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住建局认真贯彻县委全会工作要求,勇挑重任重责、加快跨越赶超,突出“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两大目标,掀起“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三大热潮,认真谱写“转型升级、文明创建、环境治理、安全稳定、作风建设”五篇文章。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多措并举,经济运行指标稳步提升
上半年,争先进位目标为:“建筑业产值增速12.9%、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15%”。一季度,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喜忧参半,建筑业产值增幅7.1%,排名全市第三;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46.8%,排名全市第七。相比较一季度,二季度实现稳步提升,有望实现目标赶超。
1.建筑业方面。一是优化发展环境。以《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促进如东县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的通知》为指引,依托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鼓励我县建筑企业把握发展机遇、实现优化升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创造发展机遇。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为,有序落实工程总承包和“评定分离”招标方式,扶持县内优质建筑企业承接重大项目,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条件、提供助力;三是提升发展质量。下达新增入库企业数量和产值建议指标,引导镇(区)加大新增企业培植,做到应统尽统;将产值和增幅1:1的比例调整为3:7,侧重增幅导向,重视企业发展质量。
2.房地产方面。一是延续补贴政策。将《如东县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实施办法》《关于如东县镇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契税优惠政策(暂行)的通知》执行期限延续至6月底,进一步刺激购房消费;二是组织惠民行动。“5.1”期间,组织14家本地房企参与房展交易会,为广大市民推荐优质楼盘、提供促销房源,促进市场回暖;三是指导能报尽报。督促在库企业加快预售证申领进度,尽快达到可报数据条件,为数据上报提供支撑。
(二)紧密部署,政府投资项目序时推进
2023年,计划实施城建重点工程10个,总投资约21.7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8.58亿元;民生实事项目10项,总投资约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03亿元。
1.重点城建项目。武夷山路北延工程完成方案设计,征地费用请示已提交政府待批;县城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目前完成初步设计、排查和监理单位招标,接下来开展排查、初步设计工作;鹤鸣公园南区工程全部完成,北区景观部分基本完成;湘江路绿化工程土地尚未征收,正在协调土地规划调整事宜;茶花路广场已完成招标前期工作,接下来进行项目招标;创园一期增补工程已完成人民路、钟山路、珠江路行道树景观提升;乡镇支管网二期工程今年计划完成15个乡镇污水支管网建设约60公里,目前完成项目挂网,准备进场施工;农村水环境治理二期工程今年计划完成15个镇区189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73858户,目前共计进场施工55个行政村,完成8000户、管网约30公里;鹤鸣公园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已完成施工图评审工作,项目进入施工招标程序;居住小区今年计划实施中骏广场、东望府、东方颂、锦绣福邸三期和北宸和苑1、2号地块供电外线工程,目前中骏小区正在方案变更,东望府、东方颂预算资金正在审核中。
2.民生实事项目。城镇居民管道燃气延伸扩面今年计划完成自建房1000户,目前完成280户,碧霞小区和虹桥小区正在施工;燃气泄漏报警装置今年计划完成楼宇排查、安装约5000户,目前正在协调资金来源,接下来启动招标工作;管道燃气“镇镇通”今年计划实现镇(区)100%覆盖,目前岔河镇土建和管道已完成建设,双甸镇正在施工中;人民路改造工程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湘江路工程完成征地稳评编制、杆线迁移合同签订,接下来推进征地清障及杆线迁移工作;紫琅路工程完成方案设计,接下来进行施工图设计;朝阳路南延工程完成道路结构层施工,计划6月份完工通车;三元池口袋公园、香江商业综合体南侧街头绿化工程完成招标前期工作,接下来组织项目招标;老旧小区改造今年计划改造8个,3个小区列入民生实事考核,目前完成施工图审查,开展编标工作,6月份挂网招标。
(三)双管齐下,房地产市场难中求进
1-5月份,全县商品房共销售1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3%,销售金额13亿,同比下降3.8%,其中主城区销售面积1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4%。主城区住宅销售均价10991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79%。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县房地产市场尚未回暖,下降幅度虽已收窄,但总体仍处于下降、谷底状态。在此情况下,必须稳字当头,难中求进。
1.住宅项目。2023年,全县共有房地产开发项目36个,总建筑面积约460.38万㎡,其中:主城区18个,总建筑面积约327.64万㎡,镇(区)18个,总建筑面积约132.74万㎡。上半年,已交付荣润麒麟苑二期、洋口港亲亲家园、河口镇锦悦花苑3个项目,全年还将交付项目18个,其中县城12个,镇(区)6个。今年交房工作呈现楼盘数量多、时间集中的特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因资金紧张、建设进度迟缓、施工单位不配合等不利影响,项目如期建成交付存在很大挑战和不确定性。
2.商业综合体项目。文峰荟综合体住宅部分完成总工程量55%,商业部分完成总工程量60%;瑞晶台商城土建、人防、消防工程扫尾,正在办理分项验收手续;中骏世界城住宅部分完成总工程量65%,商业部分完成总工程量15%;三号街区商业街正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雨润新文化广场住宅部分完成总工程量40%,商业部分准备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四)因地制宜,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部署
围绕“以人为本、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思路,突出省委巡视反馈“城市建设滞后”的问题整改,加快城市更新行动决策部署,加大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力度。
1.城市更新行动。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加快城市微改造项目实施,争取“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出成果”。一是组织城市更新体检评估,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方案,制定城市更新项目建设计划并实施;二是建立与城市更新行动相适应的建设管理机制,提升我县城市更新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持续性。开展项目审批、土地出让、功能调整、产权变更、费税减免、奖补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研究,形成可复制的项目清单;三是培育亮点特色项目,结合城市更新体检和重点城建项目,系统打造老城区城市更新特色示范项目,择优培育省市城市更新试点项目。
2.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一是强化巡查,注重防治结合。保持“勤小修、免大修、不断行”的管护常态;二是严格管理,规范文明施工。推行智慧工地建设,全面提升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强施工现场及工人文明行为管理;三是对标找差、着力能力提升。强化城市基础设施高品质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着力在第四代建筑住宅、地下管网系统综合等方面创新思维、试点先行。
3.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在成功创建“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标准,查漏补缺、对标找差,初步梳理出部分必做项目,力争在三至四年内创成。
(四)坚守底线,安全稳定工作常态长效
安全是底线工作、也是红线工作,要站在“稳定压倒一切”的高度,把安全稳定责任扛到肩上、抓到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1.建筑施工安全。深入推进节后复工检查、冬季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检查行动,累计检查449次,排查整改基坑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高处作业和施工临时用电等方面安全隐患2469条,开具整改通知书422份,停工通知书27份,约谈告诫责任单位3家。
2.城镇燃气安全。制定2023年度《城镇燃气安全生产检查行动方案》,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压实镇(区)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组织第三方机构赴燃气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共下发整改通知23份,查出隐患82条,联合相关部门对镇(区)餐饮企业进行重点督查,共检查餐饮企业125家,排查隐患106条,以上均已整改闭环。
3.自建房、既有房屋安全。紧扣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认真开展检查督促、通报提醒、分析研判和汇总上报工作,确保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彻底。目前,47处(含无需鉴定8处)既有隐患建筑的鉴定评估工作已全面完成,实现应评尽评,整治完成26栋,完成率55%。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措施,切实履行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职责,不断压实属地政府管理责任,确保年底前完成18处既有隐患建筑整治任务
(五)改进作风,政务服务水平持续优化
为全面落实省、市、县各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对照市、县“新66条”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体系,建立重大项目前沿服务机制,助力我县营商环境优化和产业主体提振复苏。
一是提升服务工作质效。依托南通市信用服务系统,通过微信扫二维码的方式,在线填写信用承诺,简化材料申报环节,缩短企业审批时间;上半年窗口又增加一名专职人员,定时负责施工安全监督备案材料的受理,利用线上线下工作双轨并行的方式,让企业少跑腿,时间少耽搁。
二是实施“容缺后补”工作机制。持续优化项目唯一编码工作,在核心要件齐全的条件下,目前已顺利为各镇(区)65个项目进行了赋码,解决了项目立项审批启动难的问题;针对“拿地即开工”项目,高效审查与督办材料同时进行,以最快速度出具施工图意见书、反馈修改意见,最短时间帮助项目拿到审查合格证。
三是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局内部联动优势,审图、消防、质监、安监等部门通过联审联批、数字图审、现场勘验,打通“一证办理、联合验收”工作脉络;今年还将进一步与不动产窗口联动,更好的做到“自主申报、一口受理、并行推进,限时办结”。
(六)多点开花,基层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正向引导、鼓励激励,形成党组织带动、党员带头、党群联动发力的“奔跑”态势。
1.建章立制,凝聚发展共识。一是研究制定《住建局2023年度局党建工作要点》,从思想建设、目标责任、队伍建设、品牌打造等十个方面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支持保障,推动今年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二是坚持月度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截止目前共开展6次集中学习和3次集中研讨,采取自习与集中学习、集中研讨和攒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三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上半年,局党组书记亲自上党课两次,各支部书记在所在党支部和分管领域专题党课不少于2次。
2.夯实基础,巩固精神堡垒。一是严把“四关”,注入新鲜血液。坚持政治标准,严格资格把关,让思想进步、素质过强、能力突出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党员队伍,激发组织活力。今年上半年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名;二是强化研判,狠抓意识形态。制定了《2023年度局党组意识形态年度工作任务清单》,严格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及“一岗双责”职责,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要点,在局党组会上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工作心得。今年共在如东新媒体推荐住建特色工作15次,在省级以上媒体推荐如东住建工作8次,其中涉及党建6次,意识形态和网络舆情总体安全稳定;三是同心同行,推动统一战线。研究制定《2023年度如东县住建局统战工作要点》,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统一战线新要求、新部署,将统战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共同推进,加强机关、行业各级社会阶层人士教育引导,正常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确保党内、党外同频共振;
3.强化履责,助推提质增效。一是党建引领,助推建筑企业获奖数量再创新高。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创建党建品牌等举措,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如东建筑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进一步助推如东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南通市建筑业“双三十强”和“三优”评价,我县共有19家建筑企业榜上有名,获奖优秀企业占南通全市的1/4;二是党建融合,助推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为助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联合市政、园林条线的党员同志组建机关第五党支部,结合“三河六岸”项目建设,成立南通天健水环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县城园林绿化工作提质增效,为“两园同创”保驾护航;三是党建惠企,擦亮“如来如愿”营商品牌。为深化26°C温馨服务,服务市场主体,扎实开展了“党建惠企、如愿营商”大走访活动,深入了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协助企业制定“一企一策”,通过真走访、出实招,彰显住建惠企温度和服务速度。
4.创新形式,丰富党建生活。一是开展党员冬训活动。各党支部及所属行业党委成员单位相继开展了领导干部上党课、谈心谈话“听心声”、学习强国答题竞赛、“我是冬训主讲人”评比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二是开展“弘扬‘四敢’精神、力行‘双聚双高’”主题活动。制定了《县住建局“‘双聚双高’作风效能巩固深化年”活动实施方案》,将主题活动和我局职能工作紧密结合,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农村水环境治理、燃气安全、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深度融合,驰而不息推动一线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三是开展“‘五送’助发展 银发当先锋”服务基层活动。发动具备专业知识的老党员成立老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助力农村污水治理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主题党日活动,引导离退休干部和专业人才各展所长、各尽所能,为农村水环境治理建言献策,为如东美丽乡村建设振臂高呼;四是依据县委制订的《如东县“青锋微调研”“十项制度”》,将“青锋微调研”情况纳入机关党建考核,申报了《如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的调研与思考》等三个课题,围绕中心工作、重点职能,在住建领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二、存在问题
1.省委巡视问题整改任务艰巨。“城市建设滞后”是个大课题,涉及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城乡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环境综合治理多个领域,同时跨多个部门职能,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很难立刻实现大的跳跃,必须久久为功。
3“保交楼”面临压力较大。下半年全县计划交付楼盘18个,呈现数量多、时间紧等特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因项目资金紧张、施工单位不配合、红线外配套工程不到位等不利影响,项目如期建成交付存在很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局将紧扣全年目标任务,千方百计谋发展,一扎不让抓落实,做到冲锋在前、知难而上,用坚强的组织保障、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齐头并进。
一是行业发展求突破。在全面完成市考核指标的同时,加大扶持和服务企业的力度,帮助企业舒纾解困、发展壮大。
二是城乡建设焕新颜。以人大评议活动、城市更新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重点城建工程、民生实事项目如期实施,积极申报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特田等创建品牌。
三是安全稳定共和谐。扎实开展建筑施工、城镇燃气、自建房安全专项治理,着力化解农民工欠薪潜在隐患,确保“保交楼”工作顺利稳定。
四是作风效能再提升。持续开展作风效能提升年活动,充分发挥人大评议活动工作成效,全力冲刺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考核目标。
五是巡视整改见成效。充分发挥巡视整改牵头作用,对照时间节点,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在整改时限内实现问题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