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围绕“水十条”,如东县环保局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调研工作。在国家、省、市“水十条”及水污染防治调研的基础上, 2016年制定了《如东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根据市水治办《关于印发南通市重点断面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的有关要求, 制定了《如东县国考、省考、入海断面水质达标整治工作方案》及任务交办单,整治方案确定了断面整治目标, 明确了“关、堵、提、打、调” 五个字的主要整治任务,强化了统一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严格督查考核等三项保障措施。
围绕重点断面开展污染源排查和达标整治工作,如东县环保局对如泰运河省考及以上断面上游5公里,沿河两侧500米范围排污口开展多轮摸排、核查工作, 对排查出的入河排污(水)口,根据类型采取保留、立即封堵或限期封堵、综合治理等措施,依法依规进行清理、整治、规范。制定任务交办单, 按职责分工交办至县相关部门,要求各相关部门按时、按要求保质保量落实各项整治任务。
2016年以来,如东县环保局还开展了国、省考及市考不达标断面专项排查,全面排查断面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直排口, 检查沿河企事业单位、居民集中区、畜禽养殖场(户)等污水排放去向,重点查处私设、偷设的污水排放口。共排查出如泰运河国省考断面周边支流4条, 直排口19个,针对排查清单,逐一制定
管理要求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间和责任人。并对国省考断面(东安闸桥西、六总桥、孙窑大桥)所在河流如泰运河、 栟茶运河、九圩港河两岸1公里范围开展了水污染源排查工作,摸排出三条河的污染源清单,根据排查结果, 东安闸桥西断面上游共排查出34个排水污染源,六总桥断面上游11个排水污染源,孙窑大桥断面上游10个排水污染源。 由于氮磷污染成为制约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的突出瓶颈,目前,我县正在开展氮磷排放重点行业企业的全面排查,目标建立重点氮磷排放企业清单。
在多轮排查基础上,如东县制定了《如东县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工作方案》,并向全县各相关部门两次征求意见、 反复修改完善,最终于今年7月底定稿,8月3日,该县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下发了 《关于印发如东县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工作方案的通知》至县相关部门、镇(区)。
围绕国省考断面水质改善,如东县环保局制定了重点断面污染源强制减排方案。该县以不达标国考断面(如泰运河东安闸桥西断面)、 劣Ⅴ类国省考断面(如泰运河东安闸桥西断面、栟茶运河六总闸断面、九圩港孙窑大桥断面)为重点,以工业企业为主要管控对象, 以渐进式限产控污为主要方式,在前期系统排查影响断面水质污染源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制定了《如东县改善重点断面水质强制污染减排工作方案》, 确定了9月份强制减排污染源清单,共列出15个工业企业污染源,计划采取减排50%或关闭的强制措施。10月份、11月份的强制减排污染源清单、 强制措施将根据断面水质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去年以来,县环保局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 加强对各镇区的水环境质量考核。2017年,我县在15个镇区开展水环境质量考核试点工作,正式出台了 《全县各镇区实施与水环境质量挂钩的生态补偿政策》及《考核细则》,即在流经各镇区主要河流设置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各1个, 对各镇区水环境质量实施考核。
2018年,县环保局根据《如东县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暨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考核办法》,结合如东实际,经过反复征求意见、 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制定了《2018年度如东县各镇区水环境质量考核办法》及《全县2018年各镇区水环境质量考核奖励实施细则》, 即在2017年各镇区原先固定考核断面的基础上,每个镇区再新增五条河流(二级或三级),每季度从中随机抽取一条河流, 抽取河流的断面一般设置在各镇区畜禽污染、生活污染较严重地区,该断面与原先固定断面按照《考核办法》对各镇区进行水环境质量考核 ,每季度对上述考核断面进行采样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考核打分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