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5-08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200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困难,以“全力保增长,全面达小康”为工作主线,全县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77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5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9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198元,比上年增长14.0%,增加2941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3.7:52.8:33.5。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0.14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33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七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一、 农  业

农村经济继续稳步增长。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0.77亿元,比上年增长4.4%。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85.27亿元,比上年增长7.2 %,其中农业产值29.77亿元,比上年增长7.9%;牧业产值25.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渔业产值2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中,粮食88.08万吨,棉花1.71万吨,油料总产5.84万吨,生猪出栏81万头,羊出栏25.3万只,家禽出栏2516万羽,蚕茧产量3258吨,水产品总量24.84万吨。

农业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全年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项目63项,其中部级3项,省级50项,市级10项。获市级三等奖以上农业科技成果8项。新增认证“三品”1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4个。新增标准化示范园区14个。全县新增高效农业设施园区19个,新增畜禽规模养殖园区20个。全年共开发农业项目6个;滩涂开发项目1个;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3个。新筑机耕路59.7公里,新建机耕桥12座,新建防渗渠16公里,新建修建电灌站13座,新架设输变电线路3公里等。实施科技推广,共推广新品种11个,推广新技术11项,培训农民4370人次。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水利建设力度加大。掘苴新闸工程已于2009年5月通过试运行验收并投入使用;东安新闸工程已完成围堤10.53km,引河6.7km,闸主体工程正按序时加快推进;洋口运河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近1亿元;掘苴垦区复垦工程新建主海堤约12.3公里,匡围面积约3.3万亩。全县上下围绕“水清、坡洁、水系畅”的整治目标,清理水花生10万余吨,清理河坡垃圾7.8万吨,整治水面20万亩,累计整治等级河道1610条,长度 3980公里,农村河道疏浚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同时全面落实河道长效管理,全县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累计新建防渗渠道78.5公里,渠系配套建筑物1397座,疏浚土方7万方,完成投资1808万元。

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总动力达75.12万千瓦。拥有插秧机2419台,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88.6%,其中机插秧率达77.1%。完成泵站新建重建120座,改造197座,新增灌溉面积4.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7万亩。新增高效植保机械396台,畜禽粪便处理机10台套,田园管理机58台,投饵机147台,曝气式增氧机127台套,新建保鲜库17座。推广秸秆还田机具477台,其中与小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445台,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32台,秸秆还田机具总保有量达1109台,秸秆还田面积可达13万亩。全年组织跨区作业机台2500台次,实现跨区作业收入超亿元。

二、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向好。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1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实现利税5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利润3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251.7%,同比提高20.2个百分点。年末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26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总数142家。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服装10059万件,比上年增长3.12%;食用植物油7.02万吨,比上年下降0.92%;配混合饲料23.47万吨,比上年下降19.2%;纱10.69万吨,比上年增长23.1%;丝1490吨,比上年下降13.1%;化学农药原药35630吨,比上年增长102.3%;合成氨4.04万吨,比上年增长18.9%。

社会用电量增长逐步回升。2009年全县全社会用电23.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2%,其中工业用电18.1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全县电力工程累计完成投资额2.86亿元,完成了35kV袁庄变升压工程、110kV化工园区变电扩建工程,为我县经济的发展和洋口港开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建筑业蓬勃发展。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5.6%;累计完成施工产值171.19亿元,同比增长23.0%;累计施工面积233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0%。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全年共有6项工法获国家级工法,共取得17项专利,全国科技示范工程1项,创获省级科技示范工程6项,创国家级QC成果3项,省级QC成果8项。全县累计共获得鲁班奖8项,2009年创“扬子杯”等省级以上奖项12项,创“紫琅杯”等市优工程奖30项,创省级文明工地35项。全年共有20家企业申报增项资质或资质升级,至此,我县共有特级企业2家,一级企业4家,二级企业26家,以及其它企业共113家。

三、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势头良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9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在投资完成额中,全部工业投入16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规模工业投入14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年共实施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项目887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325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66个。千万元以上竣工工业项目209个,竣工率达64.3%。服务业投入增势强劲,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当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3%;商品房销售额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89.5%。

四、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运输服务能力有效提升。2009年,全县交通设施建设17个项目,总里程328公里,总投资约22.64亿元。以S334线为代表的10个续建工程进展顺利,建设总里程112.94公里。新建工程有序推进。S225新线,全长31公里,完成投资4.45亿元;苴东线(掘港岔河段),全长25公里,完成投资1.5亿元,已基本完成路基、中小桥梁及大桥下部结构;S225至沿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连接公路全长10.2公里,已完成路基部分,完成投资0.5亿元。完成通村公路建设170公里,全年投资0.68亿元;完成农村危桥改造104座,总投资0.63亿元。运输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全年完成公路旅客运输408.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2787万人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和3%;完成货运量527.18万吨,货物周转量57350.68万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和2.5%;完成水路货运量90.18万吨,货物周转量16530.51万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5%和1.7%。2009年春运共投入运力165辆,共计运送旅客48.28万人次;高考等重点运输投入车辆701辆次,运输考生等2.4万人次;安全优质完成了其他节日运输任务,共投入车辆3614辆次,运输旅客39万人次。

邮政事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年末邮政储蓄余额净增4.37亿元,总余额达51.97亿元。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99亿元,比上年增长8.77%。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261947户,小灵通用户总数达42905户。净增宽带用户13501户,用户总数达59895户。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7.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市场建设投入加大。全县消费品市场20个。个体私营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年末拥有在册个体工商户36573户,从业人员3.98万人;在册私营企业17418家,从业人员15.92万人。全年私营个体经济实现税金9.21亿元, 比上年增长5.1%。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以上年为基期,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8.9,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99.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2.3。

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8.9

其中:食品                                   98.4

烟酒及用品                            100.8

衣着                                   99.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9.0

交通和通讯                             97.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9

居住                                   99.5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102.3

其中:机械化农具                            101.8

化学肥料                              105.5

农药及农药械                          103.0

六、 对外经济

积极应对外需不足的严峻局面,对外贸易降幅不断收窄。全县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7.4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2%,其中自营出口6.1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4%;进口总额1.27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7%。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2个,注册外资6.82亿美元,外资到帐2.35亿美元;全年完成外经营业额5469万美元,期末在外人数4443人,比上年增长23.5%。

七、 财政、金融和保险事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0.14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33亿元,比上年增长26.6%;财政总支出40.04亿元,比上年增长30.3%。

金融业务稳步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2.30亿元,比年初增加60.08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15.78亿元,比年初增加2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居民人均储蓄     21903元,比上年增长15.6%;各项贷款余额144.83亿元,比年初增加30.04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工业贷款54.51亿元,比年初增加14.83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存贷款比46.38%;

保险业务不断拓展。县人民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798万元,支付赔款4207万元,赔付率达72.56%。县人寿保险公司全年寿险保费收入5.1亿元,赔付支出1.3亿元。

八、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产出继续提升。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5.98亿元,同比增长22.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82%。申报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16多项,获各级立项52项。申请专利1712件,授权831件,同比分别增长65.7%和366.9%。新增科技孵化器4家,新增孵化面积12.05万平方米。新认定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新增省、市级公共服务平台3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家,认定6家。申报省高新技术产品19个,认定16个。认定省重点新产品17个,新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1家、市级农业科技型企业7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9年,全县共有建制幼儿园38所,小学63所,初中3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中7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社区教育中心14所,全县共有在职教职工7935人,在校学生99000人。学前幼儿入园率达到94.83%,小学毕业生巩固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巩固率为99.7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8.01%。建成四星级高中1所、三星级高中2所,有26所幼儿园创建了省优质幼儿园。13项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食宿工程均已开工建设,建设面积11400平方米,总投资达1140万元。今年面向社会培训各类初、中、高级技能人员500多人,培训退役士兵260多人,为企业进行职工岗位培训近2000人。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多人,组织返乡农民工培训500多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万多人次。高考成绩再创辉煌,全县6344人参加高考,生均总分327.72分,本一上线率27.18%,本科上线率53.22%。

九、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全县有12个镇文化站达标,新店镇今年开工新建新文化站;全县262个行政村和居委会全部建成了达标的农家书屋,并通过省新闻出版局验收。县图书馆已顺利通过了国家一级馆的验收。全年举办各类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艺术活动近300场,其中《点睛洋口·激情如东》中天科技之夜大型文艺晚会,全县庆祝建国60周年暨“歌颂祖国,唱响如东”大型主题歌会演出非常成功杂技剧《海上生明月》、歌曲《太平洋的风》和歌曲《东方之港》三件作品全部获南通市 “五个一工程奖”;魔术《变鸽子》《变伞》在江苏省第五届魔术比赛中分获舞台类银奖第一、二名。剧目室刊出《扶海洲》四期,刊出作品76件,其中大戏1部、小戏小品31个,曲艺13个,在国家级发表(获奖、入选)作品11件。杂技团赴尼泊尔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文化节文化交流活动。全面完成了送文化下乡共演出75场;农村电影放映共放映3733场。组建了近50个民间文艺团队。

卫生事业统筹推进。2009年全县参合人数83.53万人,参合率99.6%。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1370例,总发病率为128.06/10万。全县累计建成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206个,建成率87.7%。全力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过报纸、电台、健教和宣传画等形式,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注射N1H1流感疫苗54388人份。完成1万座农村居民无害化卫生户厕的改造。完成20个省级水质监测点枯水期出厂水、管网末梢水40份水样,检测项次881份,合格798份,合格率为90.58%。对全县66家农村水厂进行了定期抽样监测。

体育事业成绩辉煌。2009江苏省县级田径比赛荣获团体总分第8名;南通市少儿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1名,实现了“七连冠”;全年共获得省、市比赛金牌33块、银牌28块、铜牌16块,居南通市之首。全年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4人、向省体校输送11人、向南通市少体校输送47人,全年通过一级裁判员考试2人,二级裁判员100人,三级裁判员66人。培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培训8人,获批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6人,审批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6人。成功举办县第十届运动会。承办了2009年江苏省少儿门球比赛、2009年江苏省钓鱼高手比赛省级两项赛事。承办了“洋口港杯”2009年全国风筝锦标赛暨中国风筝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浅水湾水上公园组织2000多人参加了“8月8日”全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暨“8月12日”南通体育日活动。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对外宣传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广播推出《民生全接触》专栏,电视开辟《民生民情》专栏,报纸开辟百姓聊吧、民生速递等栏目,实现了民生报道的常态化。广播电视在市台用稿420篇,省台用稿106篇,中央台用稿53篇,其中央视《新闻联播》3条、《中国新闻》3条,另有16档介绍如东经济、社会、人文的专题节目在美国斯科拉卫视播出,在香港有线电视台用片1条。电视纪录片《古长江入海口探秘》获中国纪录片银奖,电视新闻《我国东部又一出海大通道——洋口港正式通航》获南通市政府新闻奖一等奖,另有1个节目获省优秀广播节目三等奖,4档节目获南通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12档节目获南通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二等奖。全县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万多户。全县已建成广播电视规范化村45个,其中40个村通过验收。全年共开通互联网专线250多条。

十、洋口港开发和开发区建设

洋口港开发进程加快。2009年是洋口港实现初步通航后的第一年,全年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4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9200万元,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7100万元。如东风电一、二期项目上网电量达5.63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洋口港开发区(长沙镇)共完成新批注册外资2.05亿美元;外资到账完成4622.8万美元;市外民资完成7.8亿元,重点项目的落户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总投资8亿元的江苏明阳风电总装项目和总投资4亿元的海力风电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全年完成注册外资1.29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9个,增资项目4个,其中,超1000万美元项目2个,超5000万美元项目1个。到账外资3481万美元,引进内资项目52个,完成市外民资52303万元。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投入量18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投入15亿元,千万元以上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分别累计30个和28个。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7.08亿元,同比增长31.82%;销售收入85.47亿元,同比增长32.56%;全年完成利税4.38亿元,同比增长27.3%;规模工业用电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5%。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工程总投入量2.12亿元,安置房5.4万平方米。

沿海经济开发区有生产企业3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2009年全区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3.5亿元,同比上升127 %;销售收入60亿元,同比上升114 %;利税4.9亿元,同比上升40%。园区已获得中国农药协会 “中国农药工业产业基地” 称号,成为省内最大的农药生产基地之一,已获得省级“农药产业优先发展基地”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东安科技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投资环境日趋改善。

十一、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县城建设力度加大。县城控规、区域供水、污水处理等7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全县各镇总规、重点镇近期建设用地控规、中心村村庄建设规划覆盖率达三个100%。全国县级规划展示馆标杆力作——如东规划展示馆已建成开放。全年组织实施市政工程项目22个,概算总投资16.67亿元,全年完成工作量超7亿元。港城路网框架全面形成,南环路、东、西二环路的陆续建成,新行政中心周边“五路”工程的简易通车,老城区“两桥”、“两路”工程的竣工建设,新港城规划区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全面形成。主城区污水截留工程全线贯通,以市河、掘苴河、如泰河“三河”为依托的老城区污水截留工程相继竣工,14条新建道路雨污水管道与道路工程同步实施,全面完工。市河绿化景观带、掘兵路绿化景观带、南环路、泰山路两侧绿化带的建设完成,浅水湾水上公园、人民公园亮化开放。全县"一横两纵"双路供水网络已经形成,引江供水工程将逐步实现对全县镇区的全覆盖。全年共计实施拆迁工程项目18个,拆迁总建筑面积50.6万平方米。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施环保审批项目316个,通过市批项目39个,化工园区区域环评调整在全省首家通过省环保厅审批。对全县90家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实施限期治理,组织着力推进化工、印染、精制棉、冬瓜酱、电镀五个重点污染行业和马塘、掘港、丰利和洋口四个重点地区的水环境专项整治,关闭了28家污染企业,促进21家化工企业实施了搬迁工作。组织推进18项重点污染减排工程建设。2009年实现主要污染物COD减排1950吨。组织现场监察8751家次,其中重点污染源5018家次,一般污染源3733家次,下达行政处罚告知81份。组织26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有3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部门人口统计资料,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052981人,比上年末减少3753人,其中出生人口5705人,死亡人口9357人;人口出生率 5.41‰,人口死亡率8.87‰,人口自然增长率-3.46‰。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年末全县城镇集体以上从业人员6.42万人,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31505元,比上年增长15.8%;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1907元,比上年增长16.4%。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20元,比上年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8003元,比上年增长11.0%。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全年组织举办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洽谈会4场,提供就业岗位8370个,有251家企业进场招聘,现场达成就业意向4000余人。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专题举办劳动力引进专场招聘会,共引进县外劳动力2000余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全年共有600名农村劳动力、300名城镇失业人员参加了创业培训,500多名跨省外来劳动力经培训考核并发证,有10818人参加了技能鉴定,共有9659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技师284人,为社会、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年末职工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10.87万人;失业保险累计参保职工7.25万人;医疗保险累计参保人员14.48万人;工伤保险累计参保职工达10万人;生育保险累计参保职工达5.85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98.7%、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7%;失业保险参保率96.2%。新型农保缴费人数已达到17.2万人。全县3.73万名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区管理,社区管理率达100%,档案管理率达100%。

注:地区生产总值为第二次农业普查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接轨后的核算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结构比按现行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