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9-02-24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各种挑战,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09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88.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669元,比上年增长15%,增加5315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2.9:53.6:33.5,二、三产业占比继续提升,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0.09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12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六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一、 农  业

农村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4.09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其中农业产值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牧业产值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渔业产值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中,粮食86.2万吨,棉花2.1万吨,油料总产5.0万吨,生猪出栏75.2万头,羊出栏16.8万只,家禽出栏2542万羽,蚕茧产量5395吨,水产品总量26万吨。

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项目农业层次进一步提升。全年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农业科技项目47项,其中市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40项,国家级项目4项;获市、厅级三等奖以上科技成果项目5项次;新增认证“三品”8个,其中无公害产品1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3个;新增农业地方标准2个,其中省标1个,市标1个;新增标准化示范区16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区14个,示范面积达16万亩;全县新建高效规模农业园区44个,其中种植园区17个,养殖园区27个;全年亩产出3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达48.41万亩;围绕道路绿化、河道绿化、成片经济林和四旁绿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县新造成片林合格面积8.5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为了改善农业灌溉用水和群众生活用水水源水质,全县共疏浚整治河道810条(段),1620公里,土方1670万方;全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2个,产业化经营项目1个,滩涂开发项目1个;修建电灌站14座,新建机耕桥12座,方涵1座,路下涵57座,节制闸9座,开挖疏浚沟渠32公里,新建防渗渠道15.4公里,埋设UPVC管道9.45公里,暗渠1.4公里,配置移动式喷灌3套,架设输变电线路3公里,安装变压器4台,新筑机耕路54.16公里,新建仓库240平方米,新建晒场1000平方米,造林1200亩。顺利完成掘苴新闸下迁,5月22日开闸放水;东安新闸围堤合拢,工程全长10.53公里,匡围面积3.02万亩,总投资2亿元,东安新闸工程获得可研报告批复,总投资7432万元。2008年度滩涂开发垦区配套项目苴镇沿海滩涂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初见成效。

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74.6万千瓦。拥有拖拉机9304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92台,小型拖拉机9012台;机动插秧机2065台;联合收割机1304台;全县水稻种植机械化87.2%。

二、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30.8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实现利税42.28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其中利润27.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248.27%,同比提高35.7个百分点。年末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214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总数123家。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服装9378万件,比上年增长6.9 %;食用植物油7.09万吨,比上年下降9 %;配混合饲料29.14万吨,比上年增长13.48%;纱8.63万吨,比上年增长12.02%;丝1668吨,比上年下降0.6%;化学农药原药17612吨,比上年增长110.5%;合成氨3.4万吨,比上年下降9.93%。

社会用电量增长放缓。2008年全县全社会用电22.6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其中工业用电17.5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3%。全县电力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2.08亿元,重点实施了110kV西郊变扩建工程、110kV化工园区输变电工程、110kV治港变增容工程、35kV河口变增容工程、35kV石甸变增容工程等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4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完成施工产值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3%;从业人数6.5万人;全县建筑系统申报专利10项,获得省级工法1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省科技成果奖2项。全县共有建筑业资质企业101家,其中特级2家、一级3家、二级23家、三级54家,劳务企业19家,建筑产值超亿元11家,超25亿元2家;五建、顺通列省建筑业30强企业。年内获“鲁班奖”工程1项,获省科技应用示范工程4项,省级以上奖项8项,市优工程奖15项,省级文明工地8项,市级文明工地16项,县级文明工地28项。

三、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势头依然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7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在投资完成额中,全部工业投入145.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规模工业投入126.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全年共实施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项目500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338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68个。千万元以上竣工工业项目205个,竣工率达60.65%。服务业投入增势强劲,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9.34亿元,比上年增长38%,当年竣工房屋面积13.8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2.08万平方米。

四、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运输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全年累计工程建设投入资金超9亿元,13个续建工程全面达成序时目标,正大桥、卫海桥、兵豫公路、饮泉支线、曹五公路、沿海高速东陈连接线、靖双线、河袁线、关栟线、洋口大道等十个项目全面完工。洋口闸至南渔路、环东路等施工任务如期完成。S334线如东西段扩建工程已完成66%水稳碎石摊铺,50%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8%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摊铺,全线桥梁基本完工,完成投资近5亿元;沿海高速白蒲连接线已完成12%灰土基层;长掘线工程已有8.7公里路段12%石灰土底基层已完成,准备二灰碎石摊铺。S225改造、苴东线项目施工准备就绪,征拆工作有序开展,7个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农村公路建成376公里,县乡道(含镇级)危桥改造已完成45座。农村公路管护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规化,“双达标”整治全部通过县初验收。农村客运网络不断优化。今年开通了掘港至洋口港的“港城专线”,完成了双甸、洋口两个农村客运站的选址及土地征用前期工作和22个农村候车亭的选址设计,兵房客运站改造已进场施工。运输服务能力再度提升。全年公路完成客运量392.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7.2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511.83万吨,货运周转量5.6亿吨公里。客运班车和旅游客车的中高级车比例达71%,长途和公共班车全部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新增厢式、重型等专用货车327辆,全县专用货车比例上升到41.93%,比上年增长了8.1%。春运、清明、“五一”、端午、“十一”共安全运送旅客73.24万人次,圆满完成节日旅客运输任务。

邮政事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4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9 %,年末邮政储蓄余额净增9.75亿元,总余额达47.6亿元。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267788户;小灵通用户总数达348956户;净增宽带用户14407户,用户总数达46028户。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51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3%,餐饮业零售额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市场建设投入加大。全县消费品市场23个。个体私营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年末拥有在册个体工商户32763户,从业人员3.35万人;在册私营企业16487家,从业人员19.48万人。全年私营个体经济实现税金5.79亿元。

市场物价高位运行。以上年为基期,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5.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4.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12.8。

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3

其中:食品                                  111.9

烟酒及用品                            103.2

衣着                                  102.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0.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9.8

交通和通讯                            101.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8

居住                                  104.5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12.8

其中:机械化农具                            102.1

化学肥料                              117.6

农药及农药械                          102.5

六、 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县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8.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自营出口7.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1%,进口总额1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1.2%。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4个,注册外资9.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2%,外资到帐2.38亿美元;全年完成外经营业额3867万美元,期末在外人数3597人,比上年增长54.6%。

七、 财政、金融和保险事业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0.09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12亿元,比上年增长34.3%;财政总支出30.73亿元,比上年增长50.2%。

金融业务稳步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1.45亿元,比年初增加49.73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87.06亿元,比年初增加4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居民人均储蓄17650元;各项贷款余额114.79亿元,比年初增加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金融系统全年现金收入616.3亿元,现金支出605.43亿元,收支轧差净回笼10.87亿元。

保险业务不断拓展。县人民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293万元,支付赔款3965万元,赔付率达74.91%。县人寿保险公司全年寿险保费收入4.6亿元,赔付支出1.29亿元。

八、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8亿元,比上年增长51%。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11家,民营科技企业30家,累计160家;培植和认定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和国家重点新产品13个, 新认定省农业科技型企业2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申报市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1项,获准立项45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级11项,市级23项。争取上级科技拨款1700多万元。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9项。申请专利突破1000件,授权专利173件。组织产学研合作洽谈会8次,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5项。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64所,其中,小学64所,初中3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高中7所,职高2所,建制幼儿园38所,社区教育中心(成人学校)1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新增四星级高中1所、三星级高中1所、省优质幼儿园22所,全县所有小学、初中均达到省合格学校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有省实验小学13所,省示范初中11所。7所普通高中,有四星级高中3所,三星级高中3所。2所职业高中均为国家重点职业高中和省合格职教中心。投资2亿元建设的江苏电大如东学院将成为苏中一流省电大二级学院。教育质量持续保持全省领先,2008年我县高考成绩继续大面积丰收。全县6012人参考,生均总分314.7,高出全市14.6分,高出全省46.9分;本一上线率27.9%,高出全市8.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17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51.98%,高出全市10.52个百分点,高出全省25.94个百分点。本一上线率、本二上线率,以及语文、数学、英语生均总分及各学科均分均居全省第一。全县各类教育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4%,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和毕业率连续11年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100%、99.7%、98.7%,高中入学率达98%以上。职成教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有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3个,南通市示范专业8个,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就业率达98%以上。积极推进“新农民培育”工程,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200多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00多人,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53.2%。全县教育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理化生和科学实验室26个,新增音乐室和美术室51个,高中采购理化生仪器52万元,各镇学校共采购仪器203万元,购买图书管理软件及相应设备近80万元。全年新建、改造校园网53个,新建计算机网络教室55个,新增学生电脑2630台,生机比达19:1,全县所有中小学均有校园网,均通过光纤接入城域网,校校有校园网络和教学辅助系统、教学管理系统。校外教育取得较大成绩。投资5500万元的南通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一期工程基本建成。2008年共接待1.18万名高一新生参加军训,其中含苏州工业园区、南通市区3000多名学生。有1.95万名中小学生在基地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县青少年宫举办科技、艺术类等培训班512个,1.2万名学生参加了培训。

九、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成绩喜人。2008年,我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中国文化促进会授予“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全县有13个文化站达标。新建了104个村(居)农家书屋,已通过了省新闻出版局验收。全年开展大中型各类文化活动200多场次,县城较大规模的文化活动50多场次。全年送电影下乡放映3672场所次。评选出1993年至2006年文学艺术奖获奖项目137项,其中特别荣誉奖9件,荣誉奖12件,一等奖14件,二等奖23件,三等奖79件。创作了《太平洋的风》和《东方之港》两首宣传洋口港大开发建设的歌曲。歌曲《海水泡大的汉子》获南通市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杂技剧《海上生明月》获南通市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类一等奖。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6.8万人次,借阅图书10.3万册。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参合人数83.22万人,参合率99.3%,创历史最好水平。基本完成改厕任务10000座。全年对11个镇的25个村组织开展了血防查螺工作,累计用工5239个,调查面积231.45万平方米,查螺任务完成率100%,开展血防查病2481人,均未发现阳性病例。全力以赴处置手足口病疫情,努力控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推进。孕产妇管理率100%;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98.63%;孕产妇死亡0,围产儿死亡率5.52‰,婴儿死亡率5.10‰,妇女病查治受检率80.17%。计划免疫成果显著。全县新生儿和4岁以下儿童建卡率100%,“五苗”覆盖率100%。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监测。全县累计开展各类食品监测计22类1058件,合格901件,合格率为85.16%;对66家集中式供水单位的513份水样进行监测,共检测项次9002份,合格率为94.74%;对47家企业449个有毒有害作业点进行了监测,合格率94.65%;对全县101家公共浴室进行了卫生监测,共检测各类样品732件,合格率95.76%。积极有为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着重处置婴幼儿问题奶粉事件,用3天时间对全县三周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拉网式全面排查,共筛查婴幼儿12886例,其中发现有症状、体征及B超诊断阳性患儿1164例,住院13例。

体育事业成绩辉煌。新建街道体育中心3个,社区健身点12个;新批准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85人,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超过了每万人中有16人的省定标准。如东县代表团参加市九运会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中小学部团体总分获第一名,农民部团体总分获第四名。成功举办江苏省少儿艺术体操、门球和钓鱼比赛;全县成立镇级体育健身俱乐部160个,县级30个,市级3个。2008年我县被命名为江苏省体育强县。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对外宣传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广播在市台用稿500多篇,省台用稿50多篇,中央台用稿30多篇,1档15分钟的节目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几种语言对外播出,特别是12月28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洋口港》节目长达一个小时。电视在南通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用片150多条,有15档专题节目在美国斯科拉卫视播出,40多篇(档)新闻或专题在江苏电视台或东方卫视播出,2条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中天科技应对挑战在央视国际频道和英语频道《中国新闻》中播出。成功举办《同一首歌》大型文艺晚会。11月14日,《同一首歌》在中央台播出,宣传效果极大,影响范围空前。农村广播电视事业有效推进。全县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3万户,顺利通过省局验收,率先在苏中苏北地区完成有线电视“户户通”建设。同时着力抓好“调频广播全覆盖”工程,继续发展调频广播用户,年内全县新安装调频音箱2.3万只。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开通了90多个村增强型宽带上网功能。发展了县人武部16条专线和2条监控专线,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8条社区业务专线、洋口戴园建材互联网专线、洋口港开发区财政专线、信诚人寿保险市县专线业务。开通财政非税收入网60个网点。对全县112家医保联网单位进行带宽扩容。

十、洋口港开发和开发区建设

港口通航一举成功。2008年10月28日,洋口港成功举行了开港庆典,实现了初步通航。港口项目审批一路破关。南通港洋口港区总体规划获得了交通部和省政府的联合批复。省政府办公厅以苏政办函[2008]104号文下发了《关于支持洋口港加快发展有关问题的函》,对洋口港税收返回等相关政策作出了指导性意见。南航道获得了江苏海事局的批准,正式对外公告。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获得了省环保厅的批复文件,为洋口港临港产业项目的落户提供了前提条件。海洋铁路获得工可审批, 10月28日举行了开工典礼。港区基础工程强势推进。太阳岛一、二期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LNG接收站罐区基础打桩工程基本结束;黄海大桥、接岛引堤超序时建设,实现了简易通车;1万吨级重件码头主体工程完工,为港口通航提供了保障。港口配套工程进展顺利。洋口大道竣工通车;洋口运河稳步推进;海启高速工程预可研已经完成,正上报省发改委进行核准;平潮至洋口港高速公路(锡通高速延长线)项目已列入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路线方案正在进行修改完善;临港工业园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了初步方案设计,太阳岛输变电工程已委托南通电力设计院进行设计,220千伏长沙输变电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新能源工程成效突出。风电一、二期已有150台风机并网发电;风电三期东凌7万千瓦项目9月8日开工建设;秸秆发电工程已投入运营。招商引资一鼓作气。完成新批注册外资7644万美元,外资到账1906万美元,市外境内资金4300万元。总投资300亿元的华能国际电力公司电力能源基地项目已经签约。洋口港开发区在第二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评选中,荣获“最具产业特色奖”。

经济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2008年,新批协议注册外资4.01亿美元,注册外资到帐6002万美元,引进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项目14个,引进市外民资4.05亿元,全部工业投入28.76亿元,全部工业现价产值120.8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97.5亿元,定报企业销售收入96亿元,利税6.46亿元,新增定报企业18家。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3.52亿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33亿元。组织实施黄河路、昆仑山路等7条道路的实施,建成6公里的供热管网、污水泵站,全面接通新区一、二期污水主干线。积极推进三期安置房建设,完成了56套联体、70套复合楼计2.2万平米,另48套联体及50多层计2万平米正在建设中。

沿海经济开发区、东安科技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投资环境日趋改善。

十一、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县城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县城房地产项目在建面积约65万平方米,建成面积约6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超8亿元。村镇建设突飞猛进。村镇建设总投入1.2亿元,房地产开发建设3.5万平方米,铺设水泥道路3.6万平方米,铺设下水道7公里,新装路灯250盏,种植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拆迁市场秩序和推进局面全面打开。我县全年共完成拆迁实施工程12个,其中房地产开发和土地储备项目6个,市政工程建设项目6个,总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市政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全线铺开。2008年共组织实施市政工程项目共22项(续建9项,新建工程13项),概算总投资1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超7亿元。22项市政工程项目中,外环东路、珠江路西延、泰山路北延、污水管网收集系统(A、B、C标段)、掘兵路改造、水上公园、人民路南延等7个项目竣工;南环路、通海桥、人民桥3个项目实现简易通车;如泰河、掘苴河污水收集系统、东二环、西环路等7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当中;钟山路、渭河路、长江路、嘉陵江路、珠江路西延工程(草港河—西环路)富春江路东延等5个项目已完成勘察、设计、征地、拆迁调查摸底等工作。南环路的简易通车,泰山路北延的全面竣工,标志着中心城区70平方公里的外环框架初具雏形,如东城市首次实现外环内网目标。特别是泰山路北延、人民路南延使中心城区城市中轴线南北贯通,缩短了县城与洋口港的通行距离,港城一体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环境保护取得成效。2008年对94家重点废水、烟尘、恶臭污染企业实施限期治理,超过前6年的总和,对37家超标排放、超量排放、恶意排污的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和限期整改,关闭取缔14家严重污染企业,开展冬瓜酱、浸胶手套、电镀、印染、精制棉等行业性污染集中整治。全年共削减工业COD587吨、SO2512吨,分别完成县交年度任务的144%和128%,削减量连续三年全市第一。严格污染源头控制,先后劝退和否决13个重污染难治理项目。筛选确定100家重点污染企业。根据《如东生态县建设规划》和《如东县创建国家生态县2007~2009年三年行动计划》,确定除掘港镇以外的14个镇同时启动全国环境优美镇创建工作,掘港镇杨岸村等30个村为省级生态村创建单位,双甸镇高前村等73个村为省、市、县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单位。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部门人口统计资料,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056734人,比上年末减少6238人,其中出生人口5268人,死亡人口8414人,人口出生率 4.97‰,人口死亡率7.94‰,人口自然增长率-2.97‰。

年末全县城镇集体以上职工人数6.38万人,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27209元,比上年增长21.58%,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402元,比上年增长21.3%。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9元,比上年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7210元,比上年增长13.0%。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提供就业岗位17241个,新增就业人数13729人,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89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4%以内,全年再就业培训7324人,培训人员再就业率达94.2%。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增参保职工19237人,累计参保人数达98000人;失业保险新增14904人,累计参保职工共73550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新增12072人,累计参保人员141500人;工伤保险新增38054人,累计参保职工达98120人,生育保险新增6913人,累计参保职工达53810人。

注:本公报数据取自年度快报资料。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