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吴莎莎 王晶晶)家住县城灯塔小区的赵振鹏今年103岁,老人生有两儿一女,现在四世同堂。虽然年过百岁,但是赵振鹏身体硬朗,耳聪目明,平时生活起居完全可以自理,每天空闲的时候,他还喜欢开着自己的电动轮椅到小区里转转。
97岁那年,赵振鹏被查出患有结核性心包积液,需要医生的精细操作将积液抽取出来。“用只有头发丝那么粗的管子下到心包膜以内,然后把里面的积液抽出来。”回想起那次手术,赵振鹏记忆犹新,感慨万千。“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只有公社医院,医疗设备没有这么完备,现在有人院、中医院这些大规模的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好得多了。”
赵振鹏是我县医疗卫生事业40年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切身感受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1978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68岁,到了2017年,这一数据上升到76.7 岁,我县更是达到了82.43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459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16家,民营医疗机构203家,村卫生室24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卫生技术人员4311人,职业(助理)医师数2472人。去年全县总诊疗480.1万人次,出院病人10.39万人次。2012年到2016年我县百岁老人的数量从90多人增长到150多人。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规律的劳动作息,加上不断优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如东人奠定了健康长寿的基础。
专家分析,人类的健康水平主要取决于遗传、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改革开放40年来,如东人的生活蒸蒸日上,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居住条件、营养水平的改善,大大延长了人均寿命。同时,医疗卫生水平和妇幼保健水平的提高,婴幼儿死亡率的下降,也减少了人均预期寿命的损失。《“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要达到79岁。记者从县疾控中心了解到,如东人均预期寿命10多年来已稳定在80岁上下,明显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的77.51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76.34岁,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