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如东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如东县政府办公室
(2012年1月)
2011年,我县政府信息工作在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市政务公开领导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大行政推进力度,创新公开工作举措,加强公开考核督查,圆满的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一是构建完善领导机制。为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推进,县委、县政府及时充实和调整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两办”主任和县纪委分管书记任副组长、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县政府办具体牵头负责组织推进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镇区、各相关部门也分别调整了相应工作机构,确保做到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进一步完善以县、镇、部门联动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在全县构建形成上下合力推进、部门各负其责,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人员具体承办的工作推进格局。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按照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制度要求,县政府专题研究讨论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如东县政府信息公开一系列相关制度和办法,内容包括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审核、发布协调、公开公示、听证、考核、督查、责任追究、社会评议等制度,为扎实推进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突出工作重点,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
我县结合省、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和人民群众所需,以规范政府从政行为为核心,以为民、便民服务为宗旨,突出了政府信息公开质量的提高。
一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内容。2011年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全县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公开的内容、公开的形式、公开的制度等作了明确。县本级政府着重公开内容包含:政府(办)文件、重要会议、重点工作、规划、报告、人事任免、应急管理、统计数据等。政府部门重点公开内容包含:机构概况、政策法规、规划计划、业务工作、行政许可等。针对各镇处在基层、联系广泛的实际情况,我县从老百姓急需了解的信息入手,排出了十一项主动公开内容,主要包括:各镇规划计划报告、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筹资筹劳、集体资产处置情况、民政福利资金发放情况、土地规划执行情况、拆迁补偿、计划生育执行及三农政策贯彻情况等。各公共事业单位重点公开相关政策、服务指南、收费标准、咨询热线等。通过对公开信息内容的规范,进一步提升了政府信息的参考和利用价值。
二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程序。在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密切的民生事项作为政府信息公开重点的同时,我县各公开单位进一步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台帐和审核发布制度,制定完善了工作流程,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保政府信息生成后20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布。严格实施《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遵循“谁制作、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对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由相关工作人员确定并制作、更新,在起草公文和制作信息时,对文件内容是否公开提出拟定意见,对属于免于公开的政府信息说明具体理由,由工作人员审核并报单位分管领导审批。对难以判定是否涉密的政务信息,第一时间向县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请示是否公开。经审查,2011年我县在各级网站等公开平台向社会公开各类政府信息未发生一起涉密事件。
三是推进党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1、党委权力网上公开实现透明运行。
作为全市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单位,我县把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作为推进党务公开的重要举措,以“中国如东”门户网站为重要展现平台,不断完善县委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安排专人及时对县委权力公开运行网中“走进如东”、“要闻速递”、“领导之窗”、“机构设置”、“党务公开”、“部门工作”等相关栏目进行信息维护,及时公开县委权力运行流程图、县委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等,打造网上“阳光县委”。县委权力公开运行网已成为党委对外宣传的主窗口、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主平台和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的前沿阵地。县委权力公开运行网目前已累计访问点击量达1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县委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的参与度。
2、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正常有序。
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根据省市 “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全覆盖、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全覆盖、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的要求,目前网上政务大厅、网上监察监控、法制监督系统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截至目前,我县权力网上运行信息系统政务大厅共办理各类行政权力事项72113件,其中行政许可22645件,行政处罚7443件,行政征收7626件,行政强制52件,行政其他34347件。县级网上监察平台共对24个部门的963件报警办件进行了督查督办,按期回复率99%,全县所有在网运行的行政权力事项按期办结率为95.6%
四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县政府办公室共收到依申请公开申请书1件,按期答复。
五是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全县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行政复议案件8起,行政诉讼案3起,均依法办理完毕。没有相关的申诉案件。
(三)强化载体建设,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形式。
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认真创新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
一是积极推行网上公开。积极发挥“中国如东”政府门户网站的窗口作用,着力推动我县网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县政府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对政府网站进行升级改版,对原有的政府信息公开页面进行规划和整合。对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科学规划县本级政府信息公开栏目。2011年,政府网站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3088条,其中县政府本级以东政发和东政办发的制发规范性文件240件,在政府网站发布120余件。为加强与广大网民的沟通,我县在政府网站上积极打造“在线访谈”、“书记县长信箱”、“在线调查”等互动精品栏目,使之成为我县推进政务公开、了解社情民意、促进为民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进一步加大“书记县长信箱”的交办处理力度,截至目前,接受群众来信4540件,已处理4318件,办结率95.1%。同时县纪委加大对“书记县长信箱”办理情况督查,并对办理不及时的单位予以通报曝光。目前“书记县长信箱”已成为群众反映问题、咨询政策、网上投诉的重要渠道。县政府信息中心每月将网民反映的情况,及时编发《书记县长信箱摘报》、《网上社情民意》等内刊,分发到相关领导和部门,为领导掌握民情、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是积极推行广播、电视、报刊公开。在广播、电视、报刊上及时公开相关政府信息,同时县纪委、县政府纠风办、县文广传媒中心、县政府信息中心联合打造“政风行风热线”四位一体网络视频直播互动节目,在《如东快报》开设“118短信平台”,并将“118短信平台”与政府网站“县长信箱”进行整合,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咨询和投诉,及时反馈问题处理情况,公布相关政府信息。“政风行风热线”全年安排播出32期,县委、县政府领导及30个部门的负责人走进直播室与广播听众、网民进行直接对话;“118短信平台”受理投诉咨询522件,办结率100%。2011年10月30日我县开展了“服务科学发展 关注民情民生”的“政风行风热线”大型户外现场直播,县级机关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与广大市民和听众朋友们现场交流沟通,接受大家咨询投诉,为大家排忧解难。通过户外直播活动,部门和群众互动活跃,现场气氛热烈,真正发挥出“热线”户外直播在“零距离”倾听民意、“面对面”答疑解惑等方面的优势。
三是积极推行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公开。今年我县加大对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场所的投入,努力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营造开放、便利、优美的环境。县档案馆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档案馆使用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库房面积达3560平方米,公开查阅接待大厅面积达400多平方米,使查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建立政府信息定期报送机制,同时落实专人负责全县政府公开信息的查阅工作。截止年底,县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场所共接待现场免费查询409人次、电话查询37人次,提供政府信息1697件,较好地服务了社会公众。
(四)强化监督检查考评,确保政府信息公开落实到位。 继续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机关、镇区整体目标考核范畴(在百分综合考核中占3分),以此为抓手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年初专门出台《如东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审核公示、考核督查、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将公开内容细化,公开要点量化。二是由政府办牵头,按季度组织对全县各单位、各镇区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量化抽查考核,及时将抽查结果进行反馈,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年终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镇、各单位整体目标考核,与评先评优挂钩。通过强有力的工作举措,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得到有效规范。2011年因政府信息公开引发的行政复议(8件)、行政诉讼(3件),主要涉及征地、房屋征收方面,均得到有效化解。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尚需进一步提高。少数单位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它提高到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的法定义务这一高度来认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性不够强。二是信息公开不及时。部分单位工作时紧时松,少数单位在信息生成20工作日内没有按信息公开的时限上传,公开信息的时效性不强。三是信息公开管理不规范。信息分类不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分类不准确、不细致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公开不规范。有的单位信息经办人员分不清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不予公开的范围,从而导致一些必须公开、应该公开的政府信息没有公开。信息上传不规范。有的单位因工作人员变动,对政府信息公开业务不熟悉,技术操作不规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2年,我们将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重点,按照市政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切实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式,努力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完善载体建设。重点对全新改版后的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回头看,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页面,使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作为县政府门户网站的重要板块,及时发布各类政府信息,提升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在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更加突出方便性和时效性。全面落实政府党政内外网信息保障的工作责任,将每个栏目的保障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头,全力做到信息发布常态化,信息公开正常化。
(二)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2012年我县将扩大信息公开范围,着力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推进镇、村、社区政务公开,及时公开城乡居民关心的事项,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所有面向基层服务的医院、学校、公交、供电、供水等公共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办事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公共事业单位要编制办事公开目录,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并列入主管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范围,一同接受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管理、检查和考核。
(三)进一步严把信息质量。在组织整理政府信息工作中,把保证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开内容作为工作重点抓紧抓实,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广度、深度。同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公开内容,真正做到“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确保政府公开信息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四)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加大党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考核力度,以县两办名义下发党务、政府信息考核办法,并定期安排考核检查、组织推进,利用绩效考评、实地检查、网上信息统计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检查和抽查,特别是对部分进度相对迟缓和公开信息不完整的单位加大督查和曝光力度,做到“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在信息公开中防止形式主义和应付式的工作态度,使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制度化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