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如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时间:2024-07-09 14:44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积极开拓进取,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切实把广大退役军人团结凝聚在党的旗帜下。选树宣传先进典型,推荐田汉华同志参加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评选,申报3家单位创建省优秀“戎耀之家”;大力推进“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清明节前后,发布了141位烈士信息,征集寻亲线索,对接相关单位为耙齿凌战斗牺牲的93位烈士寻亲,为鲁南战役牺牲的100位烈士寻找安葬地;发挥好县革命烈士陵园等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扫”活动,接待80多批次1.2万人次参加祭扫;组织全县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参观如东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

(二)积极服务部队练兵备战。健全完善拥军优属军地协调机制,畅通军地需求对接渠道,深化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坚持以部队满意为标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集中力量做好军地互办实事项目,梳理拥军优属事项18件,拥政爱民事项19件。关心驻如部队官兵生活训练,开展“送学训物资、送心理健康、送书香文化、送厨艺培训”等服务进军营;开展“走边防看亲人”活动,走访慰问如东舰官兵及如东籍官兵;落实关爱军人家庭具体措施,持续巩固“你为国戍边·我为你守家”关爱现役军人家庭活动成果;继续推进双拥示范街建设,持续打造“15分钟拥军服务圈”。充分发挥拥军优属促进会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公益组织等力量参与拥军服务,拓宽社会化拥军领域和范围,不断形成拥军集群规模效应。

(三)用心用情服务退役军人。移交安置有序。完成春季53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报到接收工作,完成33名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的档案审核和接收工作。积极组织军休干部开展学习、文娱、康养等活动,落实政治、生活、医疗待遇,不断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就业服务有效。组织春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37人适应性培训,参训率和到课率100%;完成新招录“兵村干”强素质、提技能培训工作;完成消防员个性化培训、兵支书创业培训等;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两场,网络招聘会一场,网上发布各类招聘信息10余条。组织退役军人创业创新项目选拔赛,为参加市赛、省赛打下了基础;在全县16个镇、街建设老兵再就业工作站(示范点),为有就业意愿的退役老兵再就业提供信息,搭建平台。关心关爱有情。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优抚对象203人,发放优抚对象慰问金,一季度帮扶援助16人;为115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退役军人,每月增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0%的保障金,为全县符合条件的209名低保、特困退役军人免费办理了防癌险;开展“四访四送”、“情暖老兵”活动,积极回应退役军人急难愁盼,帮助解决一些可感可及的实际问题,利用关爱基金、援助资金对困难退役军人进行帮扶援助,让尊崇看得见摸得着;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项优抚经费、医疗救助、生活补助等;组织全县9751名优抚对象免费体检,完成910人;组织5批220名重点优抚对象疗养,完成2批80人;受理173人次申请身份认定、残疾等级评定,确保优抚政策应享尽享。

(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从严从实管理。修订机关工作制度,严格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从班子抓起,从考勤抓起,每月对考勤情况、月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公示。完善局系统人员考核办法,抓实领导干部及其他人员平时考核,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党员冬训、“红旗科室”评比、作风效能建设等活动,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积极参加市局“青苗杯”比武练兵活动,促进年轻干部成长。开展创新创优。对照重点工作,坚持需求导向,开展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创新创优研究讨论,梳理推进3个创新创优项目。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优化服务保障体系。推进镇(区、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开展全系统业务培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优化退役返乡报到“一件事”改革,进一步减环节、优服务、提效率。

二是提升安置就业质量。做好今年转业干部和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拓宽“直通车”安置范围,促进人岗相适,提升安置岗位质量和安置满意度。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推介优质企业岗位;落实退役军人创业税收、金融优惠措施,助力培育市场主体成长壮大。推进“兵村干”专场招录工作,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深化优抚褒扬工作。拓展优待证使用场景,让优待证“含金量”更高。做好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数据核查和年度确认工作,为优抚对象解难题、办实事。弘扬英烈精神,县革命纪念馆承办红色场馆讲解员比赛,开展烈士纪念日公祭等活动,做好“双致敬”、为“烈士寻亲”工作。

四是全力推动双拥创建。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开展“走边防看亲人”、“新兵守国·老兵守家”拥军优属活动,做好八一走访慰问工作,加强“十五分钟拥军服务圈”建设,发挥拥军优属促进会等社会力量,关心关爱军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