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20000 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
建设地点: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区二期;
建设单位:江苏九州星际新材料有限公司;
环评机构:江苏圣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江苏九州星际新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约 23.9 亿元,建设年产 20000 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该项目占地 450 亩,建筑总面积约 22 万平方米(生产用房、辅助用房及配套设施),项目新建 56 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线,购置双螺杆挤出机、熔体过滤器、纺丝箱体等设备,以聚乙烯粉末为原料,通过凝胶纺丝—热拉伸法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达产后能形成年产 20000 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生产能力。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气:该项目废气主要为前纺油雾(G1-1、G2-1)、萃取工序产生的四氯乙烯废气(G1-2、G2-2)、干燥工序产生的四氯乙烯废气(G1-3、G2-3)、干燥工序逸散的四氯乙烯废气(G1-4、G2-4)、一级牵伸工序产生的四氯乙烯废气(G1-5、G2-5)、一级牵伸工序逸散的四氯乙烯废气(G1-6、G2-6)、白油精制产生的白油油雾(G1-7、G2-7)、溶剂回收工序产生的四氯乙烯废气(G1-8、G2-8)、废丝处理萃取工序产生的四氯乙烯废气(G3-1)、废丝处理干燥工序产生的四氯乙烯废气(G3-2)、废丝处理干燥工序逸散的四氯乙烯废气(G3-3)、前纺喷丝板等配件进行真空清洗产生的白油油雾和非甲烷总烃、污水气浮设施产生的四氯乙烯废气、危废库废气(非甲烷总烃)、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氨、硫化氢、非甲烷总烃)、罐区四氯乙烯和白油呼吸废气。
纺丝过程产生油雾废气经管道引入静电油雾净化装置处理后高空排放。真空清洗废气经管道接入白油吸收塔处理后接入“碳纤维吸附+蒸汽脱附”系统处理后高空排放。干燥、牵伸工序产生四氯乙烯废气经设备自带白油吸收塔处理后接入废气总管,再经吸收塔低温白油吸收回收利用,接入“碳纤维吸附+蒸汽脱附”系统处理后高空排放。溶剂回收处理系统精馏分离四氯乙烯经过冷凝回收四氯乙烯,冷凝不凝尾气及白油精制产生少量白油尾气经白油吸收后接入“碳纤维吸附+蒸汽脱附”系统处理后高空排放。萃取、干燥逸散、牵伸逸散废气经密闭隔断间收集后合并接入“碳纤维吸附+蒸汽脱附”系统,处理后高空排放。后纺气浮池废气与密闭隔断间废气合并接入“碳纤维吸附+蒸汽脱附”系统,处理后高空排放。危废库、罐区、污水处理站废气经管道收集接入“碱喷淋+水喷淋”(仅污水站废气)后通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高空排放。
(2)废水:该项目废水主要为工艺废水、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生活污水、地面清洗用水、喷淋塔用水、真空清洗炉用水、初期雨水,经收集后送入厂内污水站进行处理后接管至苏环洋口港(南通)水务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处理。
(3)噪声:根据预测结果,与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项目建成后,全厂设备产生的噪声经治理后,各厂界噪声均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不会对周围区域的声环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不会改变周围环境噪声现状。
(4)固体废物:项目运行年产生固废有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废丝、废渣、废白油、废白土、废齿轮油、废液压油、废冷冻油、废油桶、气浮渣、水处理污泥、废活性炭纤维、废活性炭、实验室废液、一次性实验用品及包装。本项目产生的废白土放置于危废仓库 1,其余危废放置于危废仓库 2 中。正常运行年产生固废 4006.34t/a(其中:废活性炭纤维 18.9t/3a),一般固废 429t/a、危险固废 3310.34t/a(其中:废活性炭纤维 18.9t/3a)、生活垃圾 267t/a。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内,本项目新增 2 间危废间,占地 960m2,地面防腐防渗,设置导流沟、通讯设备、照明设施、视屏监控、废气收集措施。一般固废委托处置利用,危险固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环卫清运。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小。
受理公示反馈情况:无意见
公示时间:5个工作日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0513-80860023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