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我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产业兴旺,聚力富民增收,先后建成国家级产业融合园、省级农业现代产业园,规划建设百亿能级如东食品产业园——
物阜民丰产业兴 现代农业亮点多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0-06-29 字体:[ ]

微信图片_20200628155350.png

全媒体记者 万璐璐 徐书影

现代农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把握好农业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县围绕乡村振兴主题,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依托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的辐射作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随着乡村振兴生动实践渐入佳境,在城乡铺展开来的是业旺、景美、民富的美丽新画卷。

设施建设增添发展动能

“田路好走、水易灌、涝能排,这连片的田作起来不知道省了多少心!” 临近晌午,位于长沙镇四桥村的如东永胜家庭农场负责人曹雪军望着自家千亩良田里穿梭的插秧机,心里别提有多畅快了。昔日零散不平的农田成方连片,其间配套防渗渠、排水沟、硬质化道路,这样气派规整的工程,在水稻移栽前基本竣工,丝毫没有妨碍他们的农时。村党总支书记许雪峰告诉记者,这项工程总投资2600万元,涉及全村1万亩耕地面积,其中近一半的量都被村里13个种植大户流转了,未来是名副其实的“粮仓”。

万亩粮仓渐成气候,另一边,大豫镇巩王村则将一万亩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设计成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助推器”,规划出优质粮食和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土地连片后租金从200元一路涨到700元,老百姓‘争’着流转,有意愿的客商也‘抢’着要地。我们要做就做精品农业,让土地效益最大化!” 巩王村党总支书记张红梅满怀自信地立下这样的目标。

如东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也是以“西兰花小镇”闻名的菜篮子基地。近年来,我县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落实、高效实施、规范运行、整体联动的原则,真正做到了“四统筹”“四加大”,即统筹项目规划、项目资源、年度计划和资金投入,加大项目争取、奖补、建管和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据了解,2017年至2019年,累计实施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和提档升级项目规模47.1万亩,完成投资12.67亿元,项目共涉及14个镇(区、街道)、87个村(居)。我县2019年规划在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共计21个、13.95万亩,总投资约3.6亿元。2020年,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规划14个,总计10.3万亩,总投资约3.7亿元。

人才培育积蓄内生动力

“密栽的情况下我们为了培育壮苗,在揭膜一到两天就进行化控……”栟茶镇钱涌家庭农场有6500亩粮食种植面积,规模堪称全市之最,这两天,农场刚刚结束了水稻移栽,负责人王钱勇向记者吐露了今年“密栽”的秘诀,这种在原先一亩地一万八到两万穴秧苗的基础上提升40%密度的大胆尝试,并不是他的想当然,而是吃透了水稻从育苗到整个生长周期的规律后,通过科学手段人工进行“化控”的尝试,通过后期相应调整培管模式,预计每亩产量能增加100斤。

王钱勇毕业于农业类高校,经营6500亩家庭农场,离不开他的专技以及多年发展的农业研究所、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要依靠专业的技术人才,因此无论是新兴职业农民的培育,还是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无疑都是往专业技能靠垄的方式。今年,我县新增了7个县级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将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在技术、装备、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努力构建我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实习实践和创业孵化的服务平台,助推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产学研合作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科长黄新泉告诉记者,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江苏宝宝集团公司与江南大学、南昌大学、扬州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等院所建立了紧密型的产学研关系,公司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8名,其中博士5人、硕士7人、高级职称18人;北渔人和水产品有限公司与浙江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和南通大学常年保持合作;兴洋家禽养殖有限公司从国外技术装备资金达580万元;南通协和食品有限公司每年投入研发经费2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科研投入6699.3万元。

产业规划引领富民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落脚点是生活富裕。兴业方能民富,产业是地区发展的物质基础所在,也是全面小康的根本依托。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供给侧改革”思路,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调优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等方面,统筹推进,多措并举,促进富民增收。无论是产业园区建设还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小镇打造,均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以大豫镇的“西兰花”为例,今年近两万亩春种西兰花已于一个月前结束采摘,通过“公司+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采取“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的方式,有效助推产供销一体化,助农增收超过一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本地及周边地区农户21万户,多数企业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大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共同体,通过订单收购等方式,与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省级以上主粮加工类龙头企业自建生产基地面积46403亩,订单生产基地面积503279亩,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基地面积81198亩,畜禽养殖类企业自建生产基地情况肉鸡、鸭、鹅出栏量超35万只,禽蛋生产量超14000吨。

由南通博爱面粉有限公司、南通市东盛米业有限公司、南通绿之蓝米业有限公司三个省级龙头企业和南通凌洋米业有限公司一个市级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包含9家农业龙头企业、14家合作社、99个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联合体种植面积共16.1万亩,共带动农户5.97万人。其中南通市绿之蓝稻米产业化联合体较常规种植亩增收230元,较联合体外种植亩增收60元。江苏鸿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19年底前进行了组建联合体前期摸底,据了解有意向加入联合体的蛋鸡养殖大户近200家。

此外,本地名特优农产品的出现也为产业兴旺再添一力。2015年以来,我县先后有狼山鸡、如东大米、如东紫菜、如东文蛤、如东泥螺五个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县种植业“三品一标”产量占比63%,保持全市领先。全县有效期内绿色食品获证30个,占食用农产品耕地面积21.5%。“如东狼山鸡”品牌成功入选“中国农产品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