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庄镇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 袁庄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2-20 17:11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新的一年,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真抓实干、更加注重高效统筹,用心用情答好县委县政府“紧环境下如何更好推动发展”“紧日子下如何更好为民办事”“紧要求下如何更好守住底线”这三个问题,奋力谱写袁庄人民内心可想、肉眼能见、思想认同的袁庄新篇章。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企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长4.8%以上,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有进;全部工业应税销售和服务业应税销售均增长7%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全面完成上级下达我镇的各项任务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坚持项目至上,完善产业发展新体系

坚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主攻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优、环境友好型项目,在全镇掀起招项目、强产业、优环境的热潮。

精准抓好招商引资强化招商引资“一盘棋”思想,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抓招商、攻项目,同心协力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强化目标导向,组织精干力量,保持昂扬斗志,精准发力,靶向出击。坚决守住生态、安全、稳定等底线,坚定招商选资、招商选优,力争全年招引科创类项目不少于5个,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个。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充实项目服务专班力量,助力项目快开工、快竣工、快投产、快达效。重点抓好杰欧冷链、巨顺、兴田等在建项目,确保巨顺和兴田项目一季度实现投产,力争杰欧项目二季度完成竣工验收。全力推进大铭家用纺织品、铂闰达生物混合油脂、宸祺宠物智能用品等项目。推动通能板材二期项目尽快开工。全年力争新开工设备类项目3个、土建类项目2个,新竣工项目不少于3个。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继续实行干部挂钩企业机制,全面掌握企业诉求。完善代办帮办机制,深度加强企业服务。充分整合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力量,组建“党员代办服务队”,将“店小二”式服务延伸至全镇每一个角落,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满意度。积极推进个体工商户“自主办照”延伸服务,通过证照登记自助服务一体机实现市场主体“指尖办照”,实现个体户30分钟办结。

二、坚持科创引领,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主要看后劲,关键靠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以创新驱动发展,重点支持振通门业、通能新材料、阿特密特科技等企业,积极通过智改数转,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传统行业转型,重点支持高强包装、汉烨新材料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改变粗放现状,加快技术更新步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支持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凯捷新能源、合众环保等企业发展,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服务业发展新业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改造传统服务业,整合孙庄、扶海田园等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以农业休闲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以结构调整和业态提升为重点,以镇农贸市场为中心,推动商贸餐饮、销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开展精准服务业项目招商,围绕信息服务、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行业发力用力,力争全年新增服务业规上企业3家、限上企业4家。

强化科技人才驱动。引导企业加快创新转型步伐,重点支持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运行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着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传统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培育智能制造典型,力争智改数转的技改项目完成5个、诊断项目认定6个、两化融合认定1个。完成全年人才招引任务,积极培养省双创人才。

三、坚持富民强村,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项目,逐步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格局,推动更多人才、资源、技术出城入乡。

抓实项目建设。投资1000万元用于孙庄村标准厂房项目;投资100万元用于濮桥村粮食仓库项目。新申报专项支持农业发展项目6个,分别为投入235万元的孙庄、小康和赵港村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设项目、投入75万元的赵港村农机库项目、投入160万的竹园村和赵港村县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推动孙庄村30亩日光大棚通过县级验收,确保得到补助资金。加快大袁庄村、小康村设施大棚建设进程,确保一季度完工。

致力共同富裕。做好市县两级示范村培育,严格把握时间节点、任务节点,坚持高标准打造、高质量推进。加强“三资”管理,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主动对接上级部门,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培育优质新型合作农场,增强村集体增收能力。实施薄弱村扶持项目,增加村集体增收渠道。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个。拓宽村营收渠道。力争村集体经营收入100万元以上2个,200万元以上1个。

打造宜居家园。以“三美一高”示范建设为抓手,持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品质。高标准组织实施好濮桥、大袁庄、竹园三个村的“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作,全面消除旱厕、全面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大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疏浚河道11.28公里,打造长度12.18公里的新建河生态河工程。围绕涉及4个村的5个公共空间治理单项课题,突出资产资源清理、非法住宅整治、基础设施管护重点,努力打造空间治理样板。

四、坚持建管并重,展现城镇发展新形象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科学精细治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新袁庄。

科学谋划集镇规划。坚持规划为先,为袁庄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蓝图、明确方向。厘清城镇开发的边界职责,做精做优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合理利用镇区资源,建设小绿化、小游园等项目,扮靓镇区风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推动袁石线、振兴路等提档升级。严格落实包干负责制度,持续提升乡村道路路域环境,确保“路长制”工作见到实效。

完善城镇配套功能。推进袁庄农贸市场、消防站投入使用。完成濮桥、戴南、铁果门、大袁庄、时桥村小农污管网及站点双60%建设任务,建成5个污水湿地,完成镇区2.2公里支管网建设和沿南镇区7.2公里管网建设任务。建筑质量和燃气安全常抓不懈,完成星美花园、共富新村2公里燃气管道及110户燃气接户安装任务。

提升精细管理水平。围绕“精管细管”着力做好占道经营、广告牌匾、交通秩序等整治工作。做好卫片执法相关工作,将严控耕地非粮化纳入全域耕地保护监管。高标准完成土地复垦地块入库验收工作,着力做好一户两宅摸排工作。加强违建巡查,进一步做好拆违控违工作,确保存量违建快消化、零新增。

五、坚持绿色低碳,聚集生态环境新优势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与环境协调、开发与保护并重,久久为功,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持久战。

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大气综合治理,重点围绕大气自动监测站周边2公里范围日常管控。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抓好重点攻坚项目,常态化开展建筑工地、码头扬尘治理,有效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加大秸秆禁烧宣传力度、执法强度,切实营造工作氛围,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强化重点行业管控力度,重点治理工业企业VOCs排放。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完善管控责任,落实管控措施,采取喷雾洒水降尘等应急措施,不断优化空气环境质量。

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每月三次的重点河流水质监测,及时了解水质状况。进一步提升镇区生活污水收集能力,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工程,力争11月底前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小型农村生活污水设施项目建设,新建濮桥、大袁庄、小康村农污站点,预计覆盖农户1200户。持续开展骨干河道沿线污染点源排查、整治、销号,确保主要污染物指标持续下降。

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危废固废处置专项整治,完成辖区危险废物隐患排查,督查企业制定整改计划,加强监管,严防偷倒,进一步强化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环境监管,防范化解危险废物环境风险,保障生态安全。全面摸清园区重点企业环境安全风险防控管理现状,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工作体系,对重点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检查全覆盖。

六、坚持人民至上,建设民生福祉新高地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更大投入、更实举措普惠民生,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加可感。

优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统筹水平,确保农保、医保覆盖率达99%以上。有效发挥慈善捐款和社会救济金帮扶作用,让困难群众切身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加快推进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教育和医疗需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推进袁庄卫生院、袁庄幼儿园建设进程。组织艺术展览进村活动,提高文化惠民活动服务覆盖面,完成公共文化云人群覆盖率、服务覆盖率。申报一家三星级书吧,改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做好烈士陵园新建及散葬烈士墓迁建工作。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提升村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普及村级网格便民驿站,将镇域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工作动态一体融合。严格从细落实“精网微格”工程,网格学堂常态化开展培训,提高网格员队伍水平。健全两网融合工作常态运行制度,制定权责清单,扩大网格便民驿站覆盖面与常态服务率。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协调机制,做到初信初访全部化解,确保阳光信访满意率100%,重点信访矛盾逐步减少。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广泛开展宣传普法,努力提升全镇居民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持续深化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以企业标准化创建、高质量运行为基础,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星级评定,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质量。以开展中小型冶金等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整治提升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工作成效,切实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实现重点领域企业各类风险隐患可防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