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
“村企联建”绘就“强村富民图”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1-01-29 字体:[ ]

(全媒体记者 朱南州 高玉霞 冯益军)近日,如东县洋甜供销社建成并投入运行。洋甜供销社坐落于洋口镇甜港村,是由市、县两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甜港村经济合作社共同出资组建,是甜港村村企联建项目之一。据了解,洋甜供销有限公司为农服务综合楼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投入约1000万元,包含银行、超市、饭店以及培训基地四个经营主体。洋口镇甜港村党总支书记王彬告诉记者,通过建设洋甜供销社项目,村里每年的收益能达到25至26万元,能带动60至70名村民就业。

同样,位于长沙镇四桥村的海边城外田园综合体项目去年正式开工,占地470多亩,总投资3.5亿元,是上海特颂实业有限公司与四桥村的联建项目,预计2022年上半年全面竣工。该项目涉及精品民宿、民俗文化街、乡村大舞台、设施农业等,建成后每年能给村里增加村营收入约34万元,解决200人的就业问题。

目前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长沙镇共有10个村居与企业形成联建意向,其中4个项目已建成,另有3个项目正在建设中。长沙镇镇长吴亚云介绍,该镇通过村企联建,为全镇百姓增加收入共2000多万元,增加村营收入共200多万元,接下来他们还会继续挖掘潜力,加大村企对接力度,争取全镇每个村都要建成一个村企联建项目。

“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甜港村、四桥村的嬗变是我县实施“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引入工商资金、管理“活水”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海兵告诉记者,村企联建是为了引导企业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带到村里,培养新型村干部和现代农民,通过企业出资金、出管理,村里出土地、出劳动力,形成一批合作开发型、项目带动型、招商引资型、发展顾问型村企发展模式,使村企形成利益共同体,推进村企融合发展。目前,我县“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工作开局良好,截至目前,全县223个参与联建的村居,有219个形成联建意向项目242个,通过省级平台审核确认的联建项目179个,联建覆盖率为82%,在全市排名第一。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好的产业项目能带动地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在村企合作中,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指导村、企利用各自优势资源,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共同谋划项目、培育产业,让各种生产要素顺势流动,村居收获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发展资源,企业获得用工、土地和市场等供应保障,把“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实现1+1>2的效果。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把培育村企联建示范典型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土地等扩大产能,实施联建项目,积极探索多主体、多要素、多层次、多形式的股份合作新模式。通过异地联建,充分发挥各地区资金、土地、管理、技术、人才等优势,发展“飞地经济”,实现多方共赢,使我县村企联建工作真正做到“项目好、联建真、辐射强、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