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冲在前列,跑出精彩”系列报道之百强排名快速前移
倍道兼程勇毅行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1-02-07 字体:[ ]

微信图片_20210206141603.jpg

(全媒体记者 陆昊 钱海军 通讯员 刘少良)2020年末,全国县域经济专业研究咨询机构和社会智库——中郡研究所完成并发布《第二十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监测评价报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100名中,如东位列37名,比去年提升4位。

除中郡所百强榜外,2020年,如东在赛迪顾问百强榜排第35位,比上年度前进9位;在社科院财经院百强榜排第45位,比上年度前进5位。在各评价机构发布的最新百强榜单中,如东排名均快速前移。

百强排名体现综合实力

郡县治,天下安。我国县域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的70%以上。县域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经济单元,县域经济体承担着县域的经济发展任务,也负有全域的社会民生改善责任,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着力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只有县域经济得到更好发展,高质量的小康生活才能全面实现,迈向现代化的步伐才能更快更稳。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县域必然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

“百强县是县域经济发展竞争中的优胜者,其发展模式和治理经验都值得其他县市进行借鉴。”县统计局局长季海春表示,开展百强县市评价,总结百强县市的发展经验,既可以给其他县市带来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启示借鉴;还可以通过评价,让各百强县市看到自身发展的短板,为百强县市自身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带来启发。

目前,国内有好几家民间或学术机构推出百强县榜单,较为权威和较多被引用的主要有四家,分别是社科院财经院、中郡经济发展研究所、赛迪顾问、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评价指标体系不同,且每年都可能会有所调整。“财经院、中郡、赛迪三家指标数一般在二十几个,中小城市指标数接近一百个,无论哪一套指标体系,基本都会覆盖县域经济、科技、民生、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指标。因此,百强县市评价是对县域综合实力的评价。”季海春说。

位次前移得益多维支撑

近年来,我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集中精力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各类百强榜单中排名均前移4位以上。统计部门的分析数据显示,推动位次快速前移的核心动力,在于县域经济发展能力水平的大幅提升。

——经济发展基础好、速度快。如东县域经济总量已超千亿,在全国近2000个县市中排第28位。在南通市范围内,发展速度已经连续两年领先。疫情背景下,2020年GDP依然实现5.9%的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2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6.95亿元,同比增长0.62%,增幅列全市第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省、全市均居于前列,反映我县城乡居民购买力较强、消费市场活跃、经济内循环动力足。

——固定投资稳步增长。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4%,服务业投资增长5.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民间投资增长23.3%,项目投资增长10.3%。“十三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9.4%。

——城乡品质层级提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河六岸”整治、三号街区保护性开发、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稳步推进,“城依水、水抱城、水城一体”的滨海水乡特色城市初现雏形。城市绿地率近44%,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100%达标。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2020年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6%以内,建档立卡低收入群体稳定脱贫。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35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565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73元,增长7.4%。

——生态文明全面进步。深入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湾(滩)长制”,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全县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26.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7%,空气质量省市领先。

优势迸发展现广阔前景

进入“十四五”时期,如东的发展机遇之好前所未有,发展质态之好前所未有,发展趋势之好前所未有。“在众多利好条件下,只要抢抓机遇,稳扎稳打,如东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定会实现质的提升,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必将不断凸显优势,争先进位。”季海春说。

——绝佳机遇百年难逢。“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叠加,给如东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特别是国家层面明确加快建设江苏如东LNG接收站扩建项目,并提出重大产业项目向沿海布局,为如东发展带来实质性利好。区域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合作、基础设施互通、公共服务共享、高端要素集聚等效应将加速显现,为如东加强与长三角核心城市、苏南发达城市之间经济和产业合作提供新空间。

——重大项目引领发展。目前全县在建百亿级重特大项目达6个,南通最多。随着金光、桐昆、台湾中石化、中化现代植保产业园、能源岛、海上风电等大项目建成达产,在做大总量、扩大税源的同时,更将带来县域产业结构的积极变化,为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带来引流效应。

——交通格局加快重塑。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沪通大桥及规划中的5条过江通道,让如东与上海、苏南、浙江等地距离缩短至两小时车程以内。海洋铁路已经建成,三洋铁路、洋吕铁路正在规划实施,北沿江高铁即将开工建设,通如城际高铁已编入江苏省沿江城市群轨道交通网规划、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计划。规划铁路建成后,如东将全面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规划中具备上海枢纽机场功能的南通新机场距如东仅20分钟车程,将衔接北沿江高铁,与上海虹桥、浦东国际机场快速联通。

——优惠政策迩安远至。“扶海英才计划”对创业创新的单项资助最高达到300万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对企业投资项目最高奖励达到800万元;“企业能级双十计划”对上市企业最高补助达到2500万元……近年来,我县先后出台多项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文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更加突出尊重企业家,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积极搭建“政企汇”交流平台,持续办好“金牛奖”“县长质量奖”等评选活动。

——政务服务便捷高效。作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县市,我县率先在全国试点组建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在实现“3550”审批效率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容缺预审、快办快建等新型审批模式,加快向“2330”审批模式转变,全力打造“审批最简、收费最低、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审批服务环境。在江苏省双创环境评价中,我县综合排名全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