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书写大爱新篇章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20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袁嘉翊 贾兆亮)近年来,全县红十字系统充分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真抓实干、积极进取、倾情奉献,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人道救助活动,服务民生有力有效,社会影响持续提升,以“牛劲品格、狼性精神”,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如东建设现代化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提升应急救灾救援能力 增强民众幸福感获得感

今年,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列入县政府民生实事十大项目(卫生健康守护类)之一。近日,红十字救护师资在长沙镇港城社区开展CPR+AED取证培训,来自辖区内机关、村(社区)、企业工作人员50多人参加了培训。“这样的培训接地气,形式新颖,很受用且意义深远,更有利于我们学习掌握急救知识,提升急救技能,在意外发生时救护自己、帮助他人。”学员在现场接受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后,这样说道。

近年来,县红十字会不断增强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实施“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活动,协同县卫健委在客运站、商超、菜市场、学校、文化馆、公园、旅游景区、行政会议中心、政务服务窗口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配备了20台AED、20只急救箱等设备;协助县教体局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帮助拟投放AED的70多所学校350名教职员工进行专场培训,增强急救技能。多部门联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去年共开展各类培训班132期,取证初级救护员培训1255人,CPR+AED培训1858人,普及性培训11331人。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成员单位的县红十字会,主动积极参与全县疫情联防防控,及时做好疫情形势研判和预案,采购补充帐篷、隔离衣、口罩等疫情防护物资,动员县内爱心企业向上海、苏州、深圳、南郑等多地捐赠防疫、生活物资。与此同时,县红十字会还常态化开展“三献”工作,去年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开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10次,累计组织献血量290.7万毫升、参与献血9119人次,新增登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105人。去年,我县全年人体器官捐献线上新增登记1491人,线下新增登记8人。

积极拓展人道服务领域 培育博爱情怀迸发活力

春节期间,袁庄镇濮桥村红十字“博爱家园”开展“缤纷的冬日,关爱未成年人”系列活动。活动中,红十字会志愿者向孩子传授书写的技巧的同时,还对困境家庭,尤其是困难儿童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孩子心中。

袁庄镇濮桥村“博爱家园”充分发挥基层阵地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的切实举措,正是我县大力推进“博爱家园”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县红十字会主动融入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使“博爱家园”成为参与社会治理、开展人道服务、传播红十字精神的重要载体平台。

去年,全县新建博爱家园8家,实现镇(区、街道)全覆盖,新增“大豫社区博爱家园‘博爱广场’”和“滨海村‘三救三献主题广场’”文创项目2个,虹桥村、甜港村博爱家园建成爱心洗衣坊,并投入使用。大豫镇大豫社区被评为“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

去年5月,如东锦恒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企业红十字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签订“恒馨”爱心基金红十字博爱项目书。至此,我县首家企业红十字会成立,助推基层红十字会向企业延伸的探索。

“我们积极发展壮大会员队伍,全县学校红十字会广泛开展‘生命教育你我同行’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并在三年级学生中发展新会员,增强青少年对红十字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县红十字会党组书记、驻会会长周旭东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健全红十字志愿服务体系,推广全国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展志愿者实名注册登记、信息化管理以及星级志愿者认定工作,全县共新登记志愿者900人,认定一星志愿者8个,二星志愿者9个,三星志愿者5个,向市内申报四星志愿者2个,五星志愿者1个。“我们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联合市红十字会邀请省红十字冠名医院到‘博爱家园’开展义诊服务、健康防病知识普及活动,深入社区开展义诊活动12次,开展养老照护志愿服务项目,入户服务52人次,普及养老照护知识500余人次。”

壮大救助品牌救助实力 创新宣传手段挖掘精品

“一个人献一百次血,不如一百个人献一次血。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公益献血。”南通天和测绘工程有限公司外业测绘员陆晶自2006年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至今,捐献成分血97次,177个治疗单位,5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加入中华骨髓库。2021年9月27日,他得知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初次配型相合,并于同年12月22日顺利捐献39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重症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去年,他荣获“江苏好人”称号。

近年来,县红十字会精心讲好红十字故事,构建人道传播大宣传格局,除了深度挖掘例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陆晶同志典型事迹外,还把红十字人道理念传播作为县级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结合世界红十字日、防灾减灾日、世界急救日等关键时间节点举办主题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彰显红十字元素、打造精品文化项目、使红十字人道理念深入人心为目标,依托县城“三河六岸”景观工程,计划建设的如东红十字主题文化公园,也将与市民见面。

在创新宣传手段,不断挖掘红十字宣传文化精品的同时,县红十字会还尝试筹资新途径,全面加强与互联网公益平台合作,入驻腾讯平台,参与“5.8人道公益日”、腾讯“99公益日”活动,去年全县募集款物总额265.81万元。“如东县救在身边”项目被省红十字会评为公众筹款优秀项目。我县持续打造人道救助项目,聚焦受灾群众、困难家庭,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重点解决救助标准不高、覆盖面不广的问题,高质量常态化精准实施“博爱送万家”“金牛致远”等人道救助项目,续签“关爱环卫人”“启航”项目,定期向捐赠人报告项目使用情况,去年共支出款物251.76万元。同时,加强对口协作工作,常态与南郑建立信息互通交流、实地互访机制,在继续开展“爱助成长”红十字助学行动,关爱留守中小学生的基础上,今年联合企业家协会动员海力风电捐赠13万元,定制了“兴教育人”博爱学校建设项目,动员企事业单位捐赠疫情防控物资20余万元。

“当前是全县上下聚焦跨越赶超目标,以更强斗志、更高热情掀起高质量发展热潮高潮的关键时期。”副县长、县红十字会会长陈晓莉表示,“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把县红十字会建设成为富有创新特色、符合自身特点、服务人民群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道主义救助团体,推进全县红十字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