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应急管理局2025年工作谋划
2025年,县应急管理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盯问题短板,谋深抓实各项重点工作,为如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安全屏障。
(一)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方面。
1.制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点,明确工作任务。
2.组织编制“十五五”应急管理、综合防灾减灾、应急避难场所等规划。
3.修订完善县级总体、自然灾害救助、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应急预案。
4.组织各级应急队伍全员培训,开展专业应急队伍骨干综合培训。
5.开展1次专业应急队伍检查评估,加强社会队伍指导。
6.持续更新全县应急物资储备,进一步整合、扩充全县资源,
7.做好物资储备、调拨、使用、轮换等环节的有序衔接。
8.做好气象灾害、防汛防台、森林防火、冰冻雨雪、地震地质灾害等重要灾害的综合协调与灾情统计。
9.组织1次全县灾害信息员业务培训,开展1次报灾模拟演练。
(二)安全监管方面。
1.聚焦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治理。
2.建立老旧装置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不断推动老旧装置“动态清零”。
3.指导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艺危险度3级及以上的高危工艺企业应用微通道、管式反应器等新装备、新技术降低安全风险。
4.建立健全高危细分领域安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
5.督促企业进一步优化平面布局、改造工艺生产流程、推动危险工艺替代,加强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完善安全仪表系统、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6.依托化工安全实训基地,持续开展一线岗位人员培训。
7.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小化工”、非法经营烟花爆竹等问题,从严开展安全生产精准执法,确保危化品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安全。
8.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
9.持续推动工贸企业建立落实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完善全员自主排查隐患常态化机制。
10.巩固“一栋多厂”、“一层多厂”专项治理成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出租厂房安全风险。
11.组织对金属冶炼、粉尘涉爆、劳动密集型、危化品使用、有限空间作业等企业聚集的重点镇(区、街道)开展帮扶指导。
12.持续推进建立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协作组,指导企业开展“互帮、互学、互训、互查”等安全生产活动。
(三)安委办综合协调方面。
1.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大问题。
2.持续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将“四个一”活动作为推进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
3.持续推动企业深入落实安全生产标准规范,深入开展“一图、两单、三卡、八必须”风险辨识管控,及时动态更新安全风险分布图和安全风险隐患清单、管控清单。
4.督促各镇(区、街道)、各部门扎实推进各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5.深入扎实推进电动自行车、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等“一件事”全链条治理。
6.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常态长效制度措施,逐步实现社会面小场所的全过程、全链条安全治理。
7.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人民监督员、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的作用,鼓励社会各界、群众团体、新闻媒体对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实施监督、提供线索。
8.强化对中介机构和专家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租借资质、违法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方面。
1.推进分类分级监管执法,避免重复执法和出现盲区。
2.精心制定监督检查计划,精准确定监督检查内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3.严格落实省市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
4.坚持“谁执法、谁普法”,指出违法行为的事实依据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
5.继续探索“非现场”执法模式,用好、用对、用准新设备、新人才、新技术。
6.运用好云平台执法监督,加大有限空间等线上执法巡查力度。
7.强化人才配备和业务培训,适时组织开展“非现场”执法培训,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科技执法队伍。
8.通过执法人员专题培训、庭审观摩和庭审模拟等方式,促进案件承办人员对于证据收集、证据链完善和违法行为认定等工作能力的提升。
9.优化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制审核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以“建议单”的形式发送给案件承办人员,提升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