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商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来源: 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3-07-30 09:16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主要成绩

1.招商引资:1-5月份,全县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338万美元。1-4月份确认外资实绩12015万美元,完成序时任务的76.29%,占年度指标的25.43%,总量位列全市第一方阵,《中国县域经济报》作专题报导。预计6月份外资到账8500万美元,实现双过半目标,上报数继续保持全市前列。1-5月份,全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1个,其中总投资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0个,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个。

2.对外贸易:1-5月我县进出口总额234.38亿元,同比增长1.9%,全市总量第二;其中出口76.89亿元,同比下降5.9%;进口157.49亿元,同比增长6.3%。预计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80亿元,同比持平,继续位于全市第一方阵。

3.外经合作:1-6月,全县完成对外直接投资项目5个,完成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884万美元,同比增长10.94%;完成对外直接投资额451万美元,位列全市第4;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143万美元,同比增长40.12%;新派对外劳务人员203人,同比增长350%;月末在外劳务人员889人,同比上升19.81%。

4.流通消费:1-5月份,全县实现社消零218.7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市排名第二;限上批发业、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幅分别达到15.7%和6.8%,限上住宿业、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幅分别达到12.8%和25.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及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分别达到26.1%和45.8%。预计上半年可实现社消零265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限上批发业、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幅分别可达15%、8%左右;限上住宿业、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幅可达10%、20%左右;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及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可达25%、40%左右。1-5月份,服务贸易执行额24550万美元;上报服务外包执行额8900万美元。

二、亮点工作

1、招商引资质态更“优”。一是项目质态有提升。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盯目标、钻产业、精活动、强专班”思路,扎实推进“全县招商引资质态年”活动,在高精尖项目、重特大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非资源依赖型项目等方面均有突破。截至目前,全县52个新签约注册项目中,涉及9条产业链项目共29个,占总数的55.8 %,投资总额约155.7亿元,其中投资主体为央企国企、行业龙头、跨国公司、世界500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的有15个,占比51.7%,投资总额71.1亿元,占比45.7%。二是招商氛围有提升。通过开展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百日竞赛”活动,招商引资工作例会、招商引资点调会,设立招商引资“英雄榜”“明星榜”等形式,活动推动领导督导榜样示范等手段融合,全力推进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持续保持招商引资高潮热潮。三是推进力度有提升。上半年,各镇(街道)持续发力,重点园区担当作为,重点项目专班推进,我县外资实绩始终位于全市前列,外资到账持续稳定。四是跟踪服务有提升。深入镇区开展调研,走访外资企业,通过强化服务推进外资到账,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外资到账精准指导,扩存量添增量,跟踪项目信息,推进项目签约注册,打好利用外资基础。景耀10GW高效电池片和组件生产项目、德景源锰系新材料项目、华特电子化学品生产基地项目、优邦半导体关键支撑材料项目、辰东尼龙树脂改性材料项目等优质产业项目相继落户。

2、对外贸易方式更“新”。一是研究政策,培育增长点。研究制定符合我县外贸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外贸新业态培育、境外参展、信保等补助力度,鼓励企业用好政策性工具。在稳住重大企业的同时,着力招引外贸总部企业,培育新兴外贸企业,为我县的外贸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二是特色贸促,抢占市场额。根据我县产业特色制定了2023年贸易促进计划,加大补贴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抢抓RCEP机遇,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对接会,组织了35家企业参加133届春季广交会,23家企业参加南通跨境电商选品会。加快境外营销网络建设,不断开拓市场,保订单保份额。三是走访调研,稳住基本盘。对重点镇区、重点外贸企业,宣传相关外贸政策,了解企业最新订单及运营难点,及时帮助纾困解难。同时要求镇区加强外贸企业招引,引导企业供货转自营,做好企业服务,促进外贸进出口做强做大。

3、流通消费领域更“活”。一是开展促销稳增长。今年以来,全县流通消费态势良好,“五彩如东 如意生活”消费促进活动已发放消费券500万元,同时,成功举办第四届广电汽车文化节、首届栟奥莱美食节、如东国潮民俗文化节,并对老字号产品、如东土特产进行直播带货,有效促进了消费增长。二是抓好培育提增量。继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工作,主动与牵头部门做好协调,及时化解难题,加大限上企业培育扶持力度,预计上半年培育限上企业70家左右。三是结合规划抓特色。根据前期的街区建设规划,又出台了特色街区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特色街区建设,重点打造了节制闸小吃特色街,目前已完成建设投入运行,上河印巷特色街区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预计6月底开街。四是创新业态育动能。协调推进瑞晶台商城和中央商场两大综合体建设,预计下半年这两大综合体将有望建成投入营运,彻底改变了如东县城商业资源不平衡、缺乏大型综合体的局面。

五是打造品牌出亮点。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全面建成,“如东电子商务”抖音号粉丝量突破9万人,如东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全县企业、合作社、个人提供电商创业指导服务,开展了双品双购节、618系列活动,520期间文峰大世界直播宣传活动,引导传统商贸企业转型线上市场。 2月份,省商务厅电商处领导莅临如东考察,对我县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予以肯定。

三、思路举措

下一步,县商务局将精准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发挥全县对外开放和商贸流通“牵头抓总”作用,通过“项目化”推进、“杠杆化”撬动,凝聚起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合力。

1.聚力招商量质双升。一是抓项目扩充。围绕优势产业链,瞄准重点区域“走出去”,“百日竞赛”期间,加高频次组织开展特色有效的活动招商,尽快抓取一批有体量有质量的内外资项目信息,签约项目要加速推进,尽快注册落户。二是抓外资到账。坚持每天一汇总、每周一督促,重点加快推进太平洋能源投资、中广核储能、锦楹新能源、鹭核新能源、爱森化工二期、威名新材料、毕普帕罗洛等项目建设,以此带动外资到账。三是抓活动质量。针对龙头企业、外资企业,新装备、生命健康产业,开展针对性强、客商层次高等专题招商活动。各板块载体参照县级招商活动标准,结合各自优势,重点发力,招商活动开展做到有谋划、有重点、有成效。四是抓难点突破。瞄准在手重点项目,把准难点堵点,比如,华润(星旗投资)的外资到账申报和商务部确认、太平洋能源中石油利润转投资的到账推进等,会同各镇区加强协调服务。

2.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一是在政策对接上继续下功夫,把政策宣传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切实把我县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指导资金和政策向骨干企业、品牌商品、基地、产业集群和实绩大、增幅高的出口企业倾斜。二是在外贸企业孵化上继续下功夫,做好分层次孵化工作,对于规模进出口企业,鼓励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对于一般的进出口企业以中小企业,指导开拓国际市场,并及时做好政策风险防范工作。三是在拓展新业态上继续下功夫,着力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做大线上销售,推动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建设,为全县稳外贸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依托各类载体平台,强化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省级出口基地建设,切实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在开拓市场上继续下功夫,抢抓RCEP机遇,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在中东地区、东南亚地区、一带一路国家中寻找“出口替代”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日本大阪展览会各类线上线下对接会,建设海外仓,不断开拓市场,保订单保份额。

3.拓宽外经合作渠道。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推动重点领域对外投资。支持我县有传统优势的光缆、纺织服装、建筑、化工等行业开展“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和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境外投资方面:以中天科技为龙头,重点推进中天科技摩洛哥、印度厂房扩建项目;重点推进南通香地生物在泰国的化学添加剂生产项目;推进信浮海苔在韩国的紫菜加工和销售项目。对外承包工程方面:将重点推进中天科技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光纤光缆工程项目,推进江苏顺通在以色列的房地产开发和建筑劳务合作项目以及南通顺宁在阿尔及利亚的8000套住房项目。

4.促进商贸流通发展。一是走访调研,强服务。与镇区对接,对存疑企业、成长型企业、规模较大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有针对性地进行“点对点”帮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二是抓好培育,提增量。由于上半年退库企业较多,对全县数据产生了较大影响,下半年将把培育限上企业作为重点,力争弥补退库带来的影响。三是把握重点,抓推进。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要对照国家项目建设要求和项目合同约定,继续抓好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农产品上行体系、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及电商培训体系建设和功能发挥,创造性开展工作,打造具有如东特色的电商进农村样板工程。四是跟踪服务,惠民生。着力抓好县域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文本编制修改工作,推动县城重点商业载体的竣工运行,配合做好上河印巷特色街区、中央商场的竣工运行,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鼓励各镇区街道、各企业、社会资本参与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鼓励农村便民商店改造,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