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乡村振兴百村行
我县积极破解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难题,走出了一条民主法治与美丽乡村建设互促共进的新路子——
良法善治护航乡村振兴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0-08-03 字体:[ ]

(全媒体记者 曹雯雯 通讯员 顾昕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抢眼,只因‘民’字排在前。要以人民为中心,一部法典再体现……”连日来,双甸镇霜桥志愿服务队“开心大妈”以快板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形式新颖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有效促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普及和传播。

这是如东讲好普法故事、建设法治乡村、撬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良法善治在乡村振兴中的“压舱石”和“定盘星”作用,积极探索“枫桥经验”如东化的有效途径,村民法治观念不断强化、基层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城乡面貌正发生着喜人变化。

补齐法治短板,矛盾纠纷由多变少

“谢谢你们帮我们调解,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很多年,没想到这次一下就调解成功了。”前不久,双甸镇鹤井村村民宋红梅专程制作了两面锦旗送给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感谢他们成功调解困扰多人、持续多年的收养关系纠纷。

原来,宋红梅和爱人抚养着一名弃婴,但孩子多年前已被人依法收养,因为对方年纪大且没有固定收入,所以仍然与宋红梅一家生活。宋红梅想帮“女儿”解除收养关系,一直未能如愿。今年3月,县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走访双甸镇3个挂钩村居,由镇司法所、网格办、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运用专业资源,在当地依法依情化解了这起收养关系纠纷,宋红梅和女儿终于“名正言顺”地成为了一家人。

构建联动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如东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社会治理目标,将全县1496个网格与法官对接,实现了“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全覆盖和实质化运行。法官履行指导民调、联动化解、法律咨询等职能,定期下沉网格,就各类纠纷矛盾进行沟通交流、预警排查、研讨应对,贴身为群众解决这类纠纷难题。

健全贴身下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县242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建立起法律顾问便民服务微信群,近百名法律顾问活跃其中,推送法律知识、解答群众咨询、化解邻里纠纷,筑牢了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培育法治文化,靓丽风景由少变多

走在干净整洁的区间公路,风情小楼鳞次栉比,拐角处的标牌上一条条朗朗上口的法治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这是不久前记者在洋口村渔民小区看到的一幕。

近几年,洋口村积极探路法治乡村建设,由村里的文艺积极分子组成普法宣传队,结合社会热点和村民法律需求,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法治文化作品,定期开展文艺汇演,不仅形成了法治文化活动示范品牌,还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培育法治信仰、强化法治意识。洋口村也因此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事实上,用法治文化浸润美丽乡村在我县不是个例。针对农村普法对象难集中、普法时间难安排、普法内容难理解的“三难”问题,我县引导70多家文艺演出团体参与普法,“草根艺术家”们专门编印脚本,创作出歌曲、方言小品、地方戏曲等,把法律法规变成了村民们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的文艺节目,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我县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数量累计千余件,《求求你相信我》《公评法纪文明户》《国徽下》等10多件法治文化作品在全国小戏小品曲艺作品大赛中获奖。

按照“整体推进、差异发展、资金引导、全面覆盖”的思路,我县还坚持合力共建、资源共享、法治惠民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配备和完善法治文化设施,实现村居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截至2019年底,已建成11个大型法治文化公园(广场)、76个小型法治文化公园(广场)、56个法治文化阵地,形成曹埠镇“赵家剧院”、丰利镇“悟园”、大豫镇“留守儿童乐园”为代表的18家法治文化示范点,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厚植法治沃土,精神状态由贫变富

“我老公与朋友一起喝酒的,其中一人喝醉了,我老公也提醒他不要喝,酒后不能开车,但他不听,后来出了车祸,请问我老公对这起醉驾肇事负不负责任?”

“我家的两亩责任田被征用,除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外,还有没有其它补助,补助标准是多少?”

……

我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普法志愿活动有机结合,开通“普法直通车”,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精准提供法律服务。自去年开通以来,800多名志愿者聚焦农业农村、农民工、民营企业、贫困家庭、青少年等主体,积极开展法惠三农、法护务工、法助民企、法律扶贫、法防风险、法保发展和法助成长等7大行动,让群众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法治力量。

法律扶贫是这两年“春风行动”的重头戏。我县着眼于解决群众最急切最忧心的突出问题,细化基本法律服务事项清单,加大兜底脱贫群众的“一对一”法律帮扶,为扶贫开发项目提供法律体检、法律顾问等个性化服务。

从2018年开始,我县创新普法方式,连续举办两届“与法有约”家庭梦想基金大赛,一改以往单个学为家庭学,并通过家庭辐射到镇村、企业、学校,累计近3万个家庭报名参加,收到了“人人学法用法、个个懂法守法”的社会效果。

法润无声。新店镇祝套村党总支书记潘亚军感慨地说,过去,村民们一有矛盾就争吵不休,有时甚至还会大打出手,现在彻底变了样,遇到邻里纠纷、事故赔偿等等,村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按法律办事。据了解,目前全县有一半左右的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