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县文广传媒中心班子坚持“新闻立台、经营强台、改革活台、人才兴台”的工作思路,围绕“新闻宣传全市争先、事业发展全省赶先、产业拓展全市率先、队伍建设全县创先”的总体目标,解放思想、奋力赶超,新闻宣传、事业建设、产业发展、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如东提升整体软实力、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对内造势,对外扬名,主流媒体作用不断凸显。
1.以新闻策划为抓手,主题宣传浓墨重彩。四家媒体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抓好主题宣传,今年以来重点策划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委会精神系列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性报道、两会报道、转型升级看企业系列报道、农时农事系列报道、跨越赶超镇区行、沿海开发四周年新闻行动等报道,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功能,为中心工作的推进营造了浓烈的舆论氛围。
2.以服务民生为切入点,民生报道更加凸显。继续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以平民的视角去关注百姓的生活、生存、生计。对养老保险、物价上涨等民生问题追踪报道,一批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开设《文明只差一点点》、《现场15秒》、《政风行风热线追踪》等专栏,加强舆论监督,彰显了媒体的公信力和人文关怀,媒体地位在百姓心中不断提升。
3.以节目改版为契机,节目档次明显提升。广播新增《你的故事我的歌》等3档直播节目,直播节目达到6档,每天播出时长245分钟。同时对节目加以包装,节目构架更具现代时尚,频率形象脱土脱俗。电视《大沈阳说如东》从每周一档增加到每周三档,增加了户外出镜的频率,节目形式更加活泼,画面更加丰富。《如东警视》增加了政法委、法院、检察院等方面的内容。报纸开设《关注》、《对话》等深度报道专栏,增加评论专栏,发表小言论、评论员文章、社论百余篇,深度报道100多篇。新媒体将原有的24个栏目调整为10个栏目,并对栏目内容适当调整,新媒体影响力和点击率不断提升。如东手机报实现试运行。
4.以节目质量为根本,外宣创优再创佳绩。今年以来,我们积极组织稿源,潜心挖掘题材,努力向上级台发稿发片,有效地扩大了如东的知名度。到10月底,向上级媒体发稿,150多篇,其中,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用稿超过20篇,在省级媒体用稿50多篇。央视二套《消费主张》栏目播出推介如东专题节目《长寿之乡的秘笈》、《雄壮跳马夫,白玉竹蛏汤》和时长40分钟的介绍如东海鲜的专题片《海鲜拾趣,乐享八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频率《乡土乡情》播出一小时节目专题介绍如东。同时,我县开渔节活动被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央视七套《聚集三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和《新闻和报纸摘要》等中央媒体报道,开渔节图片被中广网采用。此外,今年广播有两档节目获市一等奖,3档节目获省三等奖。电视有1档节目获省特别奖,1档节目获省三等奖,2档节目获市一等奖,8档节目获市二等奖。
(二)夯实基础,开拓市场,广电事业产业快速发展。
1.农村网络双向化工程加快实施。为了进一步整合农村网络资源,优化网络质量,不断拓展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功能,让全县人民共享广播电视发展成果。今年我们在实现县城和镇区网络双向的基础上,结合新数据业务发展规划,列出35个村作为首批数字化村改造计划。我们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到目前已有10个村建成并通过验收,有14个村基本完成,其余村正抓紧施工建设,确保年内完成35个村建设任务。
2.广播电视塔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县广播电视塔建设工程作为今年县政府一项重点社会事业工程,我们将该项工作列入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安排专人负责该工程相关手续的跟踪和办理。到目前,新塔设计方案已经确定,相关环评和新塔设计招标以及地质勘探已经结束,并完成灾害性评估和抗震试验,待获得省国土资源厅土地许可证批复后,将办理施工许可证。
3.台内制播数字化工程加快实施。一是加快数字前端平台扩容升级。为了适应节目高清化的需求,今年我们启动了前端平台扩容项目,目前正在安装调试之中。该项目完成后,我县数字电视节目传输将达到新增64套高清、128套标清的能力。二是启动演播室装修改造。为了适应节目改版,以及节目形态多样化的需求,今年我们启动了演播室改造项目,拟利用后附楼三楼的部分空间新建一个多功能演播室和一个新闻演播室,该项目完成后,我台演播室面积可达到300平米,新闻生产管理将更加集中、规范。目前该项目正在方案招标过程中。
4.服务管理标准化成效明显。坚持以打造“服务品牌”为抓手,把“以人为本、用户至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明确服务规范,细化服务流程,严格服务管理。新开通8086短信派单平台,对所有报修电话实行短信派单管理,做到当日18点之前的故障报修当日维修结束。完成曹埠广电营业厅改造,对全县广电营业厅收费价格指示牌进行统一更新,做到统一标识、统一布置、统一管理,广电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
5.产业经营渠道不断拓展。传统广告业务不断做强,今年以来,通过联办节目、举办活动等形式,广告结构不断优化,创收渠道不断拓宽。今年,我们还新成立影视制作部,进一步拓展广告新领域、新业务。到10月底,实现广告收入1900多万元。网络数据业务不断拓展,开通盐务局专线、自来水公司专线、国土局专业等近20条专线。与农商行、县国土局续签了60多条专线协议。同时,改变营销策略,制定营销方案,推出购高清机顶盒送宽带等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根据县城建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实施好县城集成弱电管道建设。预计全年经营收入将达到1.4亿元。
(三)加强学习,转变作风,队伍建设成效更加显著。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面对激烈的发展态势,中心领导班子始终把增强能力、集聚合力作为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着力打造一个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讲团结、善管理的领导班子。每个班子成员都按照上级下发的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参加如东干部在线学习和“5+X”、“六五”普法培训,在全系统上下形成了学理论、强素质、树形象、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坚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龙头,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形成按规程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在选人用人等重大决策问题上,中心坚持用人为贤,唯才是举的原则,召开专题会议集体研究讨论,广泛征求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普通员工的意见、建议。同时,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员工业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年组织各类业务培训和学习活动20多场次,参培人员400多人次。通过文化引领,员工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明显增强,今年成功举办第三届广电文化艺术节,并组织开展多场读书、篮球、乒乓球等活动。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制定下发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一系列文件精神,深入推进“走转改”活动,切实改进新闻报道,深入开展“满意服务进万家”活动,提升用户满意度。通过报纸和电视公示广电系统的社会服务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借助“896政风行风热线”中心领导走进直播间,通过电波与听众面对面交流,为群众答疑解惑。同时,中心效能监察室,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监察,坚持每天巡查、每周抽查、每月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在全局通报,督查结果与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直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