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完成亿元产业项目2个,其中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个,竣工项目8个,转化项目5个;完成签约项目3个、注册企业2个、外资到账65万美元。预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04亿元、应税销售48 亿;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19亿元,千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入额12亿元。截至10月份,实现一般预算收入2.34万元。
二、载体建设稳步推进。加工区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工程即将完成,液化开然气已经进场,加工区经三路,经六路南延、纬十一路新建工程正在设计之中。水库二期工程水泵机组联合试运行7月通过县发改委验收;东凌水库海域使用权合法化问题稳步推进,生态评估评审稿已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的评审;东湖(香江)项目香江项目方案初稿已出。
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已建和在建各类道路110公里,建成后,全镇道路硬质化率将超过82%。新建和改造桥梁19座。新建泵站7座、涵洞125座。改造公厕2座,新增东湖广场移动厕所1座。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主体已完工。管网配套工程已完成5.53公里,预计年底完成9.6公里。
四、三农工作稳步提升。完成江苏鸿轩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水果蔬菜智能温室大棚等5个农业项目。承办江苏省设施蔬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现场会,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是全县第一个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的乡镇。扶贫走访率达100%,年底预计实现全部脱贫。
五、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状况改善明显,如泰运河东安闸桥西国考断面水质全面消除劣Ⅴ类,截至10月底各类环境信访总量同比下降71.1%。“五位一体”先后投入70多万元强化垃圾基础设施建设,顺利通过县级垃圾基础设施全覆盖验收。南美白对虾规范养殖专项整治内陆地区整治完成,沿海地区共转型升级20004.94亩,占养殖总面积的95.38%。全县首家启动并全面完成生猪养殖清理关停任务,畜禽控减量从2018年年底的4.8万头控减到目前的1.5万头。全面完成河道疏浚清理工作,疏浚河道19条67.789公里,清理河道71条99.989公里,清理黑臭水体11条14.5公里,在此基础上增补河道工程,7村11条公共12.89公里,2.46万立方米;建设生态河3条;打造清洁示范河道18条。全面启动18个村居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每村打造一条以“七有”为标准的点成线的精品线路,其中,一门闸、丁家店村分别作为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开展整村推进。
五、惠民利民工作持续开展。海滨幼儿园、新星幼儿园和教师人才公寓装饰工程预计年底收尾,镇群众文体中心投入使用。投资约500万元的“雪亮工程”技防体系建设完工验收,二期镇村视频会议系统工程预计11月中旬全面完成。积极探索“党建+网格”的实践,在全县率先建设网格服务驿站,推进“警网融合”,为全县“党建+网格”和“警网融合”树立了典型引领。大豫镇敬老院二期扩建工程主体建设已竣工,预计春节前可以入住。
六、抓好党建引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探索流动党员“三会一课”网络化管理办法,打造流动党员管理指尖党建阵地。加强薄弱村党组织建设,推进机关党总支、村(居)等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得到市县领导肯定,《新华每日电讯》作专题报道。强化“一把手”的责任担当,严格落实好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风政风明显好转,机关作风建设持续加强。
2020年工作计划
一、突出项目引领,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攻坚项目建设不动摇。完善重大项目跟踪与服务协调服务机制。加速提升在谈项目的成熟度,确保项目早签约、早落地。对已落户企业,着力提升推进组织力度,及时破解、处置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难题,促进项目快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猛攻招商引资不动摇。强化产业招商,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信息电子等领域的招商力度,借助上海的“溢出效应”,着力招引一批产业链高端项目。提升载体能级不动摇。加大政府投入,对四个工业园区以及东湖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进行全面筛查,明确工程项目清单,尽快组织招标,提升项目承载能力,为项目落户做好前期准备。跟踪服务香江东湖整体开发项目。努力实现东湖(香江)一期项目开工建设。
二、全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乡发展品质。切实强化文明城市创建长效管理机制。统筹污染防治、城市管理等工作,加强对交通、集贸市场、港池码头、沿街店铺等重点区域的管控与整治力度,推进镇容镇貌改善。积极推进城乡开发建设。认真做好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土地管理,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增减,多渠道化解土地利用空间和用地指标的瓶颈制约。坚决依法打击各类违法建设、违法用地行为。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配套。高标准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农路农桥提档升级,切实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
三、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生态办的作用,统筹谋划全镇生态环境改善工作,确保工作高点切入、高频督导、高位推动。打好“三大战役”,即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工业废气治理、建筑施工扬尘整治等专项行动;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促进如泰运河国考断面水质提升;打好“净土保卫战”, 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实现危废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监管。实施“三项工程”,即实施“散乱污”行业企业深度整治工程;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督促企业完成纳管前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施人居环境示范创建工程,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工作。
四、突出办理高水平民生实事,致力提高民生幸福指数。加快推进教育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尽快投入使用。推进改厕及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强化惠民政策落实,完善公益性公墓配套建设和管理。巩固精准扶贫工作成果,开展“回头看”,防止返贫现象。着力提升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充分发挥网格长、兼职网格员在农村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矛盾纠纷调解方面的作用。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探索建立扫黑除恶长效机制,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