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 如东县人民政府
AI是把“双刃剑” 家校协作用好它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20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予钦 朱宇晔)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内容生成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领域融入了这一技术,学校就是主要场景之一,越来越多的孩子运用AI辅助学习,批改作业,寻找作业答案。表面上看,这很美也很省事,但也有不少家长担心:运用AI辅导学习、完成作业到底靠不靠谱?对此,记者做了一番调查。

    “在学习上有自觉性、主动性的同学可以在特定情况下,比如确实不方便请教别人或者题目难度很大的时候,用手机查答案,但是对于那些自制力差的同学来说,不动脑子直接把答案复制到作业本上,那就是纯纯抄答案,对他们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如东县实验中学初二学生潘越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告诉记者,自己曾经也用过“作业帮”这类软件搜索答案,却发现答题步骤并不清楚,不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题目,对成绩提高没有帮助,所以后来也就不再“求助”人工智能了。

    另一名女同学桑泺洵则提出了不同看法:“我经常用到一个叫‘喵喵机’的人工智能学习工具,它可以用来打印错题,还自带题库,对我背诵英语单词还有古诗文很有好处。”桑泺洵告诉记者,除了打印错题,它还自带标准答案可供参考,同时还有智能同类题型的海量题库,能够帮助她进行巩固练习。

    倪晓娟的孩子也在县实验中学就读,她表示,在家庭教育的过程里,她从来不鼓励孩子使用AI辅助学习:“平时做作业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让他用手机去搜索题目,因为担心孩子长期使用这个类型的App,会导致他缺少自己的思考,也可能会养成抄袭的坏习惯。”但她同时也表示,如果是在周末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作为家长实在无能为力的时候,也会让他使用智能终端寻求帮助。

    如东县实验中学教师张建书也不建议学生使用人工智能。他认为:“AI给出的答案并不一定能保证正确,而且,过于复杂或者过于省略的解析也不利于家长对孩子进行辅导,更关键的是,它会妨碍我们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不利于课堂教学。”张建书建议,当遇到难题时,可以利用某些软件的在线交流功能向教师请教,或者向自己的科任老师寻求答案,把答题思路搞明白,千万不能一搜了之,家长应该和孩子达成使用准则,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同时还要监督孩子搜题的过程,严格把关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

    在同样是老师的刘小琴看来,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个性化定制”。因为有些软件可以评估学生个体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从而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风格来定制专门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坐在家里或者坐在教室里,就能利用先进的网络和人工智能学习系统,享受到最优秀的教师团队打造出来的最高端的教育资源,这样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刘小琴说。

    如东县实验中学校长王艳玲指出,要理智、辩证看待这件事,“人工智能技术更利于个性化学习是有目共睹的,前提是握好这把双刃剑,我们需要的是扬长避短,打破固定时空,共享最优秀教师团队提供的教育资源,实现效果最优化。”她还强调家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如果家长能够与时俱进更新思想,发挥人工智能服务优势,和学校共同协作发力,帮助孩子辨识优劣,筛选网络信息,将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及时规避,就可实现高质量陪伴,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创新实践,实现全面发展。