三)抓振兴促融合,城乡面貌展现新颜。积极推进污水管网改造、岔河汽车站建设工程。投入33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7万亩;新建水泥路15公里、提档升级公路7.2公里、道路维修3000平方米,拆坝建涵12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拆除违法建筑9个,拆除违规户外广告65处,规范路边店经营39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果显著。全年预计完成改厕1654座,完成路域环境整治40公里,疏浚清理河道21条,长度20公里,土方7.6万方,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四)抓重点破难题,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建立健全镇村二、三级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和“河长制”体系,确保环保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如泰运河断面水质明显提升。生猪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90%,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6%。非法码头规范整治21家,拆除6家。春风河重点整治工作已全面落实,正在优化完善方案。

(五)抓实事惠民生,人民福祉显著增进。岔河幼儿园新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对1300平方米便民服务点全部安装遮阳雨棚。完成“雪亮工程”二期建设,全镇技防水平进一步提高。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58起,防止越级上访3起,北辰、恒基等一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破获处置涉黑涉恶刑事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有效地净化了社会风气。

(六)抓党建强作风,执政能力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奋进新时代、争当排头兵”大讨论活动,镇村干部的党性观念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从严管理党员和镇村干部,切实用好“三项机制”,形成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村居财务管理、招投标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党委书记定期在党政联席会、镇村干部大会上进行教育提醒,班子成员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二、2020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项目建设,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突出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如东中西部特色产业集中区目标,集中全镇资源,重点全力推进“如东高端纺织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配备,强化区内道路、绿化、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功能提升,不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突出招商引资。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制定实施招大引强项目计划,主动承接上海、苏南产业转移。紧盯中首能源、迪信通智能云时代等一批在谈项目,力促早签约、早落地。突出项目建设。始终坚持“签约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竣工、竣工项目快投产”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强项目服务和推进,力争明年一季度开工1个亿元以上项目。

(二)聚焦转型升级,打造现代产业新格局。致力做强工业。按照“抓大、促中、活小”的思路,分层次推进企业梯队建设。着力做精农业。以项目农业为抓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努力做优服务业。鼓励业态创新,大力发展物流、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健康养老、家政服务、体育健身、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新型服务业。

(三)聚焦长效监管,营造生态环境新面貌。以“建设美丽岔河”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重点环保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坚决打赢环保攻坚战。要突出如泰运河综合治理,统筹做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做好春风河治理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健全完善二、三级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五位一体”巡查和“河长制”等各类环境监管机制,促进污染防治长效化、规范化。

(四)聚焦协调发展,构筑城乡建设新局面。加快城镇建设。利用岔河小学、中心幼儿园等城镇功能配套,启动新镇区开发,逐步集聚新镇区人气。推动乡村振兴。继续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主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厕所革命”,加快镇村道路升级改造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城乡治理。严格“双违”监管,加强城市管理,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聚焦民生建设,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全力完善社会保障。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优化就业创业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基本保障、补充保障、兜底保障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升待遇水平。着力繁荣社会事业。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岔东幼儿园校舍改造、岔河小学外墙翻新等工程。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建1家省示范村卫生室。加快推进中心敬老院“公建民营”项目,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和殡葬改革,不断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创新社会治理。继续推进“雪亮”工程。全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积案调处和领导干部接访等工作,夯实信访稳定基础。

(六)聚焦党的建设,推进服务效能新提升。坚定政治方向。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为民服务。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为民初心,推动服务向民生覆盖、资源向民生倾斜。坚持务实担当。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真抓实干求实效,努力在如东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争当排头兵。坚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打造一支“高效、廉洁、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