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羊肚菌 撑开特色种植“致富伞”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朱文婷 曹磊 包玉龙)羊肚菌一般都生长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是比较少见的人工栽种的菌类品种。然而,在大豫镇巩王村15组陈杰家里,他今年试种的半亩大棚羊肚菌喜获丰收,成为大豫镇产业发展新亮点。
一大早,陈杰照例到食用菌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查看,气温、湿度、光线,每个因素都不能马虎。得益于他的精心“照料”,今年试种的半亩羊肚菌长势良好,为接下来的规模种植打下了坚实基础。
羊肚菌,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顶端钝圆,因表面有似羊肚状的凹坑,被称为羊肚菌。它以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被誉为“菌中之王”。羊肚菌属于低温型菌类,一般采取冬种春收栽培模式,种植周期短、效益高,新鲜的羊肚菌批发价每斤约50元,烘干的羊肚菌每斤批发价500元。
因苛刻的种植条件,国内羊肚菌的人工种植稀少。去年,陈杰了解到浙江省农科院成功研发了种植羊肚菌的技术,他请来专家考察本地温度、湿度和土壤pH值。得知本地适宜种植羊肚菌后,他萌发了试种的念头。“羊肚菌种植最大的难点在于对气候、土壤要求高,太冷的地方不行,太热的地方也不行,它必须得有10℃到12℃左右的昼夜温差,而且全年需要20天低温期。它对土壤要求也比较高,要偏碱性,正好如东又是沿海地区,因此,我县很适宜种植羊肚菌。”
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陈杰熟练掌握了栽培配方、培育子实体、菌种选择等整套技术。接下来,他计划流转20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另一方面,准备注册食用菌公司和商标,成立经济合作社,延伸产业链,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