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创文在行动
袁庄镇濮桥村移风易俗入民心 文明乡风展新颜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18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予钦 朱宇晔 通讯员 丁甫其 实习生 张鑫秀)为巩固提升南通市文明村创建成果,近期,袁庄镇濮桥村持续发力,采取多种措施弘扬文明乡风,受到了辖区居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京剧的表演艺术涵盖了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唱是京剧表演的核心,它通过独特的嗓音和旋律,展现了京剧艺术的韵味与魅力。”近日,在濮桥村暑托班课堂上,配合精美的PPT教案,老师在台上讲解得绘声绘色,孩子们在台下听得津津有味。京剧艺术课后,老师拿出纸笔,让孩子们画出心目中的家乡。平整宽阔的道路、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清澈见底的河水、别致的农家小屋,那是他们挚爱的家乡最美的模样。“平时孩子在家就是看看电视,无聊又伤眼睛,自从暑托班开班,我就天天送他过来。”濮桥村六组村民顾兰珍告诉记者,暑托班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文明礼仪、传统文化、安全常识、自然科学、手工制作、非遗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内容,孩子非常喜欢。

据了解,暑托班整合本村志愿服务队伍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文艺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的主力军作用,结合本地实际,在文明实践阵地开设各类素质教育课程,把文明实践与传统文化融合,推动文明实践与快乐学习同行。“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文化供给,提升未成年人文化文艺素养,不断坚定未成年人文化自信。” 濮桥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顾永旭说,“暑托班既丰富了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又有效缓解了乡村未成年人暑期‘看护难’问题,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更贴近群众,也更深入人心。”

顾永旭同时也是一位志愿者,这几天都在忙着入户向村民分发村自办的《濮言普语》村报。濮桥村一组村民曹年从顾永旭手中接过报纸喜笑颜开,她说:“我每个月都盼着村报发下来,最喜欢看道德典型板块,村里人村里事,肯定是要关心的。”据了解,《濮言普语》村报于2021年6月发布第一期,每月向村民发放2000份。村报分为四个常规板块:濮桥动态、党组织活动、村级事务公开、法律宣传和道德典型亮相,秉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发挥“上连政府、中管村组、下联百姓”的作用。下阶段,《濮言普语》还将根据村民的反响和提议,对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改进,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教育,促进社会风气文明和谐。

“文明婚嫁喜事:抵制高价彩礼,杜绝铺张浪费;文明养老送终:提倡厚养薄葬,反对封建迷信……”网格员、志愿者上门入户中,濮桥村移风易俗文化公约传递着文明新风,滋润着百姓心田。

顾永旭介绍,濮桥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联合派出所驻村民警对黄、赌、毒等不良陋习进行严厉打击,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崇尚文明;大力倡导厚养薄葬,本着喜事新办、廉办,丧事简办的原则,严禁大操大办、迷信祭奠、雇吹鼓手,鼓励村民们收取较少彩礼,由理事会德高望重的人员出面协商,解决婚事、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问题;通过村民议事会修订并完善了《村规民约》,并将《村规民约》公开在显著位置,深入倡导全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网格驿站、博爱家园、扶海志愿服务驿站、阳光村务、各类宣传栏、视频展示、横幅标语、广播站等载体,结合精准扶贫入户等宣传方式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发放宣传资料9000余份,做到宣传不漏户,覆盖率达100%。

顾永旭表示,接下来他们还要继续加强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知识竞赛、传统节日庆典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村民村约、树立先进典型、丰富文化生活和建立激励机制,不断巩固已有成效,推动文明新风在乡村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