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特殊群体
关爱残疾儿童 托起幸福明天
今年我县拨付儿童救助康复资金200余万元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19-12-17 字体:[ ]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茅晨华)近日,今年8岁的贝贝(化名)像往常一样,在奶奶的陪同下,来到了县含灵康复中心进行肢体的康复治疗。而这样的治疗贝贝已经坚持了5个多月,他也从一开始的无法独立行走,到现在虽然行走还是有点异常,但能走能跑。2017年,贝贝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被确诊为脑瘫,并在该医院做了肢体矫正手术,但效果并不明显。今年8月,贝贝来到了含灵康复中心进行按摩治疗,“现在能独立行走了,老师们对贝贝像自己孩子一样,很细心。”贝贝奶奶感激地说。

在含灵康复中心,像贝贝一样,因为肢体、智力、听力语言等残疾,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孩子有62人,中心给这些残疾儿童开设了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课程。“我们现在主要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口肌训练、语言训练、社交沟通训练、行为干预、埃尔斯感统治疗、听音治疗等,尽可能让孩子恢复正常生活。”县含灵康复中心负责人朱岩知介绍。

据了解,县残联共有3家儿童定点康复机构,除了以孤独症、智力、肢体、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为主的如东县含灵儿童康复中心,还有以视力康复训练为主的如东县蓝精灵儿童服务中心和以肢体脑瘫康复训练为主的中医院儿童康复中心,为我县残疾儿童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减轻残疾程度,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残疾,最大限度地补偿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缺陷。“凡如东户籍的0至14岁有视力、听力、语言、孤独症、智力、肢体脑瘫功能障碍的儿童,凭二级甲等及二甲以上医院病历证明,至残联康复科提出儿童康复救助书面申请。经审核通过后,再转介到相关儿童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县残联康复科主任朱亚红介绍。同时,康复期间,对在机构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我县还将按照家庭至机构的距离给与一定的交通(或者租房)补贴。每年11月份,经残联转介到相关机构康复训练的儿童家长,可凭康复训练记录和发票到残联报销。今年以来,县残联共转介残疾儿童280人,拨付救助康复资金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