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城市管理局2024年度总结
来源: 如东县城市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1-16 10:26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如东县城管局在市局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强城市管理法治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和综合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大提升。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有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对县城区31条主次干道两侧实施“撤桶并点 上门收集”,撤除沿街563个垃圾桶点位,共计1617只垃圾桶,配置12辆八桶电动收集车、4辆四桶收集车、27辆电动保洁车,配置17名C证驾驶员、17名辅助工、31名垃圾收集员,目前上门收集体系基本形成。在县城区34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三定一督”,2024年建成区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将达到112个,实现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完成率100%。

2.巩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强化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完善“一店一档”基础信息档案,制作下发市容环卫责任状并建立电子信息库,市容环卫责任书签订和张挂率达100%。推进网格化管理,优化人员分组和管理范围,加大徒步管理力度,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针对大型农贸市场、学校周边和重点路段,共开展集中整治50余次,出动人员260余人次,宣传教育流动摊贩500余次。在整治的基础上,增设临时便民摊区1处,可容纳50摊位,划线管理1处,约100米。根据任务交办,完成如东、如东东高速路口(迎宾路至东环路段)广告拆除、墙体修复、围墙出新、堆放清理、绿化种植、氛围营造等环境整治工作。

3.开展户外广告整治。联合消防部门对遮挡逃生通道的户外广告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目前已拆除安全隐患广告17个。通过专业机构对沿街商铺的店招标牌开展安全鉴定,共排查户外广告2048个,发现安全隐患184个,全面通知责任主体进行整改,并有序推进整改落实。围绕东环路环境提升工程,对沿线店招标牌开展专项整治,出动120余人次,送达责令改正通知书45份,拆除破损、不符合店招设置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店招标牌27个。

4.深化餐饮油烟治理。根据2024年度如东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向县城区176家餐饮单位发放《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宣传手册》和《致餐饮服务经营单位的一封信》。对规模以上餐饮店22家和重点区域餐饮店52家进行逐一排查,完善油烟净化设施和在线监控安装维护台账。推动55家餐饮店按照油烟浓度限值1mg/m3,非甲烷总烃浓度限值10mg/m3的要求,进行深度治理,完成升级改造。对两个省控站点周边1公里以内重点管控区域内面积100㎡以上餐饮店和烧烤店以及城市综合体、美食街、机关企事业食堂和学校食堂等餐饮单位的油烟在线监控设备进行维护,接入智慧油烟监测平台230家。

5.巩固扬尘管控治理。根据《2024年全县扬尘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定期组织住建部门、交通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每周一次的扬尘整治联合执法行动,对全县各镇区、街道开展每季度一次扬尘联合检查。截至目前,现场开具问题确认单共23份,签发交办单17份,向行业主管部门发送告知单4份,共发现扬尘治理问题38条。今年共办理7起扬尘类案件,处罚金额380000元。根据扬尘管控示范项目验收结果,对获得“如东县扬尘管控示范项目”称号的项目进行通报表扬,对项目所在属地政府进行奖补。做到了奖惩有度,从源头防治扬尘,进一步织密扬尘管控网。

6.强化建筑垃圾管理。牵头完成《如东县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2024-2035)》编制工作,召开了全县建筑垃圾规范管理工作会议,完成省住建厅工改系统中234家建设单位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回执信息录入,60家施工单位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登记,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任务。完成13家渣土运输企业资质核准,出台《建筑垃圾运输许可企业安全检查方案》,加强对县城区排放、运输、消纳建筑垃圾的监管。全面开展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积存点位排查工作,发现并通知整改70余处。针对外来建筑垃圾管理,制定《关于全县开展打击整治跨区域非法转移、倾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违法行为的行动方案》,出动1000余人次参加跨区域偷运偷倒建筑垃圾打击行动,查扣28辆运输车辆,办理跨区域案件3起,罚没款172680元,向生态环境局移交案件8起。

7.推进违法建设治理。结合《如东县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管理办法》(东政规〔2023〕3号),制定并下发《2024年各镇(区、街道)违法建设治理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加强对违法建设的综合治理,保持对违建的高压态势。指导、配合属地政府开展违建领域执法工作,全县共处置违法建筑308起,建筑面积29458.595平方米,其中拆除存量违建158起,建筑面积15878.33平方米;拆除新增违建150起,建筑面积13580.265平方米。对全县老集镇违建治理工作进行指导,截至目前掘港街道、城中街道、河口镇、曹埠镇、新店镇、袁庄镇、双甸镇等14个镇(区、街道)全面完成镇区及所辖老集镇违建整治工作,进入长效管理阶段。

8.开展城区停车秩序整治。完成瑞晶停车场交接,新增停车位240个;联合公安、住建在掘兵路、钟山路增加路面临时停车泊位120个。加大对各金融网点门前停车停车服务的督查,8次约谈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督促其做好共享单车摆放及收拢,督促充电场所完成隐患整改2处。协助完成共享车辆扩区工作,服务生命健康产业园内工作人员便捷骑行。指导如易停做好停车场管理和停车收费相关工作。成立停车秩序管理专班,采用“区域网格化+徒步管理”的模式,通过对乱停乱放车辆张贴提示函和对沿街商铺业主的宣传,发放违停提醒函15000余份,共同引导车主统一规范停放。联合交警部门对车辆违停严重路段集中整治清除地锁阻止器10余处,联合住建部门新增停车泊位100个,清除停车泊位20个,优化停车泊位511个。深入推进县城区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的建设,督促停车场经营管理者将信息接入城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联动和共享。

9.严格执法案件办理。1-11月共办理案件523起,实现罚没收入119万元,其中一般程序311起,实现处罚金额118.15万元,简易程序212起,实现罚没收入0.84万元。办理住建局移交案件10起,实现处罚金额42.7万。开展全县城市管理队伍的日常督查工作,共出督查通报10期,提出整改事项26项,均已通知相关部门落实整改。开展镇街执法案件评查工作,共评查案件143件,镇街普通程序案件质量提升明显。参加全市首届“青苗杯”综合行政执法和镇(街)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岗位执法能力竞赛,获团体竞赛二等奖。

10.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工作。今年以来,落实县城区第三方再生资源回收主体单位,项目招标明确要求第三方企业可回收收集量不低于10%的要求;针对2024年以前收集的有毒有害垃圾,已与江苏信炜能源有限公司对接,今年6月份完成全量处置工作。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商务局、县文广旅局对县城区餐饮、宾馆和饭店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联合县机关事务局开展县城区党政机关垃圾分类半年工作检查。进一步做好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工作,提升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长效管护和生活垃圾常态化排查清理机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生活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工作在全省环境卫生行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交流发言。

11.优化全县人居环境。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在城区投入35辆快速保洁车实行巡回快速保洁,同时采用“冲洗+洗扫+洒水+巡回保洁+人工捡拾”组合作业模式,按照高标准“三全保洁”即全时段、全方位、全天候保洁模式,借助雨天,开展“雨中刷洗”作业,实现“路见本色”。在除冬季以外,专项开展“洗城行动”66余次、清洗主次干道油污、污渍、积尘行动80余次,既做到“路见本色”,又擦亮“城市本色”。确保垃圾清运日产日清,全年完成生活垃圾清运98.6万吨、建筑装修垃圾10.2万吨、污水渗滤液21.9万吨。

12.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对商家临时占道促销活动进行全程代办,从申报点位的实地踏勘、代为收集材料、代为网上申报等一站式服务,切实让申请人全程体验“零跑腿”服务。今年以来,217个占道件,均是全程代办,此举受到南通市城管的推广。精简工改系统中“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事项材料。2024年以来,共办结各类许可事项226件,其中:临时占道审批217件,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6件,从事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审批2件,按时办结率100%。

13.推进运管服平台。根据实际工作和管理对象的特点,结合开发模块功能,绑定模块使用人,明确模块业务负责人,实时处置违规行为。今年来,先后对违反门前三包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派单处置2459起;对渣土运营企业违规操作发送安全提醒短信1152条;接收、处置12345派单808起(均已办结),派单办结满意率96.47%;处置数字城管工单6085单(行政执法6085单),工单办结率100%,油烟监测系统推广应用商户235家;配合督查中队督导人员353人次。5月22日运管服平台通过专家组验收并上线试运行(全市首家)。

14.提升物业服务管理。全力推进《打造蠙城物业红色管家,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三年行动计划,联合县作风办对城中街道、掘港街道、如东经济开发区部分社区业委会组建情况进行了检查,全县业委会组建已达率已达80%。联合物业行业协会对全县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以及保安、保洁等基础性岗位工作人员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培训学习。联合消防大队对全体物业从业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消防演练培训。针对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督指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在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中配合属地安装充电车棚,在架空层专项整治行动中配合属地安装隔离桩、喷淋系统,严格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到消防安全管理、服务的义务。

二、2025年工作打算

1.深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继续推进网格化管理,优化人员分组和管理范围,加强与社区网格员和环卫保洁人员的互动,提升管理水平。紧盯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提高巡查频次,通过“边执法边管理边宣传”的模式,加大对商户宣传教育的力度,疏堵结合、惩防并举,真正让市容管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通过立面出新、道板修补、门头规范、绿化补栽等措施,全面提升街景容貌。

2.持续推进市容环境治理。坚持“遏新增、消存量、确保违建治理领域事故零发生”的工作思路,推进对违法建设的综合治理;利用午间、晚间油烟排放高峰期,进行县城区餐饮场所油烟净化装置排查整治行动,对油烟监测数据异常的餐饮场所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推进餐饮油烟综合治理;从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网上备案、运输审批、消纳监管等方面着手,全面掌握全县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处置量以及消纳量,推进建筑垃圾全链条监管。

3.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以执法促管理,由突击式向常态化纵深推进。加大法治培训力度,完善授课内容,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执法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全面推行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高办案数量的同时,提升办案质量。进一步健全与业务主管部门的相互抄告、协调会商、案件移送等制度,密切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促进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4.巩固深化环境卫生质效。结合主次干道撤桶并点工作,采取“道路清扫保洁16小时全天候、公交式生活垃圾清运模式、生活垃圾定点式上门收集、一冲二扫三保洁人机结合”为主要保障措施,打造“保洁一体化精品路”,彰显“1+1>2”精细化服务品牌。强化督查考核,进一步梳理完善《考核办法(试行)》科学性、合理性、公正公平性。依据省住建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运维率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加强对省试点镇、市县试点镇农村垃圾分类检查和指导工作,重点强化农村垃圾分类组织管理、设施配置、分类全链条工作,全面推进我县农村垃圾分类和治理迈上新台阶。结合县污染防治攻坚和高质量发展考核等,强化街道、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主体责任,提高物业公司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性。定期开展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检查督查,并形成通报,与年度考核奖补资金挂钩,推进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5.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充分发挥物业行业主管部门职能,对照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清单督促各部门和属地,扎实提高全县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制定出台《如东县物业管理办法》、《如东县物业招投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邀请第三方测评机构对重点小区、重点物业企业进行第三方测评,全面评估物业企业的服务水平,根据测评结果进行相应调整,并进行公示。继续做好物业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联合住建部门加强对开发企业的监管,尤其是保交楼项目,确保小区交付后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真正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