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是全县商务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攻坚期,是在新常态下保持商务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期,县商务局在总结“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上对“十三五”期间全县商务经济发展提出规划如下:
一、基础与现状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县商务工作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商务经济步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在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方式不断转变,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础一:利用外资结构优化。截止2015年末,共招引外资项目264个,总投资达58.74亿美元,注册资本累计达38.22亿美元;“十二五”期末,全县累计完成外资到账16.6亿美元,5年平均增幅10%。在引资总量迅速突破的同时,引资质量不断提升,至2015年底,全县一、二、三产占比为1:11.5:4.6 ,三产服务业项目共有60个,利用外资4.06亿美元,占比不断加大,结构不断优化,先后引进寰宇机器人、大唐恩智浦、膳立方营养食品科技、三一帕尔菲格、泰莱食品、凯爱瑞食品、龙源集团等一批高尖端、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项目成功落户如东。
基础二:对外贸易快速拉升。2015年,全县完成外贸进出口24.46亿美元,同比下降26.1%。其中:出口完成14.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增幅位于全市各县(市)区首位。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111.67亿美元,占目标任务的127%,是“十一五”进出口总量的3倍。其中:出口完成58.02亿美元。截止2015年底,全县累计培育进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40家,超亿美元企业2家;6家企业被省商务厅评定为2014-2016年省出口名牌企业,我县“江苏省海水产品出口基地”被评为全省优秀出口基地;出口市场除美国、日本、欧盟三大主体市场外,巴西、俄罗斯、南非等新兴市场也得到较快拓展。
基础三:外经合作全面发展。2015年,全县共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 6600万美元,同比增长5.3 %。外派各类劳务人员 1467人,实现外汇收入 3亿多人民币。“十二五”期间先后有10家企业完成境外投资项目21 个,实现中方协议投资额 1120万美元。全县新增对外承包工程企业 2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 3家、对外投资企业 10家,逐步形成以光缆、纺织服装、化工建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境外贸易加工基地。其中,中天科技集团在40 多个国家设立办事处,在印度建厂,在巴西、乌兹别克斯坦成立合资公司。“十二五”期末,全县累计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3 亿美元,完成对外投资 3400 万美元。
基础四:流通经济平稳运行。2015年,全县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43亿元,同比增长11.5%,居9县市区首位,5年平均增速达到14.22%。加大限上企业培育工作,2015年末限额以上企业315家,比“十一五”净增157家。扎实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如东县商业网点规划(2011-2030年)》通过评审并颁布实施。加快推进全县城市菜市场和乡镇农贸市场改造,2011-2015年共完成22家市场新建和改造,总投资超6.34亿元。电子商务应用得到加强,累计组织申报电子商务运用样板企业40家,2015年交易额20.37亿元。扎实抓好餐饮行业、“放心肉”、加油站等日常监管,全面开展再生资源、酒类、单用途预付卡备案登记管理,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基础五:粮食安全切实加强。2011年-2015年,累计投入约9000万元,加强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末,粮食购销总量突破287万吨,整体运行质量一直位居全市同行业首位、全省同行业前列。先后跨入全国粮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江苏省粮食系统先进集体等行列。积极实施粮食订单收购,发展规范粮食经纪人队伍, 2015年末,全县粮食经纪人队伍达650人;以建设“五放心粮店”为主线,持之以恒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十二五”期间,累计布局“五放心粮店”65家,全面完成“半小时放心粮油消费圈”建设;自2015年开始,主动参与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通过“自营联盟”与“订单联盟”并举,创新打造粮食全产业链,2015年自营面积将达到1万亩,订单基地将达到3万亩。
二、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商务经济发展进入增长动力重构和发展方式转换的新阶段。一方面,改革开放深度与广度提升到全新水平,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创新动力日益集聚,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潜力将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商务发展在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外需增长动力不足、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模式有待培育、稳定外资规模压力较大等困难。
(一)把握新机遇。
展望“十三五”,有来自三个层面新的机遇,必须切实把握。
1.世界机遇。比如: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增强,全球贸易增长和跨国投资有所复苏,我国稳定出口和利用外资的环境有望略为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5-2016年全球增长率分别为2.7%和2.3%;先进经济体的增长率分别为3.5%和3.7%,其中美国2015-2016年经济增长将超过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15-2016年增长率分别为4.1%和5.4%。又如: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资金匮乏,为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并购和吸引海外人才提供了难得机遇。再如: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西方大国深陷各种矛盾无暇顾及,有利于我们发挥经贸影响,参与高标准经贸谈判,提升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2.中国机遇。比如: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发展开放型经济创造了重大机遇。又如:深入推进区域合作的机遇。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该战略将具体化为道路、铁路、航运等基础设施领域的联通、境外产业合作区建设、能源资源合作开发等项目,这将为企业收购境外的优质资产、资源,设立境外经贸园区,承包境外工程,开展境外劳务合作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再如:大力实施转型升级的机遇。最近,国家对推进经济转型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出台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等指导意见,作出了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我们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统筹运用等方面,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3.如东机遇。如东享有长三角一体化、上海自贸区建设、江苏沿海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以及南通创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如东着力打造“三个城市”等重大决策部署,如东发展实力正在增强、发展阶段正在演进、发展环境正在改变,全县发展商务经济正处于战略新起点上。比如:产业实力极大增强。近年来,如东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港口引领、科技驱动、城乡一体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致力打造“东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三张城市名片,全力建设新兴海港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现代旅游城市,重点培育五大新兴产业、七个特色产业基地、十大产业链,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又如:平台体系极大完善。在沿海前沿500平方公里土地上,科学布局如东经济开发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如东高新区六大园区,拥有各类工业企业上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超600家,拥有临港石化基地、“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江苏唯一的“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区”。2008年洋口港实现初步通航,2014年一类口岸开放正式获批。LNG接收站专用码头、重件码头、陆岛跨海通道、管线桥等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再如:交通条件极大改善。苏通大桥、海洋铁路、临海高等级公路、通洋高速等先后建成通车,海启高速加速建设,“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区位优势和快进快出的交通条件,为如东把握“十三五”发展机遇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应对新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县商务经济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必须理性认识、积极应对。
1.新常态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和飞跃,是我们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工作的重大依据、重要遵循。“新”意味着不同以往,“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动力转变,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诸多重大转变,未来中高速经济增长将成为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商务经济也转入新的发展阶段。比如:内贸流通,由“中间环节,不创造价值”向“基础产业、先导产业”转变,流通业对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改善民生、拉动增长、优化结构、转变方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又如: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源要素成本低的优势正在消失;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量的角度看增长空间有限,必须向以质取胜转型发展;要素投入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进步创新将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引擎。再如:国际投资,利用外资更多要靠软环境建设,靠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扩大开放;而随着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增强,市场饱和度逐渐提高,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对外投资必须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2.内生力的挑战。“十二五”期间,如东商务工作“进步很大、差距较大”,内生动力不足。比如:商务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规则体系不够健全,商业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行业诚信体系发挥作用不够充分,流通领域市场秩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又如:经济发展的外向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引进的战略投资者还不够多,利用外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够,“走出去”的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大等。再如: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国内外商业发达城市相比较,全县商业整体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还有一定差距。销售利润率、人均劳效、地均劳效、资金周转率等指标明显偏低,特别是一些企业对电子商务这一手段兴趣不大,投入不多,对未来发展壮大之路的谋划缺乏时代元素等等。
3.高平台的挑战。“十二五”时期,全县商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利用外资结构优化、对外贸易快速拉升、外经合作全面发展、流通经济平稳运行、粮食安全切实加强,既为“十三五”如东商务经济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也是“十三五”全县商务经济发展构筑了一个极高的平台。如何在“十二五”这一高平台上实现新的提升、大的跨越,是现实的课题,更是严峻的挑战。必须拉长“短腿”、补齐“短板”,推动全县商务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三、目标与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江苏沿海大开发、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南通陆海统筹发展机遇,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注重对接重大发展战略,注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坚持“四个并重”、实施“五大行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利用外资要创新局面。“十三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7亿美元,争取每年引进2-3名战略投资者,引进5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6个和1亿美元项目2个。
——对外经贸要上新台阶。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达到6%,其中:出口增长6%以上。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速达到10%,对外投资累计完成4亿美元。
——商贸流通要有新突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到10%,期末限上企业达到375家以上。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购销总量2018年前确保每年完成50万吨以上,2020年当年达到60万吨以上。
(三)基本原则
“十三五”商务经济发展要始终坚持“四个并重”:
——解放思想与体制突破并重。“十三五”商务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环境、全新要求和全新目标,必须突出解放思想,注意克服封闭保守、近视短视、事不关己、畏难无用等思想倾向,确立全新思维,应对挑战,谋求发展。同时必须以深化体制改革为根本动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商务经济新体制,以体制变革催生最全面、最稳定、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改变“重出轻进”观念,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有进有出、内外结合、双向循环机制,抢抓“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加快跨国投资步伐,以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出口和利用外资,真正实现从“市场换技术、换资金”到“市场换市场”的战略转折,推动如东商务经济走出以吸引外资为主的初级不平衡阶段,迈入双向投资相结合的中级平衡阶段,实现开放型经济融合发展。
——产业发展与贸易流通并重。坚持产业与流通、内贸和外贸并重,以贸易带动产业、以产业推动贸易发展,切实解决“重生产、轻流通,重产业、轻贸易”的问题。着力构建与产能相匹配的商贸流通体系,把贸易作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突破口,促进国内流通产业和工业产业的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与贸易提升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商贸流通主体,切实发挥贸易流通对实现产需对接、引导生产方向、促进经济转型、拉动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
——平台提升与环境优化并重。加快国际展会、电子商务、通关代理中心、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等贸易平台建设,探索市场化主体参与的直管、托管、代管和共建等模式,试行一区多园、多区一园新体制,多策并举,拉长平台“短板”、提升平台效益。同时,改变过去“拼资源、拼优惠”的发展方式,更多地靠法律、制度、政策等软环境建设,靠全面深化改革,靠扩大开放领域等措施,赢得发展主动。
(四)重点任务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我县“十三五”商务工作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1.“招商转型”工程。
“十三五”期间,在招商引资的理念和战略上要紧扣“转型”主线,突出“深耕上海”主题。不仅要引进资金,还要引进先进的文化理念、优秀的技术人才、卓越的管理经验;不仅要引进新型工业化项目,还要引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项目;不仅要引进产业性项目,还要引进社会事业性项目。放宽资本进入领域,实现从盲目招商引资到理性择商选资的转变,从被动招商到主动谋划包装项目招商的转变。
突出“产业高端化”招商。围绕我县七大基地、十大产业链总体布局,进一步明晰六大园区的重点产业及招引方向,以产业链为主脉、以高端化为目标,大力开展“延链、强链、补链”招商。如:洋口港的石化及石化下游C3、C6产业;开发区的智能制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高新区的生命健康产业;沿海开发区的日化、化工新材料产业等等。同时,将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十三五”期间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内容、重点工作和着力点,并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速形成优势产业紧密结合起来,瞄准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以六大园区为主要载体,在重大产业、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方面通过并购、增资、独资、合资、合作、上市等多种形式,全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改造和培育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
强化“科技创新型”招商。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与“招所引院”并举,通过招才引智,引进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商业模式,推动全县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投资拉动型向人才支撑型、创新驱动型转变。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将招商兴奋点引导到招引与科技创新相联系的科技研发中心、研究院分院、营销配套机构,以及筹建项目医院等上来,将视野投向发展理念先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吸引一批引才引智项目落户如东。扶持重点平台、完善现有平台、引进有实力的平台运营商,重点加快科技城等载体建设,打造集科技企业孵化、创业培育、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科技投融资服务、人才集聚和生活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孵化组合体,为商务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推进“现代服务业”招商。主要是金融商贸,文化创意,区域性总部办公,电子商务、数据运用、互联网运用,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智慧物流等项目。引导各镇区开展针精准招商,如东高新区依托如东科技城这一发展载体,重点发展政务、金融、中介、数据、咨询、培训等产业;沿海开发区依托扎实的工业基础,重点引进工业设计、化工医药、科技中介等业态;洋口港、岔河镇等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重点提升物流设计、供应链等高端服务;经济开发立足软件园,大力引进高端装备、石油机械、智能机器人等服务外包企业,立体推进我县服务业迈上更高层次。
2.“外贸升级”工程。
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分享上海自贸区“溢出效应”,主动学习,研究和对接新的金融和贸易业态,积极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开放型经济全面升级。重点推进“四个一”:
深化一个改革。即: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利用我县一类口岸开放契机,加大洋口港综保区申报力度,推进大唐洋口港、江苏LNG等设立保税仓库缩小我县与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差,力争在监管便利模式、国内货物进区退税、开票结算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如东独特优势。充分利用洋口港能源、化工进口的集聚优势,积极申报省级进口交易中心,并争取国家、省相应的政策支持,打造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进口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南通电子口岸的技术优势,打造网络管理、网络审批的新的管理模式,实现商务、海关、商检一体化透明化运作,加快推动远程审批进程,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壮大一群主体。即:做大做强外贸进出口企业。本着“立足现状,着眼发展”的原则,坚持扶优扶强,鼓励全县高起点、上档次、上规模的商贸流通企业与外贸进出口企业合作,充分发挥资本运作、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优势,以资产、品牌、管理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鼓励和引导业态相同、商圈相叠、实力相近的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加入到外贸进出口企业中来。
打造一批基地。即:加强海水产品与劳保手套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出口市场份额。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引导海达紫菜、协和食品、昌华水产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出口产品深度加工和新品开发,不断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增强出口竞争力。推动劳保手套企业开展品牌建设,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拓展一片市场。即:推动企业加强国际市场开拓。在巩固欧美、日本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对东盟、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发展。组织参加广交会、华交会和国际知名展会;引导海水产品出口基地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提升我省海水产品出口基地的知名度。加强电子商务建设,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引导推动,不断寻求新的出口市场和渠道。
3.“外经拓展”工程。
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全县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大力“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化分工,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之中,拓展境外发展的新空间。
抓对外直接投资。重点引导我县纺织服装、光缆、化工等传统产业建立境外加工贸易基地,通过加快传统行业直接投资,实现原产地多元化,规避国际贸易壁垒。支持中天集团等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设立境外品牌产品展示中心、专卖店、连锁店等,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鼓励中天、世纪燎原、大东、辉煌彩钢、泰禾等企业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并购中小型科技企业,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智力资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天、世纪燎原、大东等企业建立境外资源生产加工基地和海外办事处,形成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缓解资源能源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制约。
抓国际工程承包。支持南通五建、江苏顺通等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发挥自身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加强与国内外著名承包商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和深耕非洲、俄罗斯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工程市场份额。争取国家援外成套项目总包工程,提升企业独立承揽国际工程的能力。
抓对外劳务合作。鼓励企业巩固日本、俄罗斯、阿尔及利亚、新加坡、非洲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加拿大、澳大利亚、阿联酋等欧美中高端劳务市场。加快调整外派劳务结构,重点推进计算机应用人员、技师、护士、厨师等中高端劳务输出。继续提升对外劳务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发挥服务、促进、保障和管理等职能作用,引导劳务人员从规范渠道出国劳务。加强对外劳务合作企业监管和服务,整顿规范外派劳务市场秩序,妥善处理外派劳务纠纷和境外突发事件,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健康稳定发展
抓“三外”融合发展。鼓励南通五建、江苏顺通等承包工程企业加快建筑产业化步伐,加大投融资力度,在提升国际工程承揽能力的同时,拓展境外投资经营领域,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业务的同时,增强带动国内建筑机械、建筑材料、机器设备、大型成套设备等出口能力,增加国内急需原材料、资源能源等产品进口,实现对外投资合作和外贸进出口的共同发展。支持对外投资合作企业通过与国外合作伙伴相互参股、利用利润返程投资等方式促进利用外资。
4.“流通优化”工程。
按照“合理布局,提升功能,繁荣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主体多元、业态多样的现代商贸流通发展新格局。重点打造五个体系:
繁荣繁华的支撑体系。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加强商业载体设施建设,以《如东县商业网点规划》为依据,以主城区骨架为核心,以中央商务区和经济开发区商贸流通发展为重点,以六区九镇商贸节点为补充,在县域范围内区分层次、按市场资源配置大型商业网点。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连锁企业、餐饮酒店入驻如东,促进商贸流通“大小个体”成长壮大为支柱企业。
集散辐射的流通体系。加快物流园区、物流通道、枢纽场站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物流节点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加快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推进纺织品、农(海)产品、家居、健身器材等各类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建设。以实现农村市场网络化全覆盖为目标,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农村商贸物流信息网、商品流通物流链和商品市场网络,力争“十三五”期末,全县农家店达到450个,实现镇村全覆盖。
现代流通的创新体系。扩大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折扣店、工厂店等新型业态。提升零售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发展网络零售,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建立由电子商务重点平台、骨干平台和细分平台组成的比较完善的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建成如东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园区,实施电商示范工程、电商聚势工程、名品推广工程、平台建设工程、人才培训工程;扶持我县各类企业加入如东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广新的信息化结算工具,大力发展刷卡消费。协调金融部门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无障碍刷卡消费。
便民惠民的服务体系。促进城镇街区商业发展,鼓励各类经营主体进入社区,设立便利店、早餐店、农家书屋等商业网点,拓展零售网点服务功能,提供各种代收代缴等便民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实施社区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工程,加快改造进度。实施放心早餐工程,促进放心早餐向放心餐转型升级。继续实施家政服务培训工程,提高便民服务水平。推进农超对接、农批零对接,开展基地蔬菜、瓜果进城直供直销,设立直销平价菜市场、早晚市、周末直销车载市场。
市场有序的监控体系。提升市场监测水平,加强信息发布,增强信息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增强应急调控能力,健全居民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增加应急供应储备商品品种,保障市场供应充足平稳。加强食品流通安全治理,深入推进流通环节食品放心工程,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物流配送企业、销售企业为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证生鲜产品安全。
5.“粮食安全”工程。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安全和粮食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充分体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新要求,着力做好四项工作:
做实储备。引导企业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加大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连接通畅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重点新建、扩建、翻建6—8个收纳库,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十三五”末,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总仓容达到20万吨以上。抓紧充实各级储备,进一步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强质量检测,完善轮换管理和库存监管机制,确保“十三五”期间县级粮食储备规模稳定在3.35万吨以上,力争增加国家和省、市级储备规模。强化储粮管理,各级储备粮“一符三专四落实”合格率100%,广泛应用“三低”储粮、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检测系统的应用等新技术,全县粮食“四散化”和储粮“三项技术”应用率达总储粮的70%。无储粮责任事故,无安全责任事故。
做强龙头。把发展龙头企业放在重要位置,根据粮食资源和商品流向,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合优质资产,逐步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企业规模,最终发展成为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外引内联,支持粮食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本土粮食加工企业攀大靠强,向跨所有制、跨地区、跨行业、产权多元化方向实施兼并重组或联合。引导龙头企业自觉导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与新体制、新模式相配套的运行机制。2020年,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5家,发展销售10亿元的企业1个,销售5亿元的企业2个,销售1亿元的企业3个。
做响品牌。积极扶持和打造国内知名的如东高端精品粮食产品品牌,推动粮食产业发展壮大。以“如东大米”申请注册地理产品标志为“主抓手”,粮食加工等企业注册优质大米和面粉(小麦)品牌,并由加工、销售企业加大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优质大米以长三角、珠三角大中城市为主,优质小麦以博爱面粉厂及县外面粉加工企业为主,利用各种媒体加强产品宣传,推广二维码标识,扩大销售网点,重塑“如东大米”、优质小麦等品牌的市场美誉度和综合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力争新增国家级品牌1个,省级品牌1个。
做长链条。全力打造粮食全产业链。种管环节,引导土地流转,扩大基地总量,通过统一茬口布局、统一品种布局,开展连片标准化种植,确保优质稻谷、小麦纯度,计划到2020年建立万亩优质粮种植示范基地,50万亩优质稻谷、小麦产销示范基地,企业粮源基地稳定在160万亩以上。收储环节,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储政策,组织粮食购销企业不断改进和创新粮食收购方式,大力推进代种、代收、代烘、代储“四代服务”;引导、支持和规范粮食经纪人等各类粮食经营主体入市收购。在加工环节,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高粮食加工转化水平;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精深加工和特色加工。流通环节,大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全面提升“五放心粮店”覆盖面和诚信度;完善粮食流通市场监管体系,建立经营规范、质量可靠、管理科学的“放心粮油”服务体系,让群众真正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四、服务与保障
做好“十三五”全县商务工作,需要有力的工作保障。
(一)扩大开放促发展。进一步提高对扩大开放的认识,把扩大开放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以世界的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发展思路,从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角度来研究指导工作。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内开放,形成内外有机结合的双向对外开放格局,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强力推进,把我县对外开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政策扶持促发展。积极运用财政、税收、土地等支持政策,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推进骨干商贸流通企业规模化发展。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商贸企业成长工程的扶持力度,加大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安排商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商贸流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新型业态发展。努力增加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重点用于对骨干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和商圈建设。
(三)建设队伍促发展。不断加强局党组和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作风和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素质,培养一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风过硬、干事创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做好商务工作,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大商务系统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商务系统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商务工作发展的要求。
(四)创新管理促发展。按照“思路项目化、工作数据化、数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基本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任务计划管理体系,分层次分解下达指标,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完善绩效考评、激励约束等机制,兑现工作激励措施,将评价结果与支持政策挂钩,实行动态管理,真正做到“分清优劣、扬优汰劣”,形成良性循环和长效动力机制,促进工作开展。
(五)优化环境促发展。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增强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坚决制止“三乱”,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加大督查力度,保护企业利益。制定鼓励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做到司法公正,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