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庄镇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打算
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县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体会议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业经济兴镇,特色农业立镇,商贸流通活镇”的发展思路,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以务实创新的理念、崛起跨越的意识、敢为人先的勇气、激情拼抢的精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阶段性工作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1-5月份,全镇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16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其中国税完成634万元,地税完成526万元;全镇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74亿元,实现销售5.89亿元,利税0.89亿元;完成工业投入2.79亿元,千万元以上投入8110万元,新开工、竣工项目各5.5个。
一、谋发展,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今年来,我镇切实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把招商引资作为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下大力气招大商,招真商,选择一批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产品有竞争能力的企业入驻镇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个私经济,形成一批有相当规模的特色经济产业,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促进了袁庄的经济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1-6月份共完成外资注册480万美元,到账150万美元,完成市外民资注册9390万元,到账9390万元。
上半年,我们把服务重点项目作为加快我镇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打造“江苏门业之乡”品牌,着力服务好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目前,罗森化工正进行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工人已了解各自操作流程和规范,近期试生产;盛泰食品二期厂房基础已完成,正在进行建设;振通门业三栋厂房主体已全部封顶;锦袁大厦主体及外部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璜;袁庄休闲农庄景观作物区已产生效益,休闲娱乐区道路框架等已基本形成,主体建筑已建至二层;杰尔机械正在清障交地,项目核准已获发改委批准,环评已被环保局审批,公司登记注册已完成。
二、促增收,保障农村工作的基础地位
组织村营收入是今年工作的重点,通过进村排查、与村共商完成方案。“三资”清理工作是村营收入的基础资料之一,所以我们在“三资”清理过程中,严肃认真确保清理到位。全镇上半年发包新老鱼塘700多亩,组织村营收入41.34万元,比去年同期净增30万元。
增加农民收入是今年工作的目标,一方面我们狠抓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发挥袁庄的优势,搞好种植业,发展养殖业,提高农民的收入,上半年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另一方面做好低收入户调查、排查登记工作,为帮扶提供决策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发展生产力是我们工作的职务,新农具推广,泵站线路改造,增容都面临许多具体工作。上半年,我镇新发展插秧机46台,中拖1台,小型秸秆还田机45台,其它新型机械56台;新建硬质渠
23.82公里
、疏浚河道23条
22.7公里
总土方为34.19立方、更新改造车口13座、更新机电设备15台套、配套建筑物812座、新浇筑水泥路
6.93公里
。
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今年新增生态园及休闲中心面积300多亩;新植树29000棵,新增防护林200亩。
三、美环境,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
加大“四位一体”工作力度。强化工作组织领导,严格工作考核程序,确保“四位一体”工作全县前三名。启动镇村垃圾清运工作,确保人员、车辆、效果到位。组织人员对全镇返路肩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路边土方进行测算。组织申报铁果门市级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并组织人员去拼茶港头村、曹埠上漫村进行学习,力保通过验收。
实施农村通达工程。开展我镇四条农路、三座农桥的建设前期工作,做好招投标的准备。组织人员、精力进行农路台账资料的收集整理,对农路管护落实到位,并顺利通过市县对我镇农路的验收。对镇管砂石路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落实专人进行管护,同时签订了管护责任书。开展袁海中心路南延前期工作。
加大集镇开发力度。对全镇进行总体规划、详细性规划,目前交县规划局进行审批。对镇区内老变电所地块开发进行前期摸底,围绕土地征用、拆迁等工作进行评估。对镇工业集中区部分拆迁户做好协议签订和拆迁工作。
配合做好海洋铁路工作。争取海洋铁路配套资金70余万,召开沿线村及相关负责会议,做好配套工程,就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进行协调化解。
四、抓安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稳定工作:一是继续深化“平安乡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把维护稳定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重大疑难不出镇”的维稳机制,实行维护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二是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开展全方位普法学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及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
安全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宣教培训;对全镇的烟花爆竹、船舶修造、机械冶金、纺织建材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监督检查,至目前为止检查29家;全镇各行业、各企业、各村进行有序的安全隐患排查,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31条,其中一般隐患29条,重大隐患2条。一般隐患已整改26条,整改率89.6%,重大隐患已挂牌督办。
五、保民生,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勤在教学岗位上执著做事,在寻常的生活环境中朴实做人。贯彻教育新政,倡导新教育实验,实施素质教育。打造袁庄教育品牌,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坚持贯彻新课改理念,全面实施新教育实验活动。
医疗卫生工作: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基本药物制度的核心精神,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全面实行门诊医药费用“即看即报”,认真做好2010年门诊医药费补偿的受理、审核、结报工作,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合同管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保障新农合资金安全,增加新农合的透明度。
广播电视工作:继续加快标准化村建设,确保村播室标准化、网络建设标准化、用户档案标准化、用户服务标准化。镇村联动,完成数字电视整转扫尾工作的同时,做好用户发展及各项增值业务的开展。
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两库数据比对工作,完成育龄妇女避孕药具的人、机、账核对工作,开展诚信计生工作,加大违法生育整治工作。
文化体育工作:加强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规范农家书屋,明确图书管理人员,力求管好图书,发挥作用。积极开展“我们节日”春节活动、“颂歌献给党”红歌演唱比赛、送戏下乡等系列文化活动。
社会劳动保障:通过镇村结合,利用现场咨询、会议、广播、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断增强全镇人民参与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识。继续推进社会保险工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全面抓好劳动监察工作,加强企退人员管理,全力保障全年整体目标任务的完成。
民政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了春节期间优抚对象、残疾人、困难户和百岁老人慰问工作,完成城乡低保、五保核查工作,开展“慰烈工程”工作,发放各类民政抚恤经费,残疾人军人定补。加强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指导残疾人康复工作,帮助残疾人就业培训。全力做好三峡移民工作。
六、强内功,不断加强组织建设
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镇党政领导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根据上级要求,严肃换届纪律,严格选举程序,顺利进行了镇党委换届工作,并根据要求选举产生出席县十三次党代会代表14名。对部分村支部及机关事业单位,五大中心负责人逐级调整,使村级班子及机关部门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为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镇党委在抓机关作风落实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了“机关工作制度”、“考勤制度”等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市县各项要求,强化了全镇机关干部的作风意识。在完善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集中学习活动,提升了机关干部的服务与争先创优的意识。在对干部职工严格要求的同时,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尽力为大家解决了一些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我镇围绕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环境仍不够理想,产业结构层次低,企业素质总体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工业生产增速便慢,企业面临困境较大;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任务仍然艰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财政收入压力依然较大;农村矛盾纠纷仍然较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等等。
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1年下半年,我镇将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首要任务,以改变小城镇面貌为契机,着力扩大投资规模,转变城乡发展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全力推动我镇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培育工业强势项目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核心动力
围绕打造“江苏门业之乡”的目标和成立“船舶协会”的契机,叫响袁庄特色品牌,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行招商引资。服务好落户镇集中区的盛泰食品、振通门业、美洁源新材料、爱科达电子等,为袁庄经济发展的添足后劲。围绕袁庄工业经济现状,加大现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服务力度,各项指标数据确保序时。
二、完善城镇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品位
加快城镇开发步伐,对老变电所地块完成征地、迁坟、拆迁工作,力争8月完成招拍挂,年底前启动开发建设;加快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成环城北路和振袁路招投标工作,年底前完成道路建设;力争再次盘活镇袁海集居点,选准开发商进行后期开发;“四位一体”工作按照“保三争一”的目标,争创市级先进镇。
三、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加大农业项目园区建设,袁海休闲农庄在现有200亩的基础上,再增300亩,同时完成农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与工业化联动发展,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依靠现有的赵港果蔬、永吉果蔬、铁果门农业园等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以铁果门村环境整治、海河滩村等村生态创建为示范点,以靓丽的宜居优美环境,让人民群众体会镇村面貌改变带来的实惠,同时,突出抓好农村道路、饮水工程、沼气池等惠民工程建设。
四、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加大文化和教育投入,继续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教学设备投入,全力抓好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加快文化中心的建设;健全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医疗网络,加大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大对镇村医疗行为的管理;完善计算扶助政策,规范运行世代服务中心;开展“满意服务进万家”活动,提高广电员工素质,做好镇区的双向网改造;继续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加大帮扶力度;继续加大宣传社会保险力度,做到农保与职保、个挂与单位、本地与外地职工参保同步推进,做好社会保障信息采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五、以培植财源为重点,着力抓好财税工作
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努力培植和增大税源,高度集中力量和征管力量,挖掘潜力,努力促进财政增收。一是抓好税源项目开工建设,为财税收入注入活动;二是对加大对重点财税建设项目支持,加大对船舶、运输等重点行业企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