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工商局2010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来源: 如东县 发布时间:2011-01-21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根据市局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我局结合实际,拓宽思路,突出重点、狠抓关键,积极推进本系统政务、局务公开工作,在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体系的同时,投入36万元,以三网(政府门户网、党政办公网、内部基层信息网)、三栏、一屏(触摸屏)、一站(村居工商服务站)的形式,整合工商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政务局务公开,做到组织有机构、形式有载体、落实有经费、工作有人抓、内容有更新。
1、围绕总体要求,强化政务、局务公开。紧紧把握公开公示的要求,从七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强化。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县局专门成立了政务公开办公室,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解决有人管事,实行长效管理和动态管理,完善监督组织和考核机制;实行专项经费,解决有钱办事,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内容和形式、督查制度、管理制度,解决有章理事。 二是深化公开内容。从注重形式公开到公开内容完整性、真实性的深化,并不断拓展内容。 三是完善公开程序。从注重结果公开向办事过程公开进行深化,充分利用公示栏、窗和各种媒介形式,发挥听证会、民主恳谈、民主评议等“阳光工程”的作用。 四是突出公开重点。重点公开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经济政策和县委、县府有关扶持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职责的内容和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置等情况。 五是拓展公开形式。从传统的公开栏、公开墙、公开办事指南等形式公开向网上公开拓展,推进电子政务,逐步扩大网上审批、查询、咨询、投诉等服务项目的范围。尤其在今年10月以来,结合工商服务“双进”工程的深入,我局在270余个行政村建立工商服务联络站,把工商职能、工商服务的内容更广泛地向农村公开。 六是规范监督保障。从组织监督向社会监督延伸,聘请一批真管事、能管事、敢碰硬的政务公开工作监督员,制定监督办法,创新监督形式,在明查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暗访。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和专门机关的监督。 七是实施目标考核。通过制定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考核标准。积极运用考核结果,同干部职工奖惩挂钩,严格责任追究。
2、围绕职责内容,实行政务、局务公开。紧紧围绕工商职能,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为重点内容,积极采取各种形式,全方位推行政务公开。 一是以狠抓执法公示制的落实为主要形式,全方位推行政务公开。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我局在机关大厅和十个分局均设置了公告栏,在服务窗口精心编印了15000份办事指南,将职责范围、办事依据、工作标准、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和相关服务事项等二十二项对外公开。 二是以解决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为重点,狠抓政务公开。针对案、照、摊、费等薄弱环节,实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行为。尤其在行政处罚中对普通程序处罚案件实行了立案、核审、定案“三分离”,对简单程序处罚案件实行备案制度,保证了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合法、法律适用准确、处罚恰当,有效地杜绝了人情案和错案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办案质量,避免了为查而查,为罚而查、查而必罚的不良倾向。分局一线人员坚持做到了着装挂牌上岗,持证亮证执法,实现了公开、公正、文明执法。 三是以树好窗口形象为目的,创新实施政务公开。我们将政务公开工作溶于日常窗口服务之中,按照《行政许可法》以及相关工商法律法规的规定,创新实施登记审查工作,实行登记注册通审会议制度。对申请人提出的登记申请根据规模大小、责任程度、对社会的影响进行分类登记管理,对重大项目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研究会商。有效地克服和杜绝了盲目性、随意性,确保了公正性、科学性。
3、围绕制度建设,保证政务、局务公开。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使之成为顺利实施政务公开的有力保证。 一是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根据工作职能和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划分工作内容、类别、依据、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将其分解到各个科室、分局和大队,细化到具体的岗位人头,进一步完善内部行为的监督。在工商服务窗口实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将职责范围、办事依据、工作目标、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收费标准等内容进行公示,推行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实现了过程到结果的透明服务、文明服务、便捷服务。 二是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成立了专项检查督察组,对各单位行政行为随时检查督查,充分了解和掌握各单位执行政务公开的情况。如针对人情案、任意罚款等问题,制定出台了《行政处罚证据材料制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实行了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公开评审制度和案件回访制度,在各分局推行基层法制员制度,进一步加大法制监督力度,进一步细化自由裁量标准,统一执法尺度。 三是落实行政行为考核和过错追究制。开展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听取社会意见等不同渠道进行评议考核,对执法机构和人员在具体行政过程中出现的过错和不当行政行为进行责任追究,进一步实现权、责统一,实施有效制约。
4、围绕依法行政,体现政务、局务公开。通过强化对政务公开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全系统人员充分认识到政务公开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极大地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力地提高了工商监管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是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我局窗口把上门指导、帮扶、解难作为依法行政和开展服务的途径。制订和完善了如东工商系统行政许可工作快办、上门、延时、预约、跟踪“五项服务规范”。在全系统各登记窗口推出了“五心服务”行业品牌,坚持做到快办服务真心,上门服务诚心,延时服务耐心,预约服务热心,跟踪服务倾心,并通过及时总结创建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化创建体系。被县文明委列为如东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服务品牌。同时,我们还在窗口开展了“说法说理说责”活动,积极宣传登记管理法规和依法行政的理念,倾心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解决登记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化解规范与发展的矛盾。今年来,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并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民营经济发展最佳服务部门、县级机关整体目标考核先进集体、争创最佳办事环境先进单位、“文明示范窗口”。 二是提高了队伍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实行政务公开以来,我们坚持以提高队伍素质为基础,以依法行政为落脚点,积极开展了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全员学法考法活动。还通过典型示范来推动和促进全员争先创优、文明执法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队伍的执法水平,促进了公开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 三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改变工作作风。出台了《如东工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议事规则》和《疑难问题会商、典型案例通报制度》,聘请县人民法院、检察院和法制办的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机制。特别是涉及数个业务条线的疑难问题,实行共同会商,通案讨论;对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提请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论证。先后召开6次科室会商会议、4次专家咨询论证会,为解决涉及股权纠纷、股权冻结、撤销登记、疑难复杂案件定性等执法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正确参考,有效防范履职风险。同时,在全系统积极开展了“作风教育和整顿”、“四型机关建设”、“深化‘百千万帮扶’工程”等活动,向社会各界发征求意见表340份,召开座谈会3次,走访个体工商户和企业21686户,共收集问题16个,并全部进行了整改,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了工作水准。
在落实和开展政务公开的同时,我们还狠抓三个强化,确保监督到位。 一是 强化目标考核。将局务、政务公开与文明工商分局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等活动有机结合,纳入对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工作内容,使“两公开”工作做到了年初有布置,季度有检查,年底有考核,有效地保证了“两公开”工作的上下联动。 二是 强化监督检查。一方面,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主力军作用,强化对两公开在内的重点、中心工作落实情况以及执行“六条禁令”等各项规章制度情况督查;另一方面,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召开行风建设座谈会、寄发行政行为跟踪监督卡、发放联系卡、建立联络站、悬挂公示牌等形式,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是 强化责任追究。明确了两公开责任追究制,对不执行两公开或执行不力,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局务、政务公开的推行,有效地规范了内部管理,提高了工作效能,提升了工商部门的形象。
       存在的问题:
       一是存在一定的硬伤。因为基层各大窗口实施政务公开的触摸屏软件服务器归市局管理,通过服务器实现政务公开内容的更新、调整、充实基层无法做到。为了克服这一现象,我局因陋就简,在页面上采取了增添公文包、文件夹的做法,把政务公开的所有内容自制文件夹,以便群众和企业查询,有效提高了触摸屏的利用率。
       二是存在一定的内伤。机关资源未能实现全面共享,在内部,各条线的最新规定和政策不能有效整合;在外部,争取到的政府、行业政策或建立的新机制不能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布,一些办法措施还仅限于小范围运行。

       三是存在一定的暗伤。毋庸讳言,在公开方面,我们注重对一些基层开展工作有利的信息进行公开,对一些制约信息往往一带而过,实施大致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