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要闻关注
延承传统习俗 安康顺利过端午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2-06-02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丹 吴文军)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包……端午节习俗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娱乐饮食为一体,传统习俗源远流长。端午节临近,县城各处的节日氛围日渐浓厚。

“马上要到端午节了,我过来买些粽子,这种豆沙粽、肉粽子家里的老人都喜欢吃。”县城居民杨女士告诉记者。粽子作为传统节日的特色美食,自古至今一直是端午必备佳品。从5月初开始,在县城的各大商超,各式包装精美的散装粽及粽子礼盒被摆在显眼的位置,选购的顾客更是络绎不绝。“端午节前一周是企业团购订单最多的时候,也是我们店粽子销量最高的时间段。而一些散户,一般在端午节前三天购买力会达到一个高峰。目前看来,今年端午节粽子销售额约30万元。”县城某商超日配课课长唐文俊说。

近年来,为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粽子的口味也是层出不穷,除了蜜枣、豆沙、猪肉、蛋黄等传统口味的粽子,小龙虾、螺蛳粉等新口味也在今年走进了大众视野。“中老年人购买传统口味的粽子相对多一些,而年轻人更喜欢新口味的粽子。”唐文俊介绍,由于今年高考与端午节日子临近, “糕”、“粽”分别与“高”、“中”谐音,为了图吉利、讨口彩,“状元糕粽”受到了考生家长的热捧。“粽子的线上订单这块,‘状元糕粽’的点单率最高。”唐文俊说。

吃粽子不仅是应端午节的“景”,也有“尝鲜”的意思。端午节前,粽叶刚好是最新鲜的时候,这时候用粽叶包出的粽子清香四溢,口感软糯。而这段时间正处于三夏大忙的季节,粽子包好后,农民可以带到田里吃。因此,粽子在老百姓的劳作中,也有着重要作用。“除了吃粽子,我县还有挂菖蒲、艾条和香囊的习俗。民间的传说中,菖蒲形似宝剑,艾草形似马鞭,二者加在一起就能起到‘驱邪’的作用,而香囊里的各种中草药则有驱虫的功效。此外,五月俗称毒月,过去还要给小孩子戴老虎肚兜、煎艾汤洗澡来避‘五毒’。”民俗专家沈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