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面对特殊形势,如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务保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会议精神,真心为兵、真诚服务,各项工作平稳起步、有序组织、扎实推进。
一、今年以来主要成绩、亮点工作
(一)打赢“阻击战”,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疫情发生后,迅速响应落实疫情防控预案,加大对行动不便和重度伤残等优抚对象保障力度。局机关干部职工自发捐款和无偿献血,捐款达20700元。军休所休养老干部捐款26500元。抽调人员参与日晖社区车站小区封闭式管理任务,3班倒24小时不间断值守。同时,宣传报道工作及时跟进,在中国双拥、学习强国、今日头条、南通发布等媒体发稿32篇,其中省级13篇、市级11篇。
(二)紧扣“两抓年”,保障水平逐步提升。
一是抓“思想政治建设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权益维护。今年以来,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约3500人次,其中受理各级各类信访件270件,化解信访矛盾23件。开展帮扶救助892人,困难人员精准帮扶783人,“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注入124.4万元;全县成立“退役军人之家”26个,“六必访”走访1093户,表彰优秀退役军人先进事迹903人次。
二是抓“基层基本基础建设年”,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服务。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及时新建城中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调整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大豫镇、长沙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确保达到“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五有标准。10月13日,市局朱琪建副局长带领市联合考评组对我县“退役军人之家”和“老兵调解室”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考评,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全年组织县、镇、村三级退役军人“红色先锋”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多场次,在全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强化“保兜底”,做细做实优抚拥军褒扬工作。
一是及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金。畅通渠道,加快抚恤补助资金拨付、发放节奏,及时足额将抚恤补助资金发放到广大优抚对象的手中。今年以来已发放抚恤补助金1.4亿元、物价补贴 1233万元。
二是持续性开展拥军褒扬工作。将双拥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制定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每季度进行双拥工作通报。省厅谢晓军厅长、市委政法委姜永华书记、市局焦广琪局长八一期间亲自看望慰问驻如部队,市局朱琪建副局长与我县主要领导共同参加由我局承办的“不忘初心、荣光永铸”庆八一晚会。108家企业、商超助力“拥军优属优惠服务月”,如东日报整版刊发,县局微信公众号连续推出银行、企业等各类优惠信息,鼓励更多社会资源参与。7月份启动“尊崇军人 关爱老兵”摄影展,县委书记沈峻峰、县长陈慧宇向4名抗战老兵赠送摄影集,在全县掀起弘扬革命精神、提升军人自豪感和荣誉感的热潮。积极开展立功送喜报、为重点优抚对象上门体检、发放退役军人“政策掌中宝”、成立“退役军人之家”文艺宣传队等,从各方面关心关爱现役、退役军人,将拥军褒扬工作做到实处。
三是积极开展救助帮扶活动。及时引导因疫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优抚对象家庭和个人向相关部门申请临时救助,发放帮扶援助资金58万元。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走访慰问活动,涉及抗战老兵、孤寡军人、伤残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262人。
(四)围绕“保民生”,就业创业持续优化。
一是全力以赴做好安置工作。为保证移交安置工作的有序开展,牵头成立如东县2020年军转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编制筹集安置岗位。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中实行积分选岗安置为主导,尝试开展“特岗选拔”(直通车式)安置。按照“四公开一监督”的原则,稳步推进移交安置各阶段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满完成2020年上级下达我县的8名军队转业干部、21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1名随调家属的移交安置任务。
二是培育就业创业孵化基地。高标准打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如东天宏创业园,制定入园标准和优惠政策,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资金、场地、技术支持。6月7日,省厅吕超豪处长、市局焦广琪局长、新华社记者沈汝发实地进行调研指导。为激发退役军人创业热情,上半年举办县级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初赛,选出7个项目参加省、市角逐,丰利镇鹤林农场项目获南通市决赛三等奖,县局获优秀组织奖。
三是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就业创业。一是拓宽企业就业渠道。主动对接县工商联、县属国有企业以及人力资源公司,落实50余人就业并协调县洋口镇禾本化工有限公司提高同等岗位退役军人工资水平。联系中天、金红叶、正大等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举办8场网络招聘会,并会同县人社局组织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共计130余人签订就业意向书。二是着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发专门岗位、培养退役士兵村官,弥补企业就业渠道的不足。三是积极打造互帮互助载体。依托退役军人企业家联盟带动全县367家退役军人企业吸纳300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江苏银行如东分行一次性给予退役军人企业2亿元信贷额度,目前已发放贷款8000多万元;召开全县退役军人创办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整合政府行政资源和企业社会资源,出台针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上下游企业产业聚集,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搭建合作共赢平台。省厅和市局工作简报都对如东县采取公安系统优先招录、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培养退役士兵村官等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赵世勇副省长亲自批示:“如东县的做法,值得各地参考借鉴”!
(五)打造“新亮点”,如东经验渐入佳境。
一是打造退役军人企业家联盟。5月21日全省首家退役军人企业家联盟在如东成立。该联盟由7名优秀退役军人企业家发起,44家理事企业组成,每家理事企业每年至少吸纳2名退役军人就业。5月29日,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推进会上,厅长谢晓军肯定了此项创新举措。建军节期间,县委书记沈峻峰、县长陈慧宇亲自为“十佳退役军人创业标兵”颁奖;同时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助力我县创文行动,自发前往全县各镇(区、街道)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体现军人间的互帮互助。
二是率先推进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坚决做到聚焦主要矛盾,严格核定人员,把握政策要点,保持口径步调一致性。部分退役士兵养老保险补缴系统录入退役士兵信息4300多条,养老保险办结1367人,医疗保险办结26人。
三是承办市退役军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试点。在深入调研现状基础上,制定下发政策文件,进行全面部署。依托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进行退役军人流动党员登记。开发了集成基本信息、工作台账、统计报表等诸多功能的退役军人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指导流入党员较多的企业设立“退役军人党员先锋岗”,开展“技能大比武”等活动。
四是开展“特岗选拔”(直通车式)安置。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中开展“特岗选拔”(直通车式)安置,县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经过报名、笔试、面试、审档、公示等程序,退役士兵顺利上岗。五是专门岗位开发显成效。在去年落实198个专门岗位就业的基础上,克服疫情影响,8月18日至19日,如东县启动第二批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士官)、立功伤残人员专门岗位选岗工作,209人选岗成功。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专门岗位开发、选岗、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发挥了困难退役士兵就业“保兜底”的作用。
二、明年工作思路、重点和关键举措
(一)明年工作思路
一是坚决抓好上级政策落实。把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退役军人事务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摆在重要位置。加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筹措力度,做好优抚对象数据审定、悬挂光荣牌、送喜报上门等工作,增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全面完成安置任务,抓紧解决退役士兵安置遗留问题,切实去除存量、遏制增量。做好企业军转干部帮扶解困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待遇。
二是扎实抓好基层主阵地建设。进一步突出能力建设,加强对系统内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联合两新工委、总工会力量,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退役军人之家建设。自筹资金与申请补助结合,对直属事业单位烈士陵园和军休所完成现代化升级改造。
三是认真抓好退役军人作用发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年”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入挖掘退役军人先进典型、讲好退役军人故事,选聘退役军人充实到红色宣讲、国防教育、公益活动的工作队伍中。发挥退役军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拔培养优秀分子进基层两委班子,让退役军人党员成为我党长期执政的可靠力量。探索创新退役军人管理、教育、服务新模式。
(二)重点和关键举措
一是合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吃透新修订的《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主攻薄弱环节,抓住问题整改。联合驻如部队,深入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继续打造“老山战友群体”、“供电公司退役军人党员服务队”、“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等双拥工作品牌。八一期间联合驻如武警、空军雷达、海警部队,深入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努力营造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氛围。
二是积极做好县烈士陵园改造工程。县烈士陵园纪念设施年久失修,纪念馆面积小,布展陈旧,部分资料和文物由于室内潮湿,开始发黄、已不具备陈展条件,纪念馆内缺少声光电控等现代化多媒体展示平台。目前正在对如东县烈士陵园的展览馆进行升级改造,配置声光电控等现代化多媒体展示平台。确保2021年全面完成对县革命烈士陵园的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