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商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来源: 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5-01-06 14:28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4年工作总结

一、整体情况

1.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全县新签约并注册亿元以上项目90个,其中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项目53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9704万美元(已上报15911万美元),完成市下达年度指标(3.91亿美元)的50.39%。预计全年完成市下达招引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项目任务62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2亿美元,力争全市排名第一方阵。

2.对外贸易:1-9月份,我县外贸进出口累计实现451.76亿元,总量位列全市第3,同比增长8.5%,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15.8%,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77.9%,超序时完成计划目标任务。其中出口额150.76亿元,同比增长4.1%;进口额301亿元,同比增长10.8%。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90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额200亿元,同比增长5.2%;进口额390亿元,同比增长3.7%。1-10月,全县完成对外协议投资项目8个,完成对外协议投资额 2151 万美元,同比上升107.4%,实际对外直接投资额完成1886万美元,位列全市第4 ;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6171 万美元,同比下降 52.38 %。预计全年完成对外直接投资额8000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8300 万美元。

3.流通消费:1-10月全县实现社消零436亿元,同比下降3.5%,限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735亿元,同比下降1.69%,限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6.15亿元,同比下降18.53%,限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26857万元,同比上涨0.67%,限上餐饮实现营业额17.36亿元,同比下降19.93%。截至目前,培育限上企业111家,已经有18家新招引通过验收。

二、主要工作

(一)精准发力,招商引资量质齐增。一是产业招商向“纵深”聚焦。对接华润集团、国机集团、中海油等30余家央、国企,成功招引落户投资项目3个;加大海洋产业招引力度,招引落户重大项目5个,其中亚达绿能总投资30亿元的项目实现了当年落户、当年开工;拓展新质生产力领域招商广度,成功引进落户绿色聚酯新材料、智能终端主板SMT贴片、高端异型显示屏等一批优质项目,有效促进了县内重点产业强链补链。二是活动招商向“源头”链接。以各级重要活动展会为抓手,收集外资企业总部信息、产业招商目标企业清单、服务业靶向清单;加强与各领域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沟通交流,举办主题活动近10场;立足县内产业基础,成功举办“城中街道(南京)现代服务业暨科技招商推介会”等主题招商活动和市外小分队精准招商活动80场次。三是招商机制向“质效”优化。巩固项目研判机制,组织项目核查,提升项目转化率;以“两懂两会”为要求,组织开展招商培训近30余场,落实县外语青年招商人才专班系统培育计划,组织青年人才参与外宾接待实践;与国内知名第三方机构加深合作,助力如东经济发展新突破。

(二)多措并举,对外经贸保持稳健。一是紧扣“市场”发力。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窗口,聚焦全县出口重点企业,帮助企业及时准确了解境外投资环境、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等相关内容,推进各级专项资金落实到位,提高了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组织260家企业先后参加南通跨境电商选品会、广交会、进博会、渔博会等5场国内重点展会,指导80家次企业赴境外参展,抢抓市场份额。二是紧扣“主体”发力。足额拨付省级外贸资金532万元,县级稳中提质扶持政策598.99万元,覆盖全县近300家外贸企业。积极对接中石油、中天科技、嘉通能源等重点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全力以赴稳住主体存量。液化品码头G4、G5泊位和通用码头F1、F2泊位年内已通过省级部门验收正式对外开放,目前正加速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申报工作,努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三是紧扣“业态”发力。高质量谋划推进我县外贸集聚区建设(今年已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县领导挂钩重点改革事项),加快推进我县区域品牌进驻非洲吉布提J玛特电商平台,助力外贸企业开辟海外市场。加大外贸新业态培育、境外参展、信保等补助力度,进一步促进企业外贸数据回流。

(三)克难求进,流通消费企稳回升。一是加速主体培育。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产转法”工作,不断给我县限上企业库注入新活力,前三季度又实现升限纳统95家,其中:个转企37家,产转法1家,小升规57家;重点培育40家,其中个转企33家,小升规7家。预计全年新增限上企业120家左右。二是突出项目招引。组建服务业招商专班,招引发展前景好的服务业企业,引导企业在县内开票,激发商贸流通活力,今年全县已新引进重点服务项目18家,其中批发1家、零售2家、住宿5家、餐饮3家、租商3家、居修4家,预计年底前还将有新引进项目通过验收,带来新的增量。三是深入内部“挖潜”。强化主辅分离、优化散户结算,年内重点推进大豫成立的对虾、蔬菜合作社,实现养殖户通过合作社结算,推动县城中心市场摊位销售统一扎口商贸公司开票结算入库;推进各镇(区、街道)的机关、学校、医院等的食堂入库纳统,力争实现颗粒归仓。四是优化促销带动。精准组织投放“冬日暖阳”、“龙腾扶海”、“火热盛夏”等3期“如意购”主题政府促消费券,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相叠加,用足用好补贴,扩大宣传覆盖,拉动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领域消费增量;成功举办2024如东电商嗨购节暨“如意东方”产品大集,激活全县电商消费市场;各重点商业街、商贸流通企业分别推出特色促销活动,有效刺激居民消费。

2025年工作思路

一、发展目标(拟)

项目招引和使用外资方面:目前,市级层面正在研究2025年招商引资考核大方向(未确定考核亿元以上项目还是5亿元以上项目),因此参考今年整体指标,初步计划2025年目标实际使用外资2亿美元以上,高技术产业使用外资50%以上;新签约并注册亿元以上内资项目不少于12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60个,5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不少于3个、1个;新签约并注册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不少于10个,其中1亿美元和3亿美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个、1个;开展专业化、特色化、精准化招商活动不少于30场。

进出口贸易方面: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6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210亿元,同比增长5%;进口额390亿元,同比持平。

商贸流通和消费促进方面:商贸流通各项指标增幅力争进入第一方阵。社消零增幅力争达5%以上,培育限上企业100家以上;限上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增幅达8%以上,限上住餐业营业额增幅达10%以;规上居民服务、租赁营业收入增幅达10%以上;居民消费支出、贸易额实现县市下达目标。

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方面:全年完成对外直接投资额1600万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7000万美元。

二、思路举措

(一)持续突出招商引资“首位度”。一是理念思维再提升。增强投行思维,探索场景招商,,突破资源招商瓶颈;加强与基金行业头部机构对接,在县级产业招商母基金筹建的同时,全力为基金招商全面发力储备一批优质“种苗”项目。与优质招商机构加强合作,精心组织经贸团组出访对接活动,加强产业研究,丰富产业图谱,更高质量办好各类主题招商活动。二是体制机制再优化。持续浓厚招商氛围,进一步优化组织推进机制,强化招商工作顶层谋划、统一部署、一体推进;学习它地先进经验,探索市场化招商模式,建设新型化招商队伍。精准高效配置土地要素,提升项目落户承载力和招商引资吸引力。三是研判筛选再严格。围绕主导产业方向,选准选优项目攻坚突破方向,以能开工、快落地为项目招引关键导向,强化项目研判机制落实,从项目源头关发力解决重大项目转化率较低的问题,招引优质项目落地投产。四是载体平台再升级。指导开发园区持续提升项目落户承载力和招商引资吸引力,做好要素保障工作,梳理现有资源,积极推出招商配套服务政策,精准高效配置土地要素,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招引做实做足“筑巢”功夫。

(二)稳步提升对外经济“开放度”。引外资方面:抢抓国家降低外资准入门槛的政策机遇,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快推动QFLP落地,力促在谈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到账;为企业提供便捷通道,鼓励县内已落户重点外资企业增资扩股。落实重大外资项目“提级会商+提级会办”机制和“26℃温馨服务直通车”机制,贯彻靠前服务理念。促外贸方面:持续巩固我县LNG进口和化工品出口两大主力贸易业务,不断提升我县安全劳护用品、纺织产品、机电产品等特色商品出口份额,强化服务桐昆、金光、中天等重点外贸企业。组织企业积极参展,千方百计抢订单。加快完善跨境电商新业态,推进外贸集聚区建设,探索数字贸易、离岸贸易新模式。稳外经方面:持续发挥“行业+基地+协会+企业”联动作用,推动我县优势企业开展“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合作业务,扎实服务好恒辉安防、中天科技等海外项目。同时,紧跟国际形势,组织我县建筑企业等积极争取建筑市场份额。指导企业用好各项融资、税收、信保政策,主动防范规避境外风险。

(三)充分激发流通消费“活跃度”。一是持续做强主体。坚持招、培并举,不断强化招引和培育新进企业,精准招引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并持续推进好入库纳统工作;强化内部“挖潜”工程,指导重点企业进行主辅分离,优化散户市场统一结算渠道,引导大型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企业实现县内结算。二是持续促进消费。不断深化“五彩如东?如意生活”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充分用好消费券、消费竞赛等促销手段,精心谋划各重要节庆购物节、线上直播带货节等主题促消活动,发动县内各主要商圈和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共同拉动消费增量。三是深化以旧换新。开展更广维度宣传、更多区域促销,将上级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与县内消费促进活动相结合,实现协同发力、融合赋能、激活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