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商务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来源: 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4-07-09 15:28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招商引资:上半年,全县新签约并注册亿元以上内资项目75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2个;新签约并注册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9个;全县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1亿美元。

2.对外贸易:据海关统计,1-5月我县进出口236.6亿元,实现正增长。进出口总量持续位于全市第一方阵。其中出口80.1亿元,同比增长4.1%;进口156.5亿元,同比持平。

3.外经合作: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对外协议投资项目4个,实现协议投资额3785万美元,同比上升453.36%;完成对外直接投资项目6个,中方对外直接投资额实现1349万美元,同比上升265%;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274万美元,同比上升60.25%。

4.流通消费:1-5月,全县实现社消零207.7亿元,同比下降5%,限上批发业实现323.43亿元,限上零售业实现29.66亿元,限上住宿业实现8462万元,限上餐饮业实现5.69亿。另外,1-5月租商业实现13.85亿元,居修业实现3.3亿元。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上半年,全县商务系统聚焦主责主业,积极主动作为,持续抓好“两稳一促”和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推动招商引资稳中向好、外贸提质增效,全县商务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为稳定全县宏观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

重大项目招引取得新突破。今年以来,县商务局始终突出招商引资首位战略,扎实推进“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在高精尖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内外资重大项目占比方面取得新突破。全县新签约并注册亿元以上项目39个,其中3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个,分别是总投资55亿元的储能电芯及系统集成项目、总投资45亿元的全自动电化学储能集成及储能电池生产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亚达重型船海装备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特种树脂及高端润滑油生产项目。

外贸进出口开启新窗口。今年以来,全县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助推企业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着力推动外贸增量提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县商务部门充分利用吉布提自贸区全球展厅资源,成功搭建我县在“一带一路”非洲地区的跨境宣传窗口,为全县出口企业提供了崭新的展示平台和市场入口。跨境电商企业--南通耀钧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出口三批二手能源车,预计全年跨境电商出口增长3亿元。据如东海关统计,1至4月,如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超过138亿元,同比增长9.2%,全县进出口贸易额始终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对外投资合作开创新局面。县商务部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畅通对外开放通道,对外经济合作呈现稳中提质良好态势。重点推进中美瑞康核酸技术(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澳大利亚境外投资项目,完成中方协议投资额196万美元;中天科技和顺通集团对外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998万美元;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越南投资项目,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项目建设期24个月,年产能可达功能性安全防护手套1600万打,年销售收入达1.27亿美元。

特色促销挖潜市场新活力。为进一步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元旦、春节、五一等假日消费,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我县举办了“冬日暖阳 如意购”2024年元旦春节消费促进季活动;聚焦餐饮、百货零售、汽车、电器等重点消费领域,抢抓春节、元宵节传统销售旺季举办2024年“龙腾扶海?如意购”消费促进活动,通过云闪付APP向市民发放电子消费助力券500万元,拉动销售9100万元;组织喜润城春节档、上河印巷灯会展、文峰大世界新春民俗大庙会;五一期间,县商务局联合县住建局和融媒体中心在喜润城举办“2024年如东五一房产、汽车展示会”等系列特色活动。各商贸流通企业纷纷利用销售旺季,全力抢占节日商机,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集聚了人气,促进消费规模的持续扩大、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限上企业的培育,为消费指标的稳定回升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电商示范推进带来新成效。县商务部门始终坚持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着力培养壮大全县新型电商人才队伍,两年来已组织开展各类电商带货专业培训3000余人次,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全面建成,打造的“如东电子商务”抖音号粉丝量达10万人。成功举办第二届 “如意东方杯”电商直播创业大赛决赛,推销如东优质农特产品,展现“如意东方”区域公用品牌魅力,加速一批“示范型”电商主播的成熟进步,有效带动我县“互联网+”和直播经济蓬勃发展。

三、下步思路举措

下一步,全县商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对商务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促进流通消费稳定向好,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如东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商务智慧和力量。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攻坚克难,全力推动招商引资提质效。一是科学谋划,精准发力。紧紧围绕我县“3+4+2”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瞄准重大外资、现代服务、海洋经济三大重点招引方向,提前谋划,抢抓机遇,从自身产业定位出发,坚持以商引商,加强活动招商,强化资本招商、机构招商,更深层次对接上海,更宽领域融入苏南,广捕信息,全力突破一批规模大、效益高、成长性强的好项目。二是统筹协调,专班建设。充分发挥三大主功能区主导作用,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项目承载力和招商引资吸引力;全面提升各镇(区、街道)招商研究,锁定各自产业定位,强专班,抓服务,推进盘活用地、高效用地,转变招商思维,突破招商瓶颈,深入研究产业发展,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内涵修养,锤炼过硬本领,打造一支精准化、专业化的招商先锋团队,推进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三是紧盯指标,重点推进。全面盘点各镇(区、街道)在手在谈项目信息,制定“近期可签约注册项目清单”,实施“挂图作战”,狠抓项目落地,重点跟进燕京啤酒、纳琳威功能树脂、安徽进化硅纳米材料、万德斯吸附材料、三峡电能等重大项目,确保上半年累计签约并注册超5亿元内资项目30个、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7个,完成半年攻坚任务。全力破解制约外资到账的堵点难点,重点加快推进丰储二期、顺海科技、铂尔曼酒店、太平洋新能源等项目建设,力争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1亿美元,推动利用外资稳存量扩增量。

(二)促稳提质,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一是拓展好市场。聚焦全县出口重点企业,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在中东、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找“出口替代”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南通跨境电商选品会、广交会、进博会、渔博会等重点展会,抢抓市场份额。二是服务好主体。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摸排和实地调研,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积极对接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协调化工品进口事宜,尽力弥补LNG进口缺口。稳步推进液化品码头G4、G5接卸泊位和通用码头泊位的对外开放,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三是搭建好平台。加快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新招引南通耀钧峰新能源科技、江苏海禹进出口贸易等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吉布提自贸区设立海外仓,向非洲销售钢材、汽贸等。着手谋划我县外贸集聚区建设,引导全县外贸经济集聚发展,优化结构,拓展空间,培育动能。

(三)支持引导,全力护航企业走出去。一是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支持我县有传统优势的光缆、纺织服装、建筑、化工等行业开展“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和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如中天科技摩洛哥、印度厂房扩建项目及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光纤光缆工程项目,江苏日兴公司日本护士技能介护实习项目和如东海外公司在迪拜的建筑劳务合作项目等。二是加大信息扶持力度。与驻外机构、境外招商机构及海外商会加强联系,依托现有成熟的境外投资企业,建立海外投资促进服务联络点,及时给对外投资合作企业提供境外项目合作信息;组织企业参加重点展会,帮助企业及时精准掌握境外投资环境、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等相关内容,助力企业安全“走出去”。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在融资、税收、人才培养、信用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引导家纺、建筑、化工、光纤光缆等传统优势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降低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和运营成本。

(四)企稳回升,全力激发流通消费新活力。一是服务再“优”。深入重点商贸流通企业调研,开展针对性帮扶、个性化服务,促进企业开票,做到应开尽开、颗粒归仓;重点关注成长型企业、规模较大企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增量再“提”。进一步强化限上企业培育,促进入库企业尽快形成新的增量,拉动社消零相关指标正向稳定增长。三是联动再“强”。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专班功能,会同发改、统计、税务、供电、镇区等单位部门定期沟通对接,确保各项数据实时掌握、及时开票。四是消费再“热”。持续深化“五彩如东 如意生活”系列消费促进活动,联合各大商圈和重点企业,开展系列展示展销活动,推广如东本土品牌,不断刺激消费,拉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