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如东县“十四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来源: 如东县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2-04-26 累计次数: 字体:[ ]

近日,如东县出台了《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如东县“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如东县“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如东县“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通知》(东政办发〔2022〕41号),重点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综合防灾减灾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安排,现由如东县应急管理局为您做如下解读:

如东县“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

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如东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加快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步伐,实现“勇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时期,也是如东县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切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如东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的重要阶段。

二、政策依据

依据《南通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和《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科学编制《如东县“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如东县安全生产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是如东县政府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如东县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构建具有如东特色的现代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系统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三、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包含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5部分内容。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江苏省委省政府、南通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着力防风险、保稳定、建制度、补短板,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守牢安全生产基本盘,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推广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运用发展,夯实安全基础保障,加快提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为如东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2.基本原则

①政治引领,争先进位。

②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③风险防控,源头治理

④压实责任,协同治理

(二)发展目标

1.总目标

到2025年,逐步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实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应急指挥、救援处置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数字赋能安全生产效果明显,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全民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高,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基本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2.分类目标

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依法治安局面形成,安全监管执法能力显著提高。

企业安全管理和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及设防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基础得到夯实,科技强安措施有序推进。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全面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防范,全面减少安全生产一般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三)主要任务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①强化党政领导责任

②明晰部门监管责任

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④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2.深化安全专项整治

①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

②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③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3.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①强化安全风险源头治理

②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③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4.深化监管执法改革

①夯实安全生产执法基础

②规范安全生产执法程序

③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

5.提升科技支撑水平

①加强安全科技人才体系建设

②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③推广应用安全新技术与装备

6.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①深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②强化安全生产培训考核

③营造社会安全文化氛围

(四)重点工程

1.消防基础建设工程

2.城市安全智能监控信息中心建设工程

3.安全生产科教宣教场所建设工程

4.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程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落实财政保障

3.严格监督评估

4.鼓励社会参与

如东县“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

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如东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加快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步伐,实现“勇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时期,也是如东县持续深化应急管理机构改革,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二、政策依据

根据《南通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和《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政策法规要求,编制《如东县“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如东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是如东县政府全面提升应急体系建设水平的主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三、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1.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

2.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3.应急救援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4.应急技术支撑能力持续提升

5.应急文化宣传教育亮点纷呈

(二)面临形势

1.发展机遇

①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制度优势逐渐显现

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③科技迅速发展提供强力应急技术支持

2.面临挑战

①公共安全形势日益复杂

②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③应急预案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④应急救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⑤应急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夯实

四、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包含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5部分内容。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防风险、保稳定、建制度、补短板,全力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坚持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如东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基本原则

①统一领导,转变思想

②以人为本,注重民生

③预防为主,源头治理

④依法管理,系统建设

⑤政府主导,社会共治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如东县基本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

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各环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应急预案管理更加规范,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

应急管理基础能力持续提升。突发事件风险管控体系基本形成,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并编制公共安全风险清单。城乡社区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稳步提升,应急避难场所满足常住人口紧急避难需求。

核心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高。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和装备配备与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应急队伍技能培训明显提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规范性不断提高。应急救灾装备现代化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应急演练的实战化水平明显提高。

综合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应急平台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天地一体、互通共享的立体化应急通信服务保障网络基本形成,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快速提升,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更加完备。

社会协同应对能力明显改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应急协同水平和社会参与度大幅度提升,初步构建政府主导、多元联动、协同配合的多元共治新格局,形成更多具有如东特色的应急治理模式。

(三)主要任务

1.推进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①发扬党建引领特色工作机制

②构建科学高效应急指挥机制

2.建立健全应急准备体系

①完善规范化应急预案体系

②推行实战化应急演练机制

③构建多元化应急协同机制

④组建多元化应急救援队伍

3.健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①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②健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

③完善灾害风险信息共享机制

④建立健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

4.完善现代化应急支撑保障体系

①配备现代化应急救灾装备

②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③强化减灾应急资金保障

5.营造应急安全文化氛围

①完善应急培训考核体系

②打造应急教育宣传平台

③开展城市安全文化建设

(四)重点工程

1.如东县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2.如东县特种应急救援装备提升工程

3.如东县应急安全体验馆建设工程

4.如东县应急救援综合性培训基地建设工程

5.如东县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工程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落实财政保障

3.重视人才培养

4.严格跟踪督办

如东县“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如东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加快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步伐,实现“勇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时期,也是如东县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与自然灾害风险相匹配、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面提高城市韧性和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二、政策依据

根据《南通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和《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政策法规要求,编制《如东县“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如东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是如东县政府履行防灾减灾救灾职责的主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三、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在如东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任务要求,稳步提升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全力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有序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牢牢筑起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综合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1.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2.防灾减灾救灾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3.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高

4.防灾减灾救灾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5.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加强

6.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教成效明显

(二)面临形势

1.发展机遇

顶层设计层面。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战略地位层面。如东县正处于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叠加,港口优势、空间优势、载体优势将进一步彰显。

经济发展层面。“十三五”期间,如东县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大项目突破年”行动,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

科技发展层面。目前,如东有14家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载体平台,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试点序列,展现出科技人才和经济发展齐驱并进、互促共荣的良好态势。这为如东以科技促进应急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环境。

2.面临挑战

自然灾害形势日益复杂多变,防灾减灾救灾压力仍然较大。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综合防抗救能力亟待加强。

防灾减灾救灾预案体系不够完备,救援响应能力有待提升。

防灾减灾设施建设规模不足,科技支撑水平亟待加强。

减灾防灾救灾人才依然欠缺,社会力量吸纳明显不足。

四、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包含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5部分内容。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战略部署。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推进如东县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

2.基本原则:

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②源头治理,防抗救结合

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④科技赋能,精准防控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更加完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与自然灾害风险相匹配、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的、具有如东特色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1.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更加健全。

2.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3.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

4.自然灾害救助制度更加完善。

5.灾害应急保障水平日益提高。

(三)主要任务

1.推进灾害防治体系现代化

①健全防灾减灾救灾领导体制

②健全自然灾害信息共享机制

③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2.完善自然灾害治理体系

①确保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

②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化建设

③加强关键性基础设施监测

3.健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①全面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②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③完善灾害风险信息共享机制

④加大技术赋能应急救援力度

4.建立灾害救援共治格局

①组建多元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②加强多元主体应急协同机制

③加强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

5.夯实应急支撑保障体系

①配备现代化减灾防灾救灾装备

②建立科学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③统筹灾害监测技术研发与转化

④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资金保障

6.营造防灾减灾文化氛围

①打造多样化安全教育科普平台

②开展特色化城市安全文化建设

③搭建知识竞答互动性科普平台

(四)重点工程

1.如东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2.如东县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建设工程

3.如东县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程

4.如东县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工程

5.如东县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权责清单

2.推动重点工程,落实财政保障

3.统筹实施方案,做好考核评估

4.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支持

原文: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